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眼中华人的“眯眯眼”形象真的是辱华吗?听听西方国家的答案
是不是有的人就喜欢在岁末搞事情呀?11月初迪奥清朝“眯眯眼”阴间宣传照热度还没有退却,央广网“不接受无底线丑化”的警告还在耳边回荡。
三只松鼠又带着自己的模特拉着眼角竖着中指走来了;这还不够,刚刚被评为“国漫之光”的动画电影《雄狮少年》又把剧中宽眼距、眯眯眼的“演员”拉出来博眼球。
一波接一波的舆论还没平息,奔驰又开始在各大平台投放”眯眯眼“的广告。这种行为到底是为了迎合大众口味蹭热度,还是真的审美畸形化我们不得而知。
登上热搜的每一条新闻,都离不开三个关键词——“眯眯眼”。实际上。我们排斥的其实不是眯眯眼,只是长久以来西方人恶意用“眯眯眼”来丑化华人的行为终于惹怒了我们。那么问题来了,“眯眯眼”真的就是辱华的代名词之一了吗?
答案是肯定的,毋庸置疑的。下面让我们从几点来分析。
一、中西美女对比
你认识吕燕吗?就是国外媒体评选出的“最美的东方脸”,在国内却饱受争议不被认可的那位国际名模。她几乎可以算作是本世纪初国际T台上的一枝独秀。
希望各位读者不要误解,在文章一开始就提起吕燕没有丝毫诋毁之意。作为早期从国内走向国际的模特,没有人可以否认她的努力。拿吕燕举例子只是因为西方人对华人较早的长相洗脑其实是可以追溯到此的。
当时吕燕被西方媒体称为“中国最美女人”的新闻一出来,国内一片哗然,要知道吕燕在国内的模特市场屡屡碰壁,业内戏称她是“第一丑模”。新闻引起的哗然之声渐渐地减弱,没多久吕燕的长相就被冠以“高级脸”。
说来奇怪,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吊梢眼、塌鼻子、宽眼距集一脸的长相被统称为“高级脸”。不论是在封建传统的古代还是包容万象的现代,哪个时期都没有出现过这种审美。
众人的疑惑在一篇篇“最美”通稿的洗脑下,大多数人也逐渐变得麻木,甚至可以说是被外媒麻痹了神经,国人开始接受了所谓“西方审美”。
但是让我们冷静下来细想一下,首先从亚洲国家整体来看,似乎每个国家可以叫出名字的女星都没有符合“西方审美”这种长相的。
日本初代女明星吉永小百合到现在的完美少年石原里美,没有一个是长着眯眯眼的。韩国第一美女金喜善到今天的国民女神全智贤,也没有一个是眯眯眼的。
最后把目光放在我们国家,可以找出一位长着一双眯眯眼却被称为美女的吗?
反观口口声声宣扬眯眯眼美,眯眯眼就是高级脸的西方国家,从梦中情人玛丽莲·梦露到公主模板奥黛丽·赫本再到法兰西玫瑰苏菲·玛索,这三位美英法国家分别派出的美女代表,又有哪个是眯眯眼呢?
按照大众逻辑来说,自己国家的大眼睛高鼻梁好看,那么别国的美女也会选一个大眼睛高鼻梁地出来。既然西方人如此推崇眯眯眼,一口咬定这是东方美人标志,那为什么他们在票选自己国家美女代表时不选一个这样的出来呢?因为在西方历史文化中,长着眯眯眼的眼角的从来都是恶魔恶棍。
二、傅满洲博士
看图片我们大致了解了西方恶魔的长相,最广为人知的恶魔代表非《圣经》中的撒旦莫属。仔细看看有关撒旦外形的绘画,差不多都是高颧骨、眯眯眼吧?
