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广东妈妈用哪几种材料煲汤?来,学五种搭配有汤滋润过秋冬食材如何搭配

一雅严选
一雅严选
2021-11-19 09:26:55

学五种搭配,有汤滋润过秋冬

食材如何搭配?之前说过,新鲜肉类搭配干货瓜果。

鸡取其鲜,瘦肉取其甘,火腿腊鸭胗取其浓香,西洋菜取其清肥,看需求下料。

而干货里,常见的搭配有沙参玉竹、芡实薏米、淮山枸杞、南北杏无花果等,毕竟耐放,可以家中常备。

左边是玉竹,右边是沙参。

大概每个广东家庭,都有属于自己的煲汤配方。

广东研究员带来自家的基本款配方,整个办公室,每天下午排着队,拿着小碗等开锅!

南北杏无花果+乌鸡

大家都知道广东人喜欢吃鸡,鸡汤也可以说是鸡的一种吃法。

请问鸡汤里能放小青菜吗?

广东人认真严肃表示:不能。

上海人铩羽而归。

言归正传。

原料:乌鸡1只(约2斤半)、雪梨2个(约400g)、海底椰40g、南杏10g、无花果1颗、生姜2片、水2L

吐个槽:一般是南北杏一起用的,但去干货铺买的时候,说了南北杏,没想到只给了南杏...如果去药材店买,会有搭配好的南北杏买,比例一般是4:1,也可以自己按这个比例搭配。(上海的干货铺,再一次被嫌弃)

▶ 海底椰用清水泡半小时,南杏和无花果洗净,雪梨洗净去核切块,备用;

▶ 乌鸡先摘去内脏,去掉屁股和头,把鸡膛内冲洗干净,然后飞水、过冷河;

▶ 重新煲一锅水,水开后放入乌鸡、南杏、无花果、海底椰和姜片,大火煮沸转小火;

▶ 1小时后放入雪梨块继续煲半小时,放盐调味即可。

汤头带着海底椰、无花果和雪梨的甜味,鸡皮煲到软烂,一吸就能滑进喉咙,蘸点酱油非常好吃。但这锅汤里最好吃的应该还是雪梨,吸收了鸡的油脂,但依然清爽,喜欢。

煲鸡汤一般选用老母鸡或者乌鸡,常见的搭配有,红枣枸杞、当归党参沙姜、花旗参、虫草花等;

除了雪梨,贡梨也很适合煲汤,贡梨会更甜一点,雪梨稍稍带酸,需要放点别的带甜味的材料中和,两者口感有点不一样,根据喜欢选择;

雪梨和海底椰也是很常见的搭配。

沙参玉竹+鹧鸪

鹧鸪?是鹌鹑吗?

应该是类似麻雀吧……

诶,这是童子鸡啊,这也能煲汤啊?

只听过古诗,从来没吃过。

面对办公室一张张无知的脸,广东妹子默默不语,转身煲汤。

其实鹧鸪在广东是很常见的煲汤材料,而且比鸡汤还更滋补,人家说:「飞禽莫如鸪,一鸪顶九鸡」。

秋干气燥的时候,最适合喝鹧鸪汤,清热润燥,化痰止咳。

原料:鹧鸪2只(约一斤半)、玉竹15g、沙参15g、白果20枚、生姜2片、水1.5L

▶ 沙参玉竹分别浸泡半小时,白果去壳剥皮洗净备用;

▶ 鹧鸪先摘去内脏,去掉屁股和头,把内膛冲洗干净,然后飞水、过冷河;

▶ 重新煲一锅水,水开后放入所有材料,大火煮沸转小火煲1.5小时,放盐调味即可。

鹧鸪汤的鲜香和鸡汤有点不一样,喝一口就知道。一般第一次喝会觉得有点禽类的腥气,但过一会,喉咙的回味会让你咕噜咕噜喝完一整碗,还想要第二碗,很「惹味」。

白果煲完糯糯的,带点鹧鸪的「惹味」,很香,总是喜欢用筷子把锅里的白果一颗颗挑出来吃掉。

鹧鸪不容易在菜市场买到,可以在淘宝购买,关键词搜「鹧鸪」,我们买的是一年左右的老鹧鸪,黄油黄皮,煲出来的汤香;

禽类煲汤,都要整只煲,这样可以保证煲完后肉质细腻不粗糙,皮也能保存完整;

白果不建议买白果仁,吃起来口感差很远。

苹果雪耳+猪腱

「你好我要买猪腱肉,要一整块完整的哦。」

摊贩愣了一愣问:「你是不是广东人?」

一秒被识破,大概别的地方的人买菜,没这样挑部位的。

煲猪腱汤还不是因为办公室一群人提意见:有没有汤渣也能吃的汤?

