打开

明英宗的“骚操作”,从明英宗驾崩到明朝覆灭,张居正变法都没用

小林读史
小林读史
2023-05-07 13:24:29

在明成祖和明宣宗的带领下,明朝建立了八十多年,已经是鼎盛时期。

按照常理来说,这个时候的大明,除了皇室成员过多,并没有什么系统性的危机,能够威胁到整个朝代。但明英宗的“骚操作”,却让这场危机变成了一场制度的危机,从明英宗驾崩到明朝覆灭,弘治中兴,张居正变法,都无法化解这场危机,最终导致了整个国家的覆灭。

今天,我们来谈谈明英宗的所作所为,及其对大明造成的深远影响。

明英宗,明宣宗的儿子,9岁登基,直到他亲自出马,天下才渐渐安定下来,然而,正统14年,1449年,年仅22岁的明英宗,却犯下了一个让他后悔一生,甚至让整个国家都蒙受耻辱的错误。

他亲自出马,击败了土木堡。

对于这件事情,史书上早有记载,简而言之,就是明英宗受了宦官王振的挑拨,执意要亲自出马,攻打瓦剌。可惜,他对兵法一窍不通,在土木要塞附近,被瓦剌大军偷袭,二十万大军溃不成军,死伤大半。

这一战,明英宗被擒,文武百官死伤惨重,朝廷最强的军队全军覆没,再也没有任何战力,国力大损,国都岌岌可危。

土木堡之战,明朝失去了最精锐的中军,以及靖难之战中幸存的精锐,这种伤筋动骨的伤势,足以让一个封建帝国元气大伤,再也无法挽回。

因为在古代,技艺的传承,都是通过家庭的口口相传来完成的,特别是在明代,一个家庭,祖上从事的行业,都是以户口来确定的,子孙后代很难改变。战争是一件对职业素养要求极高的事情,很多世代都在军队中服役,在战争中失去了后代,而一些传承了几十年的贵族,更是战死沙场。

如果不是于谦,明军早就被打出了北京,变成了第二个北宋,甚至第二个南宋。

而与之相适应的,则是明代文官派系的一枝独秀,在权势消亡之后,曾经与军权分庭抗礼的文官派系,却在朝堂上彻底掌控了一切。从明英宗起,文官就成了皇帝最大的依仗,他们不仅能控制皇帝,还能控制整个国家,让他们成为一个巨大的利益集团,没有人能阻止他们。

明武宗突然驾崩,明世宗和明神宗都很少出现在朝堂上,他们之间的争斗持续了五十多年,这一切都是因为他们的势力太大。

明思宗下令处死文官,但为时已晚,李自成的军队打到了北京,他让文武筹集资金,为自己的军队征战,却没有一个文武愿意效忠。李自成攻下京中,严刑拷打,搜出了七千万两银子,这些银子都是文官们从百姓身上搜刮来的,还有一些是他们自己的私房钱。

明英宗时期,宦官当道,宦官王振执掌朝政,鼓动英宗出兵,结果战败,被明朝士兵痛恨,被活活打死。

王振虽亡,但英宗即位后,宦官便有了干涉政事的前车之鉴,后来的宦官,比如明武宗时期的宦官刘瑾,明熹宗时期的宦官魏忠贤,都是典型的宦官。宦官问题还给明代中后期的政局设下了变化莫测的阴霾,这些都是明英宗一手促成的。

明英宗被抓回来之后,不仅不要脸,而且还策划了一场政变,想要谋朝篡位。他杀死了大明的英雄豪杰于谦,给瓦剌的首领立了一座祠堂,这是何等地卑鄙无耻,简直让人羞愧难当。

不过,在一个封建独裁的国家里,皇权至上,明英宗重新执掌大权,自然没有人敢说什么。于是,荒谬的事情发生了,于谦死了,王振的祖庙却安然无恙。

在明英宗的统治下,大明朝已经走上了一条不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