这些西方人画笔下的西方恶魔是不是和他们眼中的“东方美女”相差无几?上述仅是通过图画类比来进行辨别,似乎无法用来为眯眯眼=辱华佐证,既然如此我们就继续来回顾一下历史。
19世纪末期。亚洲黄种人开始呈现崛起之势。日本通过明治维新政策,意图借此实现“脱欧”。当时的清政府通过系列变法,获得了短暂生机,已经觉醒的国人开始谋求出国之路。
欧洲白人为了对付黄种人,联合在一起制造“黄祸论”。本质就是为了让所有欧洲人把黄种人当作祸事之源,抵制黄种人就是抵制祸患,抵制黄种人才能保证欧洲国家的安稳。
“黄祸论”最著名的代表作当属英国小说家萨克斯·罗默写的《傅满洲博士之谜》,这本书的创作背景是鸦片战争后中国老百姓为了谋取更好的生存远渡海外,一大批中国人涌入西方市场。
对比白人更加注重享受的生活习惯,黄种人吃苦耐劳的优势凸显出来。
于是这批人在人才市场十分抢手,因此引起了西方务工人员的强烈不满。
他们没有反思自己的好吃懒做,反而把矛头对准勤奋的中国人。认为是中国人抢了自己的工作,于是傅满洲博士应运而生。萨克斯·罗默借此一炮而红,成为知名作家。
为了迎合读者的口味,他又创作了一系列以傅满洲博士为主角的小说。每一本小说的内容都大同小异,就是以丑化在西方生存的华人们为最大的卖点。从而制造“黄祸”效果。
西方人笔下的中国恶棍傅满洲长什么样子?书中这样描写:这个人身材高挑、精瘦、秃顶。最大的特点就是那双眼睛:一双倒竖长眉的细眼冒出绿光。所以,秃顶+小吊眼梢=傅满洲。
别的先不说,看看咱们身边秃顶吊眼长相的人多吗?社会背景的影响加上作者的恶意丑化,华人在西方人的心目中就是一个凶残奸诈的形象。华人就是长得和傅满洲一样有“一双倒竖长眉的细眼”。
黄祸论在此时也从抵制黄种人的范围缩小至抵制中国人。后来虚拟人物傅满洲被搬到了大荧幕上,人们对这个中国恶棍的印象从此具像化。长着一双眯眯眼的中国人就是傅满洲。
上世纪火遍西方荧幕的中国恶棍傅满洲,随着我们国家的日益强大,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却留下了深远的影响,至今一大部分西方人对于中国人的形象还停留在傅满洲。
三、眯眯眼和唐氏眼
通过恶棍傅满洲的形象,可以证明眯眯眼是对华人的丑化了吗?如果还是证据不足,那让我们再从医学角度深入探讨一下。眯眯眼在一定程度上和唐氏眼睛一模二样。
唐氏眼是小儿唐氏综合征的典型特征,这种脸型被称作先天愚型。看一下图片我们就可以详细了解唐氏儿的长相,是不是眼距宽、鼻梁低、双眼外角向上?
看看和西方人口中的东方美女标配“眯眯眼”是否一样?再看看自己的身边人,有哪一位身体健康之人的眼睛是向外上倾斜到太阳穴的?此处仅作列举,毫无贬低之意。
我们都知道唐氏儿的临床表现之一就是智力低下。该病最早被认定为种族退化导致的痴呆症。将唐氏儿的典型特征当作东方美人标志,意欲何为?说到这里,你还不觉得这是一种辱华行为吗?
唐氏眼在生活中不常见,那猪是不是更靠近我们一些?看看猪的长相是什么样子呢?除去拱上天的猪鼻子,扇子般的猪耳朵,就是向外上斜到太阳穴的细长小猪眼了。
近代西方对中国人外貌的描写中也曾出现过“猪眼”一词。1999年英国汉学家约·罗伯茨在《十九世纪西方人眼中的中国》一书中就曾把中国人称为不文明的“猪眼”民族,还表示尽可以嘲笑他们。
近代侵华战争时期,与西方列国交好的日本更是直呼国人为“支那猪”。蔑视之情不言而喻。细看“小猪眼”是不是也和西方人化妆后的中国模特格外像?
不论是从中西美女的容貌对比,还是西方国家历史上的恶魔形象都无法摆脱其故意丑化华人的嫌疑。是西方人笔下的中国恶棍傅满洲也好,是唐氏演小猪眼也好,都可以作为其恶意丑化的证据。
中国自古以来都是一个开放包容的礼仪之邦,我们不排斥小眼睛不反对“眯眯眼,更不是所谓“文化自卑”。我们不歧视任何一种长相也绝不包容任何一种打着多元化审美旗号的恶意丑化。
当然,西方人如果勇敢承认自己因遗传问题导致视力缺陷的话,请以后在票选你们的国家美女时,也以“眯眯眼”为评选标准。这样我们也许会考虑原谅。
四、结论
百年前,人称“清末怪杰”的学者辜鸿铭曾对学生说过:“我的辫子长在脑后,诸公的辫子长在心头。”这话其实很好理解,大意就是:你们把辫子都剪了,可你们心头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可不是那么容易剪掉的。
这句话仿佛一个万能公式,套用在最近层出不穷的“眯眯眼”辱华行为来说未尝不可。“我的眯眯眼没长在脸上,你们这些西方人的眯眯眼可是长在心头。”百年时间已过,西方国家似乎毫无进步,还在用这些低劣的手段来挑衅华人。
读完全文,你在西方国家给出的答案中,找到西方人用“眯眯眼”形象辱华的证据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