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吴启华:“重启我的事业版图”丨港星的湾区生活

南方周末
南方周末
2022-02-07 16:12:39
|
南方周末官方账号

吴启华从香港来到深圳,试图在这里重启自己的事业版图。(方迎忠/图)

吴启华有一张猜不出他真实年龄的脸——走在路上,别人误以为他四十岁,但实际上,还差三年就六十岁了。

吴启华是当年TVB的当红小生,多部电视剧的男主角,戏路宽广。《流氓大亨》里的反派钟伟舜,《妙手仁心》的程至美,《九品芝麻官》的方唐镜,既可以演有职业操守的正面人物,也可以演浪荡公子形象,令人咬牙切齿的奸角。

如今,吴启华从香港来到深圳,试图在这里重启自己的事业版图。他和朋友一起开制作短视频的公司,一起策划要拍什么样的内容,才能更“热门”。

对于跟随他一起成长起来的80后、90后来说,吴启华是青春的回忆,也是茶余饭后讨论的“八卦”对象。

入行三十多年,他的身份在演员、丈夫、父亲中不断变化。

人生,也被赋予了更多复杂的底色。他说,“我不是大家想的那么风光。”

当时在TVB做男主角,一月也只几千块

我算是比较早来内地的那一批艺人。上个世纪80年代,我就已经来到内地拍戏,当时就觉得这边挺好的。

2007年左右,我在广州拍戏,一天晚上坐在二沙岛附近,看着河边又有新起的楼,环境很好,想着不如去看看房,一看还挺便宜,就买了套一居室,小小的很适合一个人住。

现在那套房子已经卖掉了,因为后来结了婚,从广州搬去了北京,在北京住了七年,回来之后,就往深圳方向走。

喝功夫茶,吃广式点心,吴启华享受现在惬意的生活。(方迎忠/图)

在疫情之前,我还没有在深圳买房子,而是港深两头跑。因为我在内地工作的时间比较多,但又希望多陪陪父母,他们年纪也大了,想多在他们身边。

所以不用工作的时候,我就回香港。如果有工作,我就在深圳住。直到疫情之后,我才在深圳买到自己喜欢的房子。

我以前也在上海、北京、长春住过,但是太冷、太干燥了,我习惯不了那种天气,可能南方人始终都更喜欢南方,天气、食物各方面也更适合南方人。所以重新选择,我还是会选深圳或者广东的其他城市。

在香港的时候,起码有很长一段时间,生活压力对我来说,都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每个月入不敷出。

就算我当时在TVB做男主角,一个月也只有几千块,房租都可能要几千块,很难生活,不是像大家看起来那么风光,赚那么多钱。

当时在电视台时,普遍遭到剥削,没有得到应有的报酬。

比如我拍一部戏,本来可以拿到十块钱,电视台会拿走八块,只剩两块给我,这样很难生活。并不像大家看到明星好像拍部戏能拿很多钱,很多人在电视台都过得比较拮据。

在内地,不说是男主角,就算做到二、三线,报酬都比香港好得多,再加上其他收入,比如商演。有很多香港艺人来内地,做商演都足够好好生活,做一场商演等于电视台两个月的工资。很多现在已经没在拍戏的老演员,都是在做这个。

说实话,这也是一种出路。

“湾区生活是我向往的”

回来深圳之后,我的心情放松了很多。

可能是因为没有香港的生活节奏那么快,也没有那么贵。花十几块钱到菜市场买些菜或买条鱼,就够吃了,菜市场能看到很多品种的鱼和虾。生活压力会小很多,我觉得湾区的生活才是我所向往的。

从小到大,我都喜欢进厨房。来到深圳之后,我也会经常自己做饭,现在资讯这么发达,想煮什么输进手机,有一百种煮法弹出来。比如虾仁炒蛋,人家说蛋下油锅之后,要离火,用锅的热力去炒,热力散了,再开火,再离火,这样蛋会滑。

工作不忙的时候,吴启华喜欢研究厨艺,到菜市场挑选新鲜肉菜。(方迎忠/图)

我女儿现在13岁,她从出生到现在,都是在长春跟着外婆长大的。我也问过她要不要来深圳,但她还是比较喜欢跟外婆一起生活。所以等再过几年,读完中学,到大学的时候再说吧,我会尊重她的选择。

