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有一种惭愧,叫无数遍的阅读,都没读懂《月亮和六便士》

小李说书
小李说书
2021-02-26 11:10:24

有这样一本书,它一直被各大阅读平台打上"勇敢逐梦,追寻理想"的标签,更以"遍地都是六便士,而他却只看到了月亮"的经典宣传语推荐给广大读者。

相信你们已经猜到小李要推荐哪本书了吧。而事实上,如果大家用这样先入为主的想法去读完这本书后就会发现,它带给你的并不是振奋人心,而是难以言表的五味杂陈。为何会出现这样巨大的落差感呢,那么本期将为大家深度解读这本风靡全球的经典之作《月亮和六便士》

有一种惭愧,叫无数遍的阅读,都没读懂《月亮和六便士》

坦白的讲,很多人都将《月亮和六便士》理解为:月亮代表高高在上的理想,而六便士则代表平凡与现实。对于主人公查理斯的故事,很多阅读简介的描述是他为追求画画的理想,放弃事业、抛弃妻子,不顾世俗眼光,最后一举成名,从而反思理想与现实。

如果《月亮和六便士》要表达的仅仅是这些,那难免会有些肤浅里。

有一种惭愧,叫无数遍的阅读,都没读懂《月亮和六便士》

读完全书,我相信你会给主人公这样一个评价:心肠冷酷,品行卑劣,玩弄感情。

但为什么作者毛姆会给大家呈现这样的主人公形象,又不耐其烦的用一本书的厚度去写这样一个故事呢?而主人公查理斯到底追寻的是什么,能让他抛弃社会道德?仅仅是理想这么简单吗?

当然不是,查理斯追寻的不仅仅是理想这么简单,就像毛姆所说:"你一直在寻找一种境界,在那里你便可以从折磨着你的精灵手里最终解放出来。我觉得你就像一个香客,在去往一个也许根本就不存在的庙宇。"

有一种惭愧,叫无数遍的阅读,都没读懂《月亮和六便士》

最开始我以为:打破人们顺从并接受的世俗社会地位,和社会阶级做斗争。寻求一种自我主导的境界。在《月亮和六便士》的故事里,你会发现作者赋予人物的社会标签很丰富,他们都带有很浓厚的阶级色彩和物质主义。阶级社会中人际关系的伪善,虚荣和物质,情感世界里的占有欲,等级制度下的不平等地位不断充斥着整个故事。

读到这里,我想大家一定钦佩他为了理想而摈弃世俗社会的勇气。这时的主人公也仅仅是话语锋利,愤世嫉俗。

有一种惭愧,叫无数遍的阅读,都没读懂《月亮和六便士》

查理斯厌弃这样的社会,他最愿意说的一句话就是:"别人怎么看我,你觉得我会在乎吗?”

不难理解,天才都是疯子,有这样的行径也在所难免。

但当作为主人公朋友的戴克尔的出场时,让我有了进一步思考。

查理斯不在乎在生命垂危之际救过他的朋友,处处讥讽;他也不在乎移情于朋友妻子,更不在乎"人"的任何感受,在我的认知里,我能理解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但我不能理解追求理想就一定要这样自私自利、不顾他人死活吗?这是怎样的一个无情麻木的灵魂。

有一种惭愧,叫无数遍的阅读,都没读懂《月亮和六便士》

再往下读,直到读完整部作品我终于明白了。主人公查理斯追寻的是"把人归属到自然中,不受任何社会阶级束缚,不受任何道德限制的最原始的本能!"的境界。

正如小说结尾对查理斯完成传世画作,实现理想时的描述:

他的画奇异而荒诞,好像是宇宙初创时的图景——伊甸园,亚当和夏娃,是对人体美的赞叹,是对大自然的颂歌,既崇高又冷漠,既美丽又残忍。它使你感到空间的无限和时间的永恒,那些赤裸身体的男女,他们即是尘埃,又是神灵。人的最原始的天性赤裸裸地呈现在你眼前,不由得让人感到恐惧,因为你看到的是你自己。

有一种惭愧,叫无数遍的阅读,都没读懂《月亮和六便士》

这种境界让我感到震撼的同时,又有一丝不寒而栗。这是一种无视人性,没有悲悯,完全释放本性的境界,有点以上帝视角注视人们生死的感觉。但我不愿意颠覆我的三观去接受这样一个为了追寻自己想要的东西而变得冷漠无情的人物。也不想通过这样的方式去追寻所谓的境界。说实话,这种境界在现实生活中真的有人追寻吗?想必也是少之又少吧。

有一种惭愧,叫无数遍的阅读,都没读懂《月亮和六便士》

其实对于我来说,与其理解主人公追寻这种"释放原始本能"的境界,倒不如理解他要追寻的理想来的实在。那么下面的这段话大家一定会真切的体会到主人公的理想到底是什么了。他是个画家,他在有形的事物上模模糊糊的看到某种精神意义,却又不知如何精巧的表达,所以只能通过笨拙的画作将这些附有精神意义的事物画下来。他不断的在寻求一种可以得心应手的表现手法,去表现心中的疑惑和想法。他在寻求解脱,从现有的认知中超脱出来。

