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广而深的华夏,强盛的汉帝国

历史研究馆
历史研究馆
2021-10-10 20:17:21

广而深的华夏民族

中国古代对于疆域版图跟咱们今天有卫星定位的疆域版图不一样,可以说版图只是一个概念或者说是势力范围,很有可能读很多国家的历史版图都是重合的。汉武帝时期中国的版图是1400万平方公里,但这并不是说整个汉朝一直都是那么大,汉武帝时期国富民强,兵力强盛,是有多余的精力去扩张领土的,而汉武帝以后的领土缩水很多,这是为什么呢?从古至今几千年来人们都是为了吃饱饭而奋斗,扩张出的领土很多是大漠地区,不能种地产粮,而且想要管理此地还需要每年往这里输送粮食和物资,还要时刻提防着当地势力和外部势力的侵扰,根据利益最大化原则,放弃的必然的,所以只要当地的居民能够臣服于汉朝,不没事找事的频繁侵扰,这种选择是最合理的。

昭君出塞以后,汉匈和睦相处了40多年,直到东汉,匈奴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南匈奴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被汉化,跟汉人杂居,像北京就是辽金元明清五朝的首都,其中除了明朝,其他都是少数民族,但也并不代表这些个时代就被少数民族统治了,中华民族那么深厚的文化底蕴,可以说最终这些民族都被同化了。而北京话就是典型的南匈奴跟汉人融合的产物,北京话是满语、蒙语还有北方的方言融合而成的语言和语调,1928年国民政府定国语的时候,北京话以一票的优势战胜了广东话成为了国语,在大家看,北京话基本上是通俗易懂的,而广东话如果不是本地人的话,相对来说比较难懂,那么为什么北京话只有一票的优势呢,就是因为北京话如果追溯历史它属于胡语,而广东话据说才是古汉语,当然现在来说也不分什么胡语不胡语的了,已经全世界在说中国话了。

来看看当时的中国有多强?

南匈奴跟汉人融合逐渐被汉化,北匈奴则退居到漠北,不断侵扰中原,直至东汉初,窦固、窦宪叔侄俩大败北匈奴致使其政权瓦解,向西迁徙,从此北匈奴在中国的历史上消失了200多年。两个世纪以后在欧洲出现。当时北匈奴在欧洲的时候出了一个很有名的国王——阿提拉大王,直到现在在欧洲一说到阿拉提大王都是魔鬼的化身,意思是上帝派来进行末日审判的,来拷打基督徒的。在北匈奴西迁的时候,打败了哥特人,而哥特人打败了日耳曼人,日耳曼人又消灭了罗马帝国。所以在我看来,欧洲引以为傲的罗马帝国跟咱们当时的大汉相比,根本不是一个档次,是我们手下败将的手下败将的手下败将。

阿提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