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毛主席有两个女儿,分别是大女儿李敏和小女儿李讷,虽然她们都是毛主席的女儿,但是两人的境遇却大不相同,小时候的李敏跟随母亲贺子珍在异国他乡长大,李讷则在毛主席身边。
李讷唯一从小长大都跟随在毛主席身边的孩子,在外人眼中无疑她是最幸福的,可是成年之后她的遭遇并不幸,尤其是婚姻不幸,李讷是一个肯吃苦努力学习的好孩子,1959年,她考上了北京大学历史系。
在校期间她勤奋好学,根本没有时间谈恋爱,加上身体不好期间休学一段时间,毕业之后李讷就分配到了《解放军报》当编辑,后来还当上了报社的主编,不料毛主席知道后非常生气。
毛主席生气地说:“一个初出茅庐的娃娃,没有基层经验,怎么能当好领导?”后来李讷就离开了报社,1970年 ,李讷主动要求到江西五七干校劳动,得到了毛主席的支持,毛主席还叮嘱她如果谈对象了要写信告知自己。
当时李敏已经结婚多年,连孩子都有了,毛主席不免为小女儿李讷操心,毕竟她已经30岁了,后来李讷在干校谈了一个对象,在征得毛主席同意之后结婚了,没想到婚姻不幸,不到一年两人就分开了。
此后李讷独自带着孩子生活,直到后来与王景清重新组建了家庭,反观李敏,她从小远离父亲毛主席,甚至差点病死在苏联,直到新中国建立前夕回到毛主席身边,好在她的婚姻很幸福。
李敏在大学期间就谈了一个对象孔令华,毛主席得知后询问男方家庭情况,没想到李敏一问三不知,李敏和孔令华在交往的时候并不知道对方父母是谁,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彼此才知道。
孔令华是开国中将孔从洲的儿子,毛主席见过孔令华后很满意,1959年的暑假,李讷带着孔令华到南昌见了母亲贺子珍,也得到了贺子珍的认可,同意了两人的婚事,同年8月两人举行了婚礼。
李敏和孔令华的婚姻是毛主席亲自操办的,毛主席让负责伙食的管理员张国兴负责宴席,叮嘱他只来二三十个人,只摆三桌就够了,摆宴席的地方毛主席也选好了,就在自己住处的院子里。
按照毛主席说得办,在8月29日当天,酒席只有三桌,客人只有男方和女方的几位亲戚,以及毛主席身边的一些工作人员,此外还邀请了蔡畅和邓颖超,因为当年在延安的时候两人曾照顾过李敏。
负责酒席的张国兴曾劝毛主席多摆几桌,多邀请人来热闹一些,毛主席拒绝了,毛主席坚持不搞铺张浪费,所以一位开国将帅也没有邀请,酒席的饭菜也都是普通的家常便饭。
饭后毛主席和大家一起合影,连工作人员也没有例外,一起与新郎新娘合影,毛主席和孔从洲两位父亲站在中间,新娘李敏站在公公孔从洲边上,孔令华站在毛主席一边。
合影中还有一位老人,是毛主席的姨表兄王季范,毛主席与这位表兄关系亲密,常接他到北京玩,在整个酒席上,王季范是年纪最大的长者,毛主席每次都喊王季范为“九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