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监制:@慕容暄
摄影/撰文:@辽西行者
坐标:辽西北票市三宝乡三宝村
近日,随辽宁朝阳旅游摄影协会一行走入位于辽西北票三宝乡原火车站对过的“矿区文化园”,来采写一些北票煤矿集团转型发展21年以来的一些历史传承与发展建设类的文化影像。
始建于1936年的三宝火车站原址
三宝火车站被列为市级文物标示牌
乍一走进“矿区文化园”就深深的被欣欣向荣的发展场面所震撼,完全打破了思维里固守的陈旧散乱与破败不堪的印象。拿起相机,不得不思考该以怎样的视角来拍摄出“矿区文化园”的发展形象与独特魅力。
从展区主楼看“旧貌换新颜”的发展道路
直接映入眼帘的当属园区主楼,虽说是一座老式的三层架构,但因为举架高,也有现在建筑规格五层楼的高度,从外表看:予人一种“旧貌换新颜”般的坚毅、挺拔与不断求索的感触。从主楼建设,可以看到,曾经老一辈“北煤人”创下的辉煌,也可以看出当下北煤人在经历国企转制“阵痛”后的发展新貌。尽管“矿区文化园”还在建设中,不到开放的时间,但对如何确定拍摄的主调也变得容易了起来,于是,决定以弘扬与传承所包容下的“怀旧”与“发展”来标立“暖中泛绿”的拍摄主基调,相信,会有不错的影像视觉效果的。
发展中的矿区文化园全景
不曾被倾倒的绝世雄姿
第一代老式锅炉展台
“老屋新用”的职工活动中心
新式节能燃气锅炉房与老式锅炉烟囱的同时耸立场景
如果说,行在园区内可以找到一些传承与发展的印迹,那么,进入“矿区供热陈列馆”便如置身在北票煤炭矿业的兴起、发展与衰落的历史长河之中啦!带着颇多猎奇的心理,好似化身成为那些史料的见证者,令人不时地发出一阵阵慨叹,仿佛在应答着那一声声苦难与辉煌的岁月回响。故此,在调性确立以后,进入陈列馆便可用心地去感受,及时拍录下每一丝丝灵感的火花啦!
园区主任为大家介绍老旧锅炉的室外台
园区建设的核心价值文化墙
园区工作人员正在清理老式电话总机台
一楼高举架的影壁墙
老式电话总机的拨号区段依稀可见
远去的供热机组
舵手的位置
总阀门枢纽
在矿区供热陈列馆的一楼,为“煤城历史”与“矿区供热”单元,除“煤城历史”文化墙外,所见的都是一些老式的锅炉机组,尽管早已经被时代的发展所淘汰,但却一直都在向当下的人们彰显着曾经的科技进步与历经的辉煌成就。在拍摄时,除了基础色调不变外,以暗调为主,带动一种视觉后的思考。
在一楼二楼过道的“煤城精神”单元
探研“煤城精神”的形成
老一辈的“北煤人”集体打造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无坚不摧,无私奉献”的煤城精神,如今的后人再以俯瞰的角度来观赏这段历史,又何尝不是受到前人的托举而来的呢?所以,在独人时以偏暗冷系为主,予人穿越历史时间般冷静加理性的感思;在两人或多人时以偏暖偏亮系为主,以对应历史时空的火热的大生产场面。
二楼全场为“煤城记忆”单元
参观辉煌发展史
顺旋梯可上三楼“燃气供热”单元,不忍破坏工人新涂油漆,做罢
在二楼“煤城记忆”单元参观时,尽管有一些峥嵘岁月里的苦难,但在大浪淘沙的历史变革中展现了煤城人英勇顽强、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自己烧煤泥,好煤献国家的奉献精神等等。就个人理解而言,记忆里的一切都是积极向上的“煤城精神”,只是不同时代赋予了不同时代的精神内核,所以,在拍摄时以“暖中带绿”为主色系,代表着煤城在不同时代的发展都具有着不竭的生命力。
综上所述,仅代表个人的几点不成熟的看法与做法,敬请各位老师和朋友们多多给予批评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