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自己一段休憩的时光。如果有计划,可以找个偏静的地方去走走,总比去看人山人海的景点来得好。找一款自己喜爱的茶,泡上一壶,一个片刻,同样可以心远地自偏。
有得是一个简单的茶杯,有的是茶聚的场景,一首小诗,生活就这样在纸墨间荡漾开来。
中国古诗中,写酒的篇章很多,所谓“无酒不成诗”。不过仔细读唐宋诗词,和茶有关的佳作也不少,诗人们把茶的种、采、焙,到种种喝茶的方式和境界都写入诗中。可谓“茶中有诗意,诗中有茶味”。唐代诗人白居易写过《煎茶有怀》,写出了喝茶的乐趣: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唐代元稹写过一首《一七令·茶》,很有意思:茶,香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后人有不少模仿这种《一七令》,写下了不同的茶诗:
茶,坡上,山崖,云雾多,湿气大,江南多产,货市天下。独啜也忘忧,客来先敬它,亦食亦药亦饮,可店可旅可家,墨客常伴清风品,渔樵酒后懒问答。
宋代诗人晁补之的《烹茶》一诗中就写出了喝茶的趣味:
一碗分来百越春,玉溪小暑却宜人。红尘它日同回首,能赋堂中偶坐身。
元代李德载的小令《喜春来?赠茶肆》,描写了喝茶前的心情:茶烟一缕轻轻扬,搅动蘭膏四座香,烹煎妙手胜维扬。非是谎,下马试来尝。
明代文学家陈继儒的《试茶》一诗就描绘出了动态喝茶场景:
绮阴攒盖,灵草试奇。竹炉幽讨,松火怒飞。水交以淡,茗战而肥。
绿香满路,永日忘归。
明代书画家徐渭在《徐文长秘籍》《煎茶七类》一篇中描绘了清雅的饮茶环境:
茶宜精舍、云林、竹灶、幽人雅士,寒霄兀坐,松月下、花鸟间、青石旁,绿鲜苍苔,素手汲泉,红妆扫雪,船头吹火,竹林飘烟。
清代杜浚《落木庵同蒲道人啜茗》一诗,把饮茶的湛、幽、灵、远都表达了出来:
苦茗生平好,逢师此共斟。绿江无尽意,白首有同心。山月照逾淡,松风吹使深。黄鹏知饮惬,枝上送佳音。
古人赞茶,多用诗词。我们喝茶之余,也可以读茶诗、品茶词,兴之所至,也可以写写茶诗茶词,这也是茶人难得的乐趣。
遇到喝茶或者赞茶场合,就可以诵读名诗,也可以献上佳作,以诗赞茶,这样,既显得自己有学问,也能体现出茶人的风雅!
本文来源:图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留言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