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真实版“余则成”在台岛牺牲,妻子冒死领尸身,骨灰秘葬八宝山

地缘历史档案馆
地缘历史档案馆
2023-03-01 09:08:37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50年,台湾省台北市,保密局监狱。

一队国民党兵,押解着五花大绑的三男一女,他们的目的地是马场町刑场。

被押着的四位都是死刑犯,也是自蔡孝乾倒戈后,被出卖的地下党人员中,不肯吐露秘密的同志。

他们在押期间,大特务谷正文曾对他们软硬兼施、严刑拷打,最终方法用尽的敌人,决定将他们处死。

四位同志分别是陈宝仓、吴石、朱枫和聂曦。

朱枫烈士的骨灰终于回家

牺牲后,陈宝仓的骨灰几经艰难辗转,才被偷偷带离台北市,交到了家人手中,其后,陈宝仓的妻子决意带着儿女及丈夫的骨灰回到大陆。

1952年,毛主席亲笔签署文件,正式授予陈宝仓同志革命烈士称号。

1953年,一场低调的公祭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时任国家副主席的李济深亲自到场,主持公祭仪式。

陈宝仓同志也因此成为就义四勇士中,第一个回到大陆怀抱的同志。

多年后,电视剧《潜伏》上映,揭露了革命年代不为人知的秘密。

电视剧中的男主余则成,潜伏在国民党保密局,在危机四伏中周旋在敌人身边,为党组织传递情报。

毛主席亲笔签署颁发了《革命牺牲工作人员家属光荣纪念证》

而陈宝仓就正是男主“余则成”的原型之一,也是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中,用生命在刀尖上舞蹈的地下情报人员中的一个典型。

那么,陈宝仓为何会不幸被捕?他又曾有过哪些惊心动魄的故事呢?

江山浮碧血

陈宝仓出生在1900年的中国河北,出生在中国最屈辱的近代史中。

因此,一个报国梦也早早在他的心底扎根。

1923年,陈宝仓从河北保定的陆军军官学校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加入了晋军,此后的他半生戎马。

到了1937年,他来到了中央军校武汉分校,那也是他与共产党人友谊的起点。

在这里,他了解到诸多共产主义思想、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方针,他也开始明白,只有国共合作,抗日战争才能打得赢。

1938年的陈宝仓,在抗日前线出生入死,日军的枪炮轰鸣着,敌方的轰炸机摧毁着我们的家园。

在安徽宣城,他洒下热血,也在轰炸中失去了右眼的光明。

他没有时间去养伤,就带着受伤的右眼,赶往武汉战场。

在后来的战斗中,他接触到许多的中共地下党同志,他觉得,这真是一群可爱的人。

他越来越赞赏中国共产党的种种思想、做法,他也学着按共产党的方针办事。

这一年,也是他的政治立场彻底发生变化的一年。

到了1939年,陈宝仓开始做一件了不起的事——为中国共产党提供各种情报。

作为一个国民党军官,陈宝仓本有着“荣华富贵”,可他此举,无疑是将脑袋记在了裤腰带上。

担心暴露吗?害怕吗?陈宝仓显然是不怕的。

他知道,那些爱国青年,那群满腔热血想要救国救民,以及和他有着共同理想信念的中共党员,他必须要帮。

陈宝仓

只是这一帮,就是十多年如一日,直到生命尽头。

当初的地下党同志左洪涛,没法忘记陈宝仓。

晚年时,他回忆起这个国民党将领,总是会浮现他关心我党同志生活、调和国共矛盾、提供给我党救命的情报的身影。

1940年,日本人的爪牙开始对中国西南地区虎视眈眈,敌人吞下越南,企图沿着中越边境,一步步蚕食中国人的“后院”。

于是,陈宝仓来到的广西,成为了靖西指挥所的中将主任,他对日本人严防死守,誓与靖西共存亡。

靖西是重要的国际交通线关口,陈宝仓屯兵驻扎在此,保证来自世界各国的援助物资,能够顺利输送到国内。

那头的日本人愤怒叫嚣,急得跳脚,这边的陈宝仓丝毫不放松驻防、练兵,就是让日本人死攻不下。他的严防死守,也使得靖西县成为了当时极少数没有被日军打下的边防县之一。

陈宝仓同样知道扎根群众、发动群众的重要性,他坚持进行抗日宣传,活跃民间的抗日救亡气氛,组织民兵队伍。

在靖西,陈宝仓一直严守到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让靖西成为没有被日本人蹂躏的净土。

靖西的父老乡亲无不对陈宝仓感激涕零,他们赠上“扬威塞外”的威武匾额,表达自己最真挚的敬仰。

陈宝仓半生戎马,粤北、昆仑关也都提枪走过一遭,他转战南北,数次舍生忘死,是当之无愧的人民英雄!

