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诺曼底登陆,为何被称为二战最高的成就,对德国这四招的确高明

非凡观点
非凡观点
2021-09-04 17:04:20
|
华语智库高级研究员

在二战的历史上,有这样一场战役,斯大林评价他说:就其规模、宏大的布局以及杰出的执行计划情况来讲,在战争史上从来也没有过足以和它类比的事业,历史将把这一业绩作为一项最高的成就记载下来。这就是诺曼底登陆。这场战役的胜利,直接开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第二战场,以德国为核心的协约国陷入两面作战的局面,减少了远东、亚洲地区的军事压力。

在诺曼底战役之后,以美、英为首的盟军协同苏军同时出击攻克柏林,加速了德国的投降,也正是在这场战役之后,美军把主力投入太平洋,对日本全面作战,美英通过诺曼底,解放了法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加速了后来雅尔塔体系的形成,改变了欧洲的战略局势。

回顾诺曼底登陆,参战国除了美国、英国、加拿大之外,还包括澳大利亚、比利时、捷克、荷兰、法国、希腊、新西兰、挪威、罗德尼亚(津巴布韦)和波兰等共13个国家,从6月6日到7月24日,盟军共投入4个集团军共39个师、12个独立旅,以及大量的海空军部队,其中海军投入军舰5300艘、登陆战舰4126艘,其中还包括5000多艘运输船,空军投入作战飞机13700架,其中轰炸机5800架,战斗机4900架,运输机3000架,总兵力达287.6万人,德军共投入138万人参加战斗。

此战也造成了双方超24万人的伤亡,其中美军29000人阵亡,101600人受伤或失踪,英国11000人阵亡,54000人受伤或失踪,加拿大5000人阵亡,13000人受伤或失踪,德国23019人阵亡,67060受伤,198616人受伤或被俘。诺曼底战役持续了两个月,最终,盟军成功建立滩头堡,并在8月25日解放法国,宣告诺曼底战役的结束。

这数百万人的登陆行动堪称史上之最,但无论以当时还是现在的运力来看,短时间内绝无可能完成登陆行动,而分批的运输无异于下饺子,极易被德国一一歼灭,面对德国的坚固堡垒和飞机大炮,盟军是如何实现成功登录的呢?我们先还原一下当时的登陆场景。

6月6日的零时十五分,美军第101和第82空降师的侦察伞兵跳下飞机,盘旋在诺曼底上方的夜空,几分钟后,他们悄悄地降落在诺曼底,并在空降地点点亮火光信号,为后续的部队指引方向,与此同时,5000多艘战舰,运载着20多万的陆海军在海滩外集结,6点半开始,军舰和轰炸机同时开火,在猛烈地轰炸过后,数千士兵涉水登陆,对德军发动了第一波进攻。

诺曼底登陆涵盖五个登陆点:宝剑海滩、朱诺海滩、黄金海滩、犹他海滩和奥马哈海滩,其中奥马哈海滩的战况最为惨烈,当地的守军是德国最为精锐的352步兵师,他们作战勇猛、沉着冷静,在盟军的登陆舰冲到岸边几百米时,轻重武器猛烈开火,不计其数的美国士兵倒在水中,这里的战役也是电影《拯救大兵瑞恩》的原型,但其他四个点位的登陆堪称顺利,这得益于盟军登陆前的尔虞我诈的情报工作。

一是做好保密工作。

而当时的德国情报网也十分强大,据悉在柏林有一个音乐主持人,他经常在节目中用流利的英语对美军隔空喊话:奥尔德本的第101空降师506团的官兵们,你们好,希望你们上周末去伦敦的旅途愉快,顺便提醒一下,请告诉城里的官员,教堂的大钟满了三分钟。

时任盟军总司令、后来成为美国总统的艾森豪威尔是一个十分有手段的领导人,面对来自各个国家的盟军,百万计的士兵,他宣布:在即将到来的登陆行动开始前,禁止任何人对英国南部海域地区参观访问,避免再出现军情泄露的情况;同时严肃纪律,艾森豪威尔的好友米勒时任第九航空队的补给军官,是有名的大嘴巴,在一个酒会上,米勒公开宣称盟军将于6月15日前登陆,并称要和别人打赌。

艾森豪威尔听说后怒不可遏,直接下令将米勒将为永久性上校军衔并遣返美国。米勒的军队生涯就此终结,不久后退役。对于普通军官,艾森安排不计其数的宪兵严密封闭,禁止外出。

