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教四法王,紫白金青,其中青翼蝠王、紫衫龙王的武功偏弱。金毛狮王和白眉鹰王相比,谁的武功更强?光明顶之战,殷天正的实战表现,点明了答案。
《倚天屠龙记》里面,明教是一个高调崛起的新门派。
自教主之下,明教有逍遥二仙、四位护教法王、五散人等高手。(作者史书凌轩阁)
逍遥二仙,杨逍、范遥都是武林中难得一见的人才,不仅长得帅,而且智勇双全。
像杨逍、范遥这种级别的人才,做一个门派的掌门完全没问题。
明教的“紫白金青”四位护教法王,也各有所长。(作者史书凌轩阁)
青翼蝠王韦一笑擅长轻功,拎着一个人,身法如电,灭绝师太根本追不上他。(作者史书凌轩阁)
紫衫龙王黛绮丝擅长水战,能在水里辗转腾挪,简直就是“浪里白条”。(作者史书凌轩阁)
只可惜,灭绝师太不肯跟她跑到水里面打,否则,灭绝还真赢不了黛绮丝!(作者史书凌轩阁)
金毛狮王和白眉鹰王,实力其实都接近明教的“逍遥二仙”。(作者史书凌轩阁)
谢逊和殷天正的实力也都丝毫不逊于昆仑、华山等门派的掌门,甚至比他们还要强一些。(作者史书凌轩阁)
不少读者,会觉得金毛狮王谢逊的武功强于殷天正,毕竟殷天正岁数大了。(作者史书凌轩阁)
王盘山上,谢逊对三百多位抢夺屠龙刀的武林群雄,有着泰山压顶般的压制力。(作者史书凌轩阁)
海沙派掌门元广波、巨鲸帮帮主麦鲸、神拳门门主过三拳,名号足够响亮。(作者史书凌轩阁)
但他们三个,在谢逊面前,简直就是不堪一击的土坷垃。(作者史书凌轩阁)
张翠山一再求情,谢逊才用狮吼功把三百多位武林群豪震成了失心疯。
如果张翠山不求情,谢逊的本意是把这三百多位武林群豪都宰了,以绝后患。
一挑三百?难道说谢逊是那七进七出的赵云吗?(作者史书凌轩阁)
谢逊有信心打得赢三百位武林群豪,却没有信心单挑成昆?
这一点其实是个小BUG。
殷素素提起殷天正时,谢逊的态度还是很谦虚的。
谢逊说:“倘若殷教主在此,一来我自忖武功最多跟他半斤八两,二来念着故人之情,总也不能明抢硬夺……旁的不说,单是那位白眉鹰王,姓谢的就保不定能胜得过他。”
在谢逊眼里,殷天正的武功修为,跟他自己在伯仲之间。
冰火岛上,谢逊抱着屠龙刀苦修二十余年,体力修为提升很大。(作者史书凌轩阁)
但谢逊一直没有踏足中土,有效战绩很少。(作者史书凌轩阁)
咱们只是通过张翠山对谢逊的判断,来衡量谢逊的武功修为。
张翠山带着妻儿回到中土后,大师兄宋远桥为了保护张翠山,在六大派面前露了一手。
宋远桥这一手,惊到了张翠山,张翠山觉得大师兄的武功进步很快!
张翠山是这样看待宋远桥武功的:(作者史书凌轩阁)
“武当派内功越练到后来,进境越快。我在王盘山之时,与义兄内力相差极远,但到冰火岛分手,似已拉近了不少。当年义兄在洛阳想杀大师哥,那时大师哥自然抵挡不住。但义兄就算双眼不盲,此刻的武功却未必能胜过大师哥多少。再过十年,大师哥或许便会在义兄之上了。”
张翠山这句话,点明了武当派的优势,是典型的大后期,练的时间越久,功力增长越快。
张翠山的话说明,此时的宋远桥,武功修为已经赶上了谢逊。
光明顶之战,是张翠山带着张无忌回到中原的大约十年之后。(作者史书凌轩阁)
十年之后的宋远桥,武功强过了谢逊。(作者史书凌轩阁)
面对十年之后的武当七侠,殷天正的表现可谓是“威风凛凛,令人敬佩”!
六大派围攻光明顶的时候,殷天正早已离开明教,自立门户,他其实不必参与这件事。
但是殷天正光明磊落,重情重义,他带着儿子和天鹰教高手赶回了光明顶。
杨逍、韦一笑、五散人这七个不懂事的家伙,因为内讧被成昆偷袭,成了一群伤兵。
此时明教能够上得了台面的高手,只有殷天正一人。(作者史书凌轩阁)
殷天正丝毫不怂,在关键时刻站了出来,他先击败了华山、少林的四位高手。
击败这四个高手虽然难度不大,但消耗了鹰王不少的体力!
此后,殷天正又跟武当的莫声谷交手,两人较量剑法,结果莫声谷完败。
若非殷天正看在张翠山的面子上手下留情,莫声谷的一条胳膊就被殷天正捏碎了。
《倚天》原著描写如下:
“莫声谷肩头落入他的掌心,他五指只须运劲一捏,莫声谷的肩头非碎成片片、终身残废不可。”
然后,体力消耗如此之大的殷天正,又跟武当七侠之老四张松溪比拼内力。
结果张松溪略逊一筹,他说道:“晚辈适才多退一步,已输了半招。”
这还没打完,宋远桥又出手了,他哪里好意思跟鹰王生死相搏?
宋远桥跟殷天正比拼招式,后来打了个不分胜败。(作者史书凌轩阁)
武当七侠里面的俞莲舟和殷梨亭还没出手,俞莲舟的实力应该在殷天正之上。
但俞莲舟怎么能乘人之危?俞莲舟不仅没有出手,还出言维护殷天正。
结果崆峒五老中的唐文亮想乘机打败殷天正,而在武林中扬名立万。
结果,殷天正十招不到,就用鹰爪功废了唐文亮。
鹰王之威,让六大派高手无不骇然。(作者史书凌轩阁)
光明顶之战,白眉鹰王的风骨和实力,都比张无忌亮眼。
如果杨逍和范遥站在殷天正的位置上,他俩的表现不会比殷天正强太多。
故而,鹰王殷天正的武功,才是明教四法王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