陈宝仓的一生,并没有多长,五十岁的年纪,对普通人来说,可能会留下太多遗憾。

他牺牲的壮烈,然而,如果仔细回顾他的过去,我们会发现,隐患早已埋下,他的牺牲,或许是一场必然。

隐患埋下

1942年,越南的共产党领袖胡志明被国民党逮捕,给出了胡志明是“日本间谍”的理由。

而胡志明被关押的地方,正是广西。

刚开始,陈宝仓只知道扣住了两个疑似间谍的犯人,后来才知道其中一个正是胡志明。

他无比同情同样受日寇蹂躏的越南人民,更钦佩越南共产党与日本人斗争到底的决心。

在见到胡志明,与这位越南领袖深入交谈后,他越发感到相见恨晚,这一天他们整整交谈了一个下午才依依惜别。

当天晚上,陈宝仓回到家,脸上是毫不掩饰的兴奋与激动。

他对家人说:“猜猜我见到了谁?竟然是胡志明!他真的太让人倾佩,有学识、有胆识、还写得一手好诗!”

陈宝仓的女儿忍不住问:“爸爸,那国民党要怎么处理他?”

陈宝仓毫不犹豫地说:“就该把人家放回去嘛!我们要抗日,就该共同抗日!”

他开始经常乘着职务之便,去柳州的监狱探望胡志明,渐渐地,两人的关系愈发亲密。

到了1944年,在共产国际、第四战区长官张发奎、陈宝仓等多方周旋下,胡志明终于获释出狱。

但此时,早有“胡志明死于柳州”的消息传了出去。

越南国内的革命队伍接到“噩耗”后,顿时乱作一锅粥。

失去了领袖,无疑让许多越南人的革命斗志都开始减弱,革命信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

胡志明在出狱后,显然想到了这一点,他万分焦急地找到了朋友的陈宝仓,想让他帮忙往越南传去消息。

陈宝仓二话不说,一口答应下来。

在陈宝仓帮助下,胡志明将简短的信写在一张报纸的边角,顺利送到了越南。

越南的革命人士收到信后,顿时一片沸腾,胡志明还在的消息使他们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焰,极大推动了越南的革命进程。

同年九月,第四战区司令官张发奎给胡志明签发了长期护照,此外还给他送上手枪、一批药品和七万多中国币。

连同这些,加上搜集到的日军罪证,胡志明预备踏上归国之路,陈宝仓马上安排靖西指挥所的下属,一路护送胡志明安全抵达越南。

可就在这时,一封来自蒋介石的急令,送到了陈宝仓的手中。

打开一看,陈宝仓不由得嗤之以鼻,只见急令上仅四个字“擒胡灭共”。

陈宝仓瞧不起蒋介石的出尔反尔的行为,更瞧不起他视共产党如眼中钉、肉中刺的丑态。

在心里下定决心后,陈宝仓决定违抗“军令”,让手下加紧将胡志明送回越南。

也正是陈宝仓的这一次义举,使得越南革命走向了截然不同的未来。

可以说,没有陈宝仓,也就没有后来越南革命的新局面。

蒋介石

然而,陈宝仓的行为显然让借着胡志明做文章的蒋介石恼羞成怒,蒋介石怒责陈宝仓,将其撤职,势要“严惩”。

陈宝仓被迫离开了已有深厚情感的靖西,被带到重庆,即将被送上国民党的“军事法庭”。

就在这时,事情出现了转机——日本投降在即,国内各种事务积压在一起,没人有闲空来管陈宝仓了。

深受蒋介石信任的陈诚,抓住机会,来到蒋介石面前给老同学求情,并且力荐陈宝仓前往青岛,代表中国接受日军投降。

1945年青岛,左起美军谢博尔少将,陈宝仓将军,接受日本投降

蒋介石答应了,事实上,陈宝仓常年驻边,涉外经验丰富,又战功赫赫,曾打得日本人落花流水,确实是去参加受降仪式的最佳人选之一。

蒋介石的妥协,是一种息事宁人——国民党损失不起像陈宝仓那样的优秀将领,但不可否认的是,经胡志明一事,怀疑的种子已经埋下。

1946年,陈宝仓已经在国民党的国防部任职,而他所负责的,就是为山东地区的国民党军队调拨粮草物资。

陈宝仓的心中偏向中国共产党,就常常故意“丢失”一些物资,偷偷运给我党。

蒋介石

底下的人又抱怨丢失了三万斤地瓜干,陈宝仓回到家,则高兴地和妻子说:“又能送礼了。”

