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1日,排雷战士在麻栗坡县老山西侧坝子雷场,发现了一枚加重手榴弹,杜富国马上让战友向后站,自己只身上前排除。
就在这一瞬间,这颗手榴弹突然爆炸了。在这危急时刻,杜富国挡在了战友面前,战友平安无事,他自己却身受重伤。
2018年11月24日,杜富国被授予了一等功的奖章和证书,他抬手敬礼,但这时他的双手已经空了一截衣袖。手榴弹爆炸,不仅带走了他的双手,还带走了他的双眼。
那么杜富国如今是怎样生活的?他又生活得怎么样?
图丨杜富国
在雷场上挡在战友面前
云南边境的雷场所处地区地势地貌十分险峻复杂,先进的扫雷设备在这里也无计可施。只能靠扫雷战士们自己带着扫雷设备,用手一个一个排除,所以排雷战士们在雷场承受了数不尽的危险。
2018年10月11日下午,杜富国和战友们来到麻栗坡县的坝子雷场进行排雷。这里位于我国西南边界的老山,高山耸立,风景也不错,但这里有数不尽的地雷和未爆炸的炸弹。
这个雷场给当地的人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他们不知道前面有什么,所以当地有不少村民因在山上种地时被炸伤。
图丨排雷
因为这个雷场,我国组织了三次排雷行动,杜富国参与的正是第三次。这一天,杜富国身穿20多斤重的防爆服,手持扫雷仪,小心翼翼地向前一步一步挪动。
在勘测的过程中,艾岩发现了一颗手榴弹在地面上半裸着。面对这样的情况,艾岩也很害怕。杜富国发觉了艾岩的紧张情绪,于是赶紧到他身旁查看。杜富国有着丰富的排雷经验,他看着眼前加重型的炸弹,判定这颗雷的下面应该还有一群雷窝。
面对危险,杜富国总是站在最前面。于是他让艾岩往后站,而他只身上前进行排雷。第一步是要清除手榴弹周围的土,可没想到的是,这颗手雷突然爆炸了。
图丨雷区
在爆炸的那一刻,杜富国下意识地倒向了战友艾岩身上,为他抵挡爆炸。因为杜富国危急时刻护住了艾岩,艾岩只是受到一些皮外伤。
但承受了威力巨大爆炸的杜富国,身上的防爆服已经炸烂,浑身是血,他的双手被炸断,眼睛也受了重伤。
战友们用担架将杜富国抬下山,担架上的杜富国已经处于昏迷状态,无论战友们怎么叫他的名字,他都没法答应。在送往当地的医院之后,因为医疗水平有限,而杜富国的伤势严重,军队为他申请了医疗援助。
部队医院于是立马集合了多个科室的专家,组成了救援小组。经过三个多小时的抢救,杜富国终于稳定了情况,暂时没有了生命危险。
图丨医院
于是当晚杜富国又被送往,医疗水平更好地解放军第59医院。看着远去的救护车,战友们都不禁润湿了眼眶。
转院后的杜富国一直处于昏迷状态,医生们多次召开会议商量之后的治疗方案。虽然杜富国已经没有性命之忧,但他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杜富国的父母接到通知后,赶忙来到了医院。杜富国的父亲杜俊看着躺在病床上的杜富国,他的全身都被缠满了绷带,心中感到悲痛万分,他蹲在医院病床旁一言不发。
图丨解放军第59医院
他想起之前杜富国从部队打来电话,告诉他们自己准备上一线扫雷,当时杜富国语气充满了自豪。杜俊知道扫雷战场上处处是危险,但听电话里儿子语气非常坚定,自己也只能一直告诉杜富国一定要平平安安的。
但杜富国醒过来的第一句话就是:“爸妈,我没事。”杜俊听到这句话再也忍不下去低头痛哭了起来。但杜富国清醒后,父母和战友都不知道该怎么告诉他伤势。杜富国想抬起手感受自己的伤情,却没有触感。他想睁开眼睛,却只是一片黑暗。
他很快就发现了这个情况,他忍不住问队长自己的手是不是没了。队长怕他接受不了还是没有说出真相,只说是绷带太紧了。
图丨杜富国排雷
医生们觉得告诉他事实,更有利于他后面的治疗。于是杜富国就得知自己失去了双手和双眼之后,但他只是坦然地接受了这一切,表示给他一点时间适应就好。
之前医生们害怕他接受不了事实,还为他请来了心理专家,战友们都担心杜富国只是故作坚强,所以每天都会轮流来陪他。杜富国可以说话之后每天还会与他们交流,看起来像正常人一般,战友们也就放心了。
杜富国面对这一切这么坚强,他之前有着怎样的经历?