因为要商演,逢年过节放假时,是我最忙的时候。所以我和女儿平时见面的时间,并不会很多,很无奈。我只能是有空的时候,就去长春看她。比如她刚过完生日,我就去了长春几天,陪陪她。

我和女儿的性格差不多,都不是那么“能说”的人,她也是讲两句,就没什么话了。

其实她跟我说过,“这两年你最好多点跟我一起了,再过两年我有了自己的朋友就不理你了。”

我觉得很正常,因为小朋友从十几岁开始,就会有自己身边的闺蜜、朋友,慢慢就跟父母没那么多话说,没那么亲密,这都很正常。

去长春的时候,晚上可能会聊聊她现在感兴趣的事情,将来想做什么。我尽量以朋友的身份和她相处,不会摆做爸爸的谱,也尽量会多跟她聊天,多沟通,了解她的想法。

她是个很乖的孩子,很听话,在学校成绩也好,老师对她的评价也好,我很开心她外婆能帮我把她带得这么好,希望将来能一路好下去。

我在短视频平台上,录了一个要来内地看祖国蓬勃发展的视频,当时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关注。

在这方面,我感触很深。

小时候,我去英国读书,待了很多年,体会了很多作为“外地人”的生活。

当地人种族歧视很严重,他们总是觉得自己的国家统治过世界,看不起中国人,特别自大,又说中国人是二等公民,是殖民地,当时我真的被“欺负”得很惨。

1997年之后,香港不再属于英国了,我可以回到属于自己的国家,而且看自己的国家发展越来越好,大家的生活过得越来越好,有种光荣的感觉。

当时,也有很多香港人选择移民去加拿大、新加坡等,我因为一早就来过内地工作,比较了解内地情况,觉得是一个很大的机遇,有很多发展空间。

来到内地,我们反而有优势。因为香港的电视剧和电影模式,已经相对成熟,有很多经验可以跟内地同行交流。

现在内地市场大,制作资金多,慢慢已经超越了香港。

香港除非找到一条路吸引内地市场,制作规模才有可能上得去。港人可以来内地,内地人可以去香港,大家都是中国人。

“要有一个好心态”

入行三十多年了,一直都觉得我是比较被动的角色,不可能说我想做什么,就有人找我做什么,永远都是坐在那儿等机会。

其实我应该早点主动组建公司,主动去拍自己的东西,就像刘德华那样,早早建立了自己的公司,所以人家那么成功。可能我就是做什么事都比别人慢一步,不过也没关系,虽然慢,但好过不做。

吴启华每天坚持跑步,注意饮食,尽量让自己保持好心态。(方迎忠/图)

在内地这些年,我也做过很多其他生意,主要都是跟朋友一起。我是一个“silent partner”(隐名合伙人),不太管具体的经营事务。

但以我多年的经验,做生意很难赚钱,不亏就很了不起了。可能还是那句话吧:力不到不为财。(香港俗语:没有下够力气就不会发财。)

我始终觉得演戏有趣一点、好玩一点。

就像现在拍短视频,我可以向大家讲我想讲的东西,至于别人会不会喜欢,或者知名度会不会因此再次提高,那就要看大家的反应了。

可能有人会不喜欢、会反对,都不奇怪,但我觉得起码这是比较主动的一个方法,让内地的朋友更认识我。

我这年龄是个大叔了,不会永远说自己二十岁。

但我会好好保养自己,比如每天去跑步,多做点运动,注意饮食,就算年纪大了,也要有一个好心态,告诉大家就算是57岁,依然可以看起来像三四十岁。

人生也是要不断学习的,比如我拍了这么多戏,很多角色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马友”很追求完美,做饭一定要做到100分;“程至美”工作很认真,把工作摆在第一位;“张无忌”是一个很有爱心的人,不会记仇,很爱帮人……我演过的这些角色,性格都很好,我会尽量向他们靠近,尽量做好自己。

每个演员都有自己的年龄层受众群,现在小鲜肉已经更受欢迎了。

不过,我有我的观众,我也会继续努力,在很多不同方面尝试去发展,给自己加油吧。

南方周末记者 王瑭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