同样在山东的王耀武有所察觉,向上级举报陈宝仓“资共”,陈宝仓也因此再次被免职。

放走胡志明再加上“丢失”物资的事情,无疑给陈宝仓留下了抹不掉的“案底”,更给他日后的悲壮埋下了伏笔。

这一切,陈宝仓自己无疑是清楚明白的,可在日后的抉择中,他仍然向着刀山火海走去……

王耀武

日月照丹心

1948年,被免职的陈宝仓在家中赋闲,喝茶下棋,似是一派悠闲。

而悠闲的背后,却是一个深入龙潭虎穴的决定。

这天,陈宝仓的老友吴仲禧一如往常来做客,两人下着棋,若有人能贴近,就会发现,他们正说着的是一项惊人的工作安排。

原来,吴仲禧正是我党的地下同志,而此时的陈宝仓也加入了民革。

他们正在说的,就是前往台湾的潜伏计划。

这年年底,陈宝仓的“资共”一案因证据不足而撤销,他再次出任国民党国防部参赞。

1949年,陈宝仓带着家人一同赴往台湾。

潜伏在台期间,陈宝仓不断向党组织递交各种情报,他手绘整理出大量、详细的国民党军军事布防和军用道路等信息。

而这些极为重要的情报,为当时朱老总进攻在台湾省的国民党军起到了极大作用。

可好景不长,台湾的风声渐紧,陈宝仓敏锐感知到危险即将来临,想尽办法将妻子儿女送到了香港。

陈宝仓就义前

他自己,则留了下来,继续坚守阵线,然而意料之中的危机也正在来临。

1949年,地下党员钟浩东同志被捕,敌人对他用上诸多酷刑,他始终未吐露一字。

行刑中,大特务谷正文突然问道:“老郑呢?”

钟浩东,心里一惊,却始终咬死不说。

后来被捕的张志忠同志也始终任凭拷打,什么也都不说。

而老郑,正是当时党组织派往台湾省情报人员中的最高指挥——蔡孝乾。

陈宝仓与家人合影

蔡孝乾在特务长期蹲守后,被抓到了谷正夫面前,与其他同志被捕后的待遇不同,蔡孝乾被好吃好喝地供着。

谷正夫也很快发现,蔡孝乾会是个好攻破的口子。

这中间,还出现了一场波折——蔡孝乾偷逃后,又被抓了回去。

说来很可笑,蔡孝乾借着去西餐厅吃牛排的机会,逃到了乡下,可他过不惯苦日子,几日后竟穿身西装跑到镇上打牙祭,可不就让四处找他的特务抓个正着!

第二次被抓后,蔡孝乾直接倒戈,对着谷正夫倒豆子般一个个报出他知道的地下党成员。

在狱中,蔡孝乾过得不是一般快活,除了要按照谷正夫要求写下成堆的“自白书”让他苦恼外,唯一痛苦的就是张志忠同志日日对着他大骂了。

蔡孝乾无疑是个只知享乐的蠢人,在台期间,他侵吞的组织经费足足有一万美元,每日出入西餐厅。

特务谷正文在晚年的回忆录中写道:“比起蔡孝乾,我对张志忠的评价更高,蔡的人品不让人满意。”

蔡孝乾叛党后,很快陈宝仓的上级吴石同志等一系列重要党员被捕。

在吴石家中,特务搜查到了陈宝仓手写的情报,接着,陈宝仓被捕。

在狱中,陈宝仓经受了种种残酷刑罚,没有透露党组织有关的一字一句。

吴石

就义前,他只留下了要求火化的绝笔。

1950年6月10日,陈宝仓等四位革命烈士英勇就义。

陈宝仓的遗体被拉到火葬场焚化,陈夫人几经辗转托人贿赂火葬场职工,偷拿出了骨灰,又由陈宝仓女儿的朋友殷晓霞偷偷带着骨灰盒转到香港。

殷晓霞抱着骨灰盒,望着越来越近码头,心中越发焦急——她没有入港证,害怕上岸会遭到搜查。

看着眼夜晚漆黑一片的海水,这位勇敢的姑娘丢下所有的随身行李,只将骨灰盒牢牢绑在身前,一头扎入了深不见底的海里。

陈宝仓女儿陈禹方(右一)

等陈夫人接过骨灰盒时,里面的骨灰还是湿的,陈家人都望着小小的骨灰盒,泣不成声。

谁能想到呢?不到一年的时间,英挺魁梧的丈夫、父亲,竟锁在了一个小小的骨灰盒中!

在这一次的灾难中,由于叛徒的背叛,台湾地区的地下党组织成员及进步人士的1500人中,1100人被害,党组织受到毁灭性打击。

所有在龙潭虎穴中为祖国的统一事业拼搏,视死如归的勇士们,我们应该永远铭记。

“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勋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