人生来是孤独的,每个人都被困到铁塔里。按照索然无味的秩序重复地生活,只能靠着一些语言符号和别人交流。可是有的时候,内心深处总会有许多美妙而又深奥的事情要说,而这些却被现有的生活和话语束缚着,要么找不到心灵相通的人,要么表达的话也只会显得陈腐和平庸。

其实无所谓选择月亮还是六便士,作者毛姆并没有意图去说服读者们去遵从哪种观念的生活态度。因为不论怎样选择都要付出相应的代价,要么是沉浮在当下社会秩序的滚滚洪流中,要么是抛弃的社会地位和人脉积累,孤独前行。

虽说主人公追寻的境界是一种原始的天性,但作者在描述这个艰难的追寻历程中不乏用大量的篇幅在谈:人性。

有一种惭愧,叫无数遍的阅读,都没读懂《月亮和六便士》

作者毛姆在《月亮和六便士》里说:"我那时还不了解人性多么矛盾,我不知道真挚中含有多少做作,高尚中蕴藏着多少卑鄙,或者,即使在邪恶里也找得到美德。"

人性是复杂的,主人公查理斯的寻梦路之所以艰苦,不仅仅需要摆脱外在社会的束缚,更要挣脱人性的枷锁,这也是他备受煎熬的地方。

有一种惭愧,叫无数遍的阅读,都没读懂《月亮和六便士》

比如他面对情欲百爪扰心的态度,小说将这种矛盾展现的淋漓尽致。文中是这样描写的:

有时候欲念会把他抓住,逼得他纵情狂欢一阵,但是对这种剥夺了他宁静自持的本能,他是非常厌恶的。我想他甚至讨厌他在淫逸放纵中那必不可少的伴侣,在他重新控制住自己以后,看到那个他发泄情欲的女人,他甚至会不寒而栗。

类似这种直白的描述书中还有很多,作者毫不隐晦,将人性的卑劣直截了当的展现给读者们,就好像在说:看吧,这就是人内心深处的东西,就算你再讨厌,这就是事实。

有一种惭愧,叫无数遍的阅读,都没读懂《月亮和六便士》

我们或许可以联想到这样的画面,一群上流社会人士,他们穿着气派,出入高级酒会,大谈经济股票....但可曾想到在这些光鲜亮丽的的背后,他们和交际名媛放纵等等。这种强烈的反差引人不适,但这就是人性。

爱情是众多经典著作绕不开的话题,当然《月亮和六便士》也不例外。小说里主人公的爱情观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有一种惭愧,叫无数遍的阅读,都没读懂《月亮和六便士》

一般来说爱情在男人身上只不过是一个插曲,但是小说中却把爱情夸大了。给予它违反生活真实性的重要地位。尽管也有少数人把爱情当作世界上的头等大事,但这些人常常是一些索然寡味的人,即便对爱情感到无限兴趣的女人,对这类男人也是看不起的。

总而言之,《月亮和六便士》的思想内核并不是像各大平台宣传的那么简单,我也无法准确的去选择书中所讲的人生、价值和爱情。作者也没有意图去说服读者去遵从哪种观念去生活,这本书的意义在于,它将社会的真相以及人性的复杂直白的展现给我们,至于怎么看待和选择,那是自己的事情。选月亮,还是六便士?或许当你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答案早已知晓。

有一种惭愧,叫无数遍的阅读,都没读懂《月亮和六便士》

说完了小说,下面我们来聊聊作者毛姆。毛姆式小说的标志就是冷静、客观和深刻地剖析与解读人性的复杂。他的作品中无情地嘲弄、讽刺了当时西方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畸形关系、上流社会的荒诞无度以及下层人民的苦难生活。纵观毛姆的多篇短篇小说,虽然他目睹了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扭曲,但在创作时仍坚持客观、冷静的态度。毛姆将人性的复杂性描述得淋漓尽致,表达了对人性的关注和对社会的关心,强调了人性的复杂和矛盾,将善与恶、美与丑进行了惟妙惟肖的描写。

有一种惭愧,叫无数遍的阅读,都没读懂《月亮和六便士》

对毛姆而言,面对复杂的人性和不可知的人生,他更愿意做一个"无所偏袒的观察者"。在创作小说时,了解人性,暴露人性的弱点,成为他关注的焦点。从而也使他得出人性是复杂的、不可知的.而且善恶兼容的结论。

因此在创作时,毛姆其所能、最大限度地保持其作品内容的客观性与真实性,既不扬善,也不隐恶,让读者自己去观察、去体会揣摩,来判断人物的好与坏、善与恶。

关于书籍,《月亮和六便士》有很多版本,,那我们选择哪一版的呢?这在里小李推荐上海译文出版社的。

有一种惭愧,叫无数遍的阅读,都没读懂《月亮和六便士》

下面说说我的推荐理由:这本书是由翻译大家傅惟慈先生翻译的,通读全书就会发现翻译的是最舒服的,内容也是通俗易懂,符合国人的思维方式。

好啦,还没有读过《月亮和六便士》的小伙伴一定记得要去阅读,相信一定会大有所获。我是小李,推荐好书,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