图丨杜富国
杜富国的过去
1991年11月,杜富国出生于贵州遵义。父亲杜俊给他取名字为“富国”,就是想让他能富强祖国的人才,而杜富国也没有让他失望。
杜富国在初中毕业后找到了一份工作,但他知道部队征兵后立马辞了工作。从小杜富国就有一个军人梦,终于在2010年12月梦想成真。19岁的杜富国进入边防部队,从进入边防部队那一刻开始,他就下定决心要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军人。
为此,他严格要求自己,他除了完成日常的训练任务,他还会给自己加练。杜富国在上等兵时期就担任了副班长的职务,是战友们的榜样。
图丨当兵
这个时候,杜富国也遇到了他的伴侣。有一天,杜富国在家里一个叫“太阳城”的地方散步。当时的风景很好看,杜富国想拍一张在山顶的照片。但是他的手机摔碎了,像素不好拍出来不好看。
这个时候他看到了一个女孩,女孩看起来很文静温柔,他鼓起勇气问女孩可不可以帮他拍一张照片,女孩答应了。杜富国很感激这个女孩,之后他们就有了彼此的联系方式,杜富国也得知了这个女孩叫王静。
在之后的日子,他们会偶尔联系,聊天,慢慢的两人都发现彼此都很契合,于是他们就在一起了。2018年,两人成为了彼此一生的伴侣,完成了婚礼。
图丨结婚
2015年,杜富国想加入新成立的扫雷大队中去。也是这个决定,让杜富国的人生改变了。之前杜富国也没有接触过扫雷方面的工作,也很缺乏专业的知识,可以说他在排雷部队里是一个新兵。
在参加第一次扫雷专业考试的时候,杜富国考了非常低的分数,离及格还差很远。但杜富国并没有因为这次成绩而丧气。他付出了更多的时间,去努力学习基础知识,对此他阅读了大量的专业书籍。
因此,在后面的考试中他一次比一次好,在第四次考试中,他取得了90分的高分。在杜富国的不懈努力下,他如愿成为了一名真正的扫雷战士,还担任了小组长。
图丨扫雷战士
在马嘿雷场上,部队的战士发现了10多枚引信朝下的火箭弹。这种火箭弹不仅十分危险并且难以排除。
杜富国让战友往后站,他自己上前去排除。几个小时才将10多枚火箭弹安全排除,此时他的防爆服已经完全被汗水浸湿。
在八里河东山的一个雷场中,带队的班长发现了一颗非常危险的抛撒雷。于是班长让杜富国撤退,他却抢在班长前面,对班长说他去。班长后来得知他受伤之后曾说他这个人就是这样,自己冲在前面,不喜欢让别人去涉险。
图丨排雷成功
积极接受康复治疗
杜富国的治疗,每个环节都会非常疼痛难忍,在如此痛苦的情况下,杜富国也没有喊过疼。他的主治医生都感慨,杜富国是他见过最坚强的患者。
这次事故也让杜富国身上有很多伤痕,他每隔十天左右就要打一次瘢痕消退针,而且一次要打20针左右,每针都要深入到神经血管的瘢痕深处。全程非常痛苦,但杜富国没有喊过停。每次打完针还会对医护人员说谢谢,这让医护人员也对他充满了敬意。
杜富国除了要克服药物的疼痛,还要克服幻觉痛。这是精神上出现疼痛的幻觉,这种精神的痛感远比药物带来的难受得多。但只要有人问杜富国疼吗,他都只会回答不疼。
图丨战友来看望杜富国
在院治疗期间,杜富国并没有颓废,他积极地配合治疗。良好的心态,也让他的病情慢慢好转,他的妻子在这期间也一直陪伴着他接受治疗。
于是杜富国积极投身身体锻炼中,他在康复助理的帮助下开始健身锻炼。同时,杜富国也开始适应假肢。在假肢的配合下可以完成一些简单的活动了,比如刷牙吃饭他可以自己完成。这个适应的过程是非常痛苦的,但杜富国从来没放弃过。
