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段锦版本众多——
少林版,武当版,中医版,等等,这些版本中又因为传授师父不同,有略有不同。比如武当版,张安邦就看到好几个版本,中医版很多老师傅传授的也不尽相同,那个版本最好?
我首推体总版,这个是有原因的:
少林版,给谁练的?给少林寺
的僧人练的,很多还是武僧;
武当版,给谁练的?给武当山的道士练的,不乏武林高手;
这些都是“练功型”的八段锦
,武僧和武林高手,本身体质就强,强上加强,他们的八段锦一般老百姓刚开始还玩不转,他们的八段锦练习的起点很高,起码不是亚健康人士,但是社会上对八段锦有想法的都是亚健康的人士或上了年纪的为主,所以选择上还真考验人的常识。
中医版,谁练的?要么是老中医自己练,健身养生么?可以理解,也能接受;要么是介绍给病友练,这就属于运动处方了,会因人而异,略作调整,也就是张安邦所说的所传不尽相同,有所区别的原因所在了。
但是体总版,做为“健身气功
”的代表,请记住,他不是强身,也不是练功夫,他是健身,什么人需要健身?什么人可以健身?什么人必须健身?这个听起来罗里吧嗦,其实很重要,也就是说这套功法编给谁的?
肯定不是编给武僧、武林高手,更不是编给年轻力壮的小青年的,健身往往对应的是亚健康人士,或者工作生活有可能产生亚健康可能的人士,这就对了,那个版本适合你,心理有数了吧?
体总版也是最正规的,很多专家的心血,既有传统养生的常识,又有现代科技的介入,双管齐下,才出了这么个“怪胎”,为什么说是怪胎?因为很多传统八段锦的练习者看不起它,我也接触过很多资深八段锦人士,对此嗤之以鼻。
我觉得他最大的意见不是针对功法本身,而是因为创编时没请他过去,请了别的专家。如果真请了你,可能嗤之以鼻的人更多,张安邦这里说话不客气,请多担待!
疫情期间,体总不失时机推广八段锦,肯定有他的道理,这个绝非我们闲聊天、敲敲键盘就能清楚的,我觉得初学者抄作业就行了,抄一个分数最高的,不要盯着两个错题不放,最后往了抄哪些对的,白白浪费了时间,我说的意思大家能明白吧,练起来再说。
练习八段锦有一些时间了,越来越喜欢,越来越愿意去探究每个动作的细节,跟我小时候学拳一样,先学其形,厚求其意,再深其理,最后穷其根本——
这也是我常说的“功夫就是修行”,八段锦也是修行,法门不同,道理一致!
我觉得国家体育总局的版本适合入门,起码不会走偏,而且是讲个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各位听的,包括讲的一些跟传统文化相关的,也是中学生的学问所能企及听懂的。
另外就是一些已经公开出版的书籍、影像作品,众所周知,能过出版审核这一关还是要讲求科学精神的,怪力乱神之类的无稽之谈,肯定是放到小说类,不会放到新华书店运动健身的橱柜里的。
一定要有些入门的东西,说白了,就是外形之后,再奢谈其他。
我个人不建议一开始就跟着所谓的古法八段锦
学习,什么道传的、佛家传的、中医传的、家传的、师承的,等等,不一而足。
很多讲的不是人话,张安邦这里不是骂人,我自己也看,讲骂人,岂不是自己也经常主动被骂?
我的意思是,这些不是说给九年义务教育的大家听得,甚至一个本科生,都听不懂,他跟你讲五行、讲丹田
、讲内气运行、讲大小周天,甚至三焦、十二经、劳宫穴对涌泉穴等等,这些都不是常识类的,可以说在挑战你接受的正规教育。
扯到最后,你们肯定不在一个维度,你的科学认知会让你做出选择,你怎么办?学还是不学?
关于我列举出的传承,张安邦本人多少都有过接触,说实话,大同小异,说法不同,道理相通;动作有标新立异,或重点重复,不算新鲜。
不要幻想学习到古法八段锦,就是八百年前的古人教你,他活到今天,不变么?你想想是不是这个理?
与时俱进
,我们都懂,古人活到今天,也会明白。
至于各种传承,我觉得传承肯定有,师承、家学、门内秘传
等等,都是附会古人的多,很多就是自己个编的——
自己学太极,养生之道,尤其传统养生都是通的,太极的劲路活学活用到八段锦,讲起来头头是道,练起来津津有味,但是又不自信,讲自己编的,恐难以服众,就说师父、师祖的往上,让你心存敬畏;
也有中医的先生,悟出来一些门道,愿意跟大家分享都是功德无量,但是又怕别人不信服,个个都是古法,真不知道到底有多少古人?而这个古人到底是谁的古人?为啥都有道理,又都讲的不一样。养生之道和中医可谓同源同根,有中医基础
,讲起八段锦的功效来,更是引经据典,经络、穴位、专业术语更是信手拈来,听着云里雾里,但是就觉得有道理,确实也真的有道理。自己悟的就是自己悟的,听同行讲的,也可以直说,听老先生们没事闲聊得来的也好,自己老是煞有介事传授自己也好,实事求是
就好,救人的事,还要求着人家信么?咱这不是给八段锦贴金,咱这是跟着掉价,起码自己该获得的尊重,没有得到。
也有些如张安邦般,穷究其理的,不知不觉就悟出点和别人不太一样的东西,这些东西总要有些来历,其实你觉得不一样,肯定有一样的,肯定有人比你想到的还要早,甚至已经公布的都有可能。大家想想,生活着你想到的一些小聪明,查一查,好像都有人干过,功夫也是,八段锦也是,这个和抄袭不是一回事,但是问心无愧即可,不必依附古人,托古不一定都是好事,因为你讲的很多话,很多原理,就是近代产物,古人不会,古人也不懂。
张安邦曾经重复讲过:老拳是老师傅编的,新拳是年轻老师编的,你的拳有可能是你自己编的。张安邦的这个歪理,用在八段锦上一样合适,自己练着舒服,又改的合情合理,即使略有不同,大家都能接受,也未尝不可,没见过医院里的主任医师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各有各的道道。
张安邦早年教拳养家,说过一些偏激的理论,比如:正不正宗不重要,挣不挣钱最重要!今天我想说,正不正宗还是不重要,正不正确很重要!
最后我还是不免啰嗦的再次为初学者推荐体总版,简单、易学,没有这么多的要求,这样入门门槛低,你练到一定熟练程度,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悟性或认知,走少林刚猛路线,也可以走太极的柔化内劲,更可以结合中医养生从经络穴位着手,也可以类似网上武当版的刚柔并济。
但是如果你一开始就选择段位比较高的八段锦,哈哈,要求多,要点多,注意事项多,你学完都很难,学好更难,想结合自己的体质和认知做一些调整更是难上加难,你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