内部的问题解决后,怎样迷惑德国也是个问题,如何蒙骗德国,将数百万人在德国的眼皮子底下暗度陈仓是减小伤亡的最好方式,要知道,在当时在德军控制的4800多公里的海岸线上,只有一小段可供盟军登陆,如加来海峡,从敦刻尔克到索姆海口地段,法国西部诺曼底地区,从卡昂到科唐坦半岛之间的地区。

这三者比较之下:加来地区是最适合登陆的地点,加来海峡位于英吉利海峡附近,距离英国也很近,如果选在这里登陆,可以获得英军的空中支援,部队距离也很近,运输物资十分便捷,但这个位置也是德军防守最严密的地区,如果选在这里登陆,盟军的伤亡会十分惨重,就算登陆成功,后续作战也是问题。

而诺曼底地区德军防守比较脆弱,海岸一马平川,适合大部队展开作战,但距离英国本土比较远,空中支援难度很大,当时的空中加油技术还远远没有出现。

多方权衡之下,盟军决定在诺曼底登陆,登陆时间最初定在5月份,后来确定为6月15日,那么如何让德军相信盟军在加来海峡登陆,从而放松诺曼底的防御工事是重中之重。

为此,艾森豪威尔设计了一场针对德国元首的骗局。

二是如何造假是关键。

盟军的目的很明确,让德国在登陆时间和登陆地点上产生错误认知,其中登陆地点是关键。当时的德国高层普遍认为,盟军会在加来地区登陆,在此情况下,盟军投其所好,将德国在错误的认识上越走越远,包括在加来附近的英国多弗尔地区设立“登陆基地”,加大对加来地区的空中拦截和轰炸等。

同时,盟军在情报上做足了功夫,他们利用德国的情报网,故意让德国侦察机突破加来海岸的空中封锁,飞到多弗尔上空,并且见到了码头上密密麻麻的各种军舰,军事基地的坦克群,和坦克训练的滚滚烟尘,岸边的举行码头和输油管道也历历在目。

潜伏在英国的德国间谍也“凑巧突破重重封锁”,秘密发现了驻扎在多弗尔的美国第一集团军的100万士兵,在苏格兰地区发现了英国第四集团军的35万士兵,德国的间谍从英国媒体上也发现了多弗尔驻军的蛛丝马迹;他们还惊喜地侦察到,加来海峡附近的无线电信号猛增,这种频率和数量只有集团军才能达到。在种种互相印证的证据下,德国高层对盟军在加来海岸登陆的情报深信不疑。

其实,所谓的坦克和军舰、输油码头仅仅是充气道具,是影视道具师的杰作,地面的漫天烟尘也不是坦克在行进,而是得益于大功率的鼓风机,所谓的电报信号,是盟军特地派了几百个信号员到多弗尔地区,按照日常通讯频次联络。同时盟军还从基地拉了一条电话线到多弗尔,当命令传到这里后,通过无线电台传到空中。

三是如何传递错误情报

对付多疑的德国这点手段还是不够。盟军培养了许多英国间谍侦查德国,同时“不慎”落入德军手中,在经受了严刑逼供后,一点一点地向德国吐出情报;对于抓获的德军间谍,英国经过威逼利诱,将其培养成双面间谍,并成立了一个专门的机构:双十委员会。专门为德国提供假情报。

为了防止这些双面间谍被识破,盟军也是下了血本,根据间谍得到的德军指令,炸毁了几个军火库,让他们向德国交差。终于,在盟军的重重攻势下,德国人不再怀疑,得出了几个关键结论:一是盟军不会再6月上旬登陆,二是盟军登陆的地点是加来海岸。

四是如何继续蒙蔽

盟军虽然登上了诺曼底,但仅仅是部分军队,对于数百万人的大集团军,至少需要两个月才能登陆成功,此外,盟军刚刚登陆,阵地还不稳固,纵深推进还有很大难度,如果在这个时候,德军调兵支援,很有可能功亏一篑。

盟军命令双面间谍继续提供假情报:诺曼底只是幌子,牵制德国主力,真正登陆的地点是加来。同时,指挥情报部门用两个小时发了一份内容详实的电报,详细介绍了盟军在加来的作战计划,最后得出结论,盟军的第一集团军将在多弗尔集结,将要开始登陆行动。并设法将情报传到德国军队。

盟军的情报工作有多成功?那就是即使盟军登陆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德军都不能放松对加来海峡的军事防御,还坚持认为盟军在加来会有第二波攻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