广东研究员皱皱眉头,转身去菜场买猪腱。

原料:猪腱500g、苹果1个、雪耳半个、白菜干20g、沙参20g、生姜2片、水2L

猪腱就是猪大腿上的肌肉,有肉膜包裹,内藏筋,一整粒大概就一斤左右。

▶ 雪耳和白菜干泡1小时后,浸软冲洗去沙,然后雪耳切掉黄蒂,掰成小块,沙参泡半小时;

▶ 猪腱用流水冲洗干净,整粒飞水、过冷河;

▶ 重新煲一锅水,水开后放入猪腱、雪耳、白菜干、沙参和姜片,大火煮沸转小火;

▶ 1小时后,放入去芯的苹果块继续煲半小时,放盐调味即可。

汤喝起来滑滑的,很润,苹果熬完以后口感酥烂,但最好吃的还是猪腱,肉质嫩滑,带点肉质纤维有咬头,配一碟酱油蘸着吃正好。

整粒的猪腱在超市比较难买到,要去菜市场买,跟摊贩说,要买猪腱,给我切一整个完整的,他就懂了,毕竟整粒煲,才能保持口感;

左边那粒就是完整的,右边的就不是很完整,那天去晚了,摊贩强行切下来了一小块。

这个汤因为放了雪耳和白菜干这种特别吸水的食材,所以水要适当多放点;

沙参和玉竹虽然是好cp,但单独放也没什么问题。

淮山枸杞+鸡脚响螺

一般煲汤,用一种肉类就够了,但煲鸡脚汤的时候为了提味,可以适当再加点瘦肉或猪骨。

加瘦肉,会更加鲜甜;加猪骨,会浑厚浓郁一点。

原料:鸡脚10只、响螺片35g、猪腱400g、淮山20g、枸杞10g、玉竹10g、蜜枣1颗、红枣4颗、生姜4片、水2L

▶ 响螺片+2片生姜一起泡2小时,淮山泡1小时,玉竹泡半小时,枸杞、蜜枣、红枣洗净备用;

▶ 鸡脚剪去指甲洗净,猪腱用流水冲洗干净,然后飞水、过冷河;

▶ 重新煲一锅水,水开后放入所有材料,大火煮沸转小火煲1.5小时,撒入枸杞,放盐调味即可。

这个汤煲到一半的时候,响螺片的香气就已经扑鼻而来,响螺的鲜味和蜜枣、红枣的甜味融在一起十分搭,喝起来清香甘甜。

夹一片响螺吃,肉质肥厚,咀嚼的时候甜味会一点点释放,还带点奶香,吃完整个口腔都是响螺独特的鲜甜气息。

-

煲汤要用干的响螺片,新鲜的反而鲜味不足,但响螺海腥味很强,怕腥的话也可以和肉类一起飞水;

这个汤里也用到了玉竹,玉竹一般有薄片和厚片两种,煲汤其实更喜欢用薄片,比较好吃,口感有点像淮山片,但没那么粉。

青红萝卜+猪骨

青红萝卜猪骨汤在TVB里经常出现,但很多人搞不清楚青红萝卜到底是什么,一直以为是白萝卜和胡萝卜。其实全错……

青萝卜还挺常见的,红萝卜可能就需要去菜市场碰碰运气了。

原料:猪脊骨500g、青萝卜1根(约500g)、红萝卜1根(约350g)、玉米半根、蜜枣2颗、无花果2颗、生姜2片、水1.5L

猪脊骨、猪扇骨、猪筒骨和猪头骨都是煲汤常见的猪骨,脊骨煲出来的汤会比较清;

筒骨油脂丰富,适合煲奶白色的汤或者搭配西洋菜这种吸油的食材煲;

扇骨肉太少,没什么油脂,缺乏香气;

头骨,也是常说的「汤骨」,其实更适合餐厅熬上汤,因为需要熬很久才能熬出味道。

煲汤是件要花心思的事情。

花心思养锅,花心思挑食材,花心思调整火候,再花心思慢慢等待。

但能在清冷的夜晚和喜欢的人一起,一人一碗热汤。

所有的心思都变得值得。

最后,分享一个我司广东妹子常用的表情:

这款药材便携式链接很不错,无硫,一次配齐三种煲汤必备药材,不用去挑挑选选了,都是补气血的,关键是很便宜!

最最最方便的就是洗一洗这三种药材,鸡过水直接开煲,等1小时完事,鸡肉捞出来还可以泡酱油配饭吃,我今晚就是这么吃的。

题外

煲汤常用的干货,淘宝都能买到。

如果实在怕麻烦,其实用电饭煲,以及电炖砂锅也可以,真的是懒人和厨房新手的福音。

这两种锅和砂锅一样,能保持恒定的温度,相对平衡的环境温度,有利于水分子与食物的相互渗透,这种相互渗透的时间维持得越长,鲜香成分溢出的越多,汤的滋味自然越鲜醇。

缺点在于,火候虽然好掌握,但也不能调节,相对明火来说还是差一点香气,而且电炖锅不方便飞水,只能将肉类彻底冲洗干净减少血腥味。

但优点也很明显,就是完全不需要看火,明火煲汤的话,虽然是小火,但也不是完全放心,如果用电饭煲或电炖锅就不会有这个问题。周末最幸福的事,大概就是午饭后,把食材处理好,一股脑将所有食材丢进电饭煲里,按个键,躺会床上睡个午觉,然后被汤的香气叫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