杜富国还常跟妻子王静说:人要看自己所拥有的,而不是自己没有拥有的。杜富国一直都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军人,即使他失去了双手和双眼,他依然严格地要求自己。慢慢的他学着下床自己走路,自己叠被子,三个多月后尝试跑步。
图丨康复训练
杜富国正处于青春年华的大好时机,也没有选择清闲度日。杜富国在住院期间就开始了演讲技巧的训练,他不断地磨炼自己的播音技巧,练习发音。他想把排雷行动中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让这种精神可以一直传递下去。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杜富国除了定制了对身体恢复的计划,他每天会准时收听广播练习写作,聆听新闻甚至是学习唱歌。
杜富国希望有一天科技更加发达可以研发出来“智能手”,这样他就可以做更多的事情。
面对艰难险阻杜富国从来不害怕,直面惨淡的现实。
图丨直面人生
国家的待遇
后来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杜富国的事迹,国内媒体还报道过。不仅媒体关心,国家也是非常关心杜富国的情况。
在杜富国住院的一个月后,杜富国被授予了一等功奖章和证书。一等功是非常难得的,除非是战绩或者功绩非常显著,对国家有重大贡献的人才会获得。除了一等功奖章外,国家和部队陆续为颁发了各种荣誉称号。
杜富国在成为排雷军人期间,执行了上千次的排雷任务,他排除的地雷炸弹就有两千多个。杜富国的作为,不仅保护了生活在附近人民的安全,还保护了战友的安全。
对于杜富国之后的生活,国家会供养终身。国家秉持不会让任何一位军人白白流血的原则,杜富国是上士军衔,每个月可以领到7000元的基本工资。
图丨播音
除此之外,杜富国因为是排雷行动中受伤而残疾,国家还会给另外的残疾抚恤金。而且这些标准会随着国内的物价上涨而提高。
国家对于受伤军人的照顾,还有护理费和医疗费。在社会层面各个政策对残疾军人也有优待,所以国家对于杜富国是有很多优待的。对于杜富国的家人,国家也进行了妥善的安排。他的妻子和父母的工作生活中都有国家的帮助。
杜富国也不甘于落后,他成为了一名播音员。他把自己的故事讲给了更多的人听,他的事迹感动了不少的人。还有些听过他演讲的大学生,跟随他的脚步,也成为了军人。
图丨杜富国
现在杜富国生活得很好,他会在闲暇的时候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有的时候妻子王静会陪着他出门聊天散步。
每当战友来找他叙旧的时候,他都会想起自己曾经与他们并肩作战的日子。
如今那片只有炸弹和地雷的坝子雷场,也都变了模样。炸弹都被拆除之后,这里也重新活了过来。当地的人民心中路过的时候,再也不用提心吊胆了。
图丨杜富国
杜富国的事迹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不少人称赞杜富国是一名英雄。而杜富国却说:英雄这两个字过于沉重,我只是恪守了自己心中的那份信念。
但也正是有杜富国这样的英雄,才会有现在的美好生活。我们要记得他们的事迹,并且将这种精神永远传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