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真要给女性朋友们推荐一本书,相信很多人的选择都会是《简爱》。毫无疑问,这是一本关于女性独立的书,它教女性朋友们如何争取独立地位,如何突破固有阶层,获得不分高低贵贱的爱情。
今天文章要讲的这个人物,也许并没有那么吸引人,甚至有些令人不适,但她却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人物形象——伯莎·梅森,在故事中代表着毁灭与破坏,但正是这个让人恐惧的“疯女人”,揭露了故事中一些细思极恐的细节。
伯莎·梅森为什么会疯掉?男主罗切斯特真的是被迫娶她的?为什么会被一直关在阁楼里?今天编者就带大家详细了解这些故事。
伯莎为何而疯?
作者在故事中提到,伯莎的母亲与弟弟都疯过,说明她有家族遗传精神病史,这也是导致她后来疯的隐性因素,但也不能完全说明伯莎的疯与之有必然的关系。
既然在婚前伯莎一直是正常的,从婚姻开始以后才开始变疯,我们应该重新审视她与罗切斯特的第一段婚姻。他们俩的结合无疑是一场金钱与利益的输送,但两人对于这段婚姻的观感是不一样的。
对于一个待字闺中的贵族小姐来说,爱情是五彩斑斓的梦想,哪怕对未婚夫不甚了解,但也不妨碍她心怀期待,也有些许的感慨。因此伯莎对于家人是有期许的,对罗切斯特也存在一定的幻想。
但从罗切斯特的角度来看,这桩婚姻是父亲与哥哥一起联手促成的,其真正的目的是为了不让他继承遗产,这是如何粉饰也无法掩盖的一个事实。
从这一点来看,罗切斯特对这段婚姻是有怨言的,他在内心深处并不想要这样的婚姻,但最终还是选择了接受,其影响因素有三点,第一来自父亲与哥哥的压力;第二伯莎丰厚的嫁妆,还有3万英镑的诱惑;第三他特意去西印度群岛见了伯莎,发现她年轻貌美,并且喜欢上了她。
按照剧情的发展,罗切斯特与伯莎应该有一段幸福的婚姻生活,但这一切都变了,从他知道她有家族遗传精神病史开始,他觉得自己的父亲与哥哥合伙欺骗了他。但他无法反抗家族权威,也不能破坏家族联谊,更无法报复父亲与哥哥,于是他仇恨的对象转移了妻子伯莎身上。
但罗切斯特毕竟是一位身处豪门的绅士,他只能以冷暴力来对待自己的妻子伯莎,而冷暴力恰恰是人们最无法忍受的一种行径,丈夫的冷漠击溃了伯莎的心理防线,将她心中的那些美好幻想全部打破,让她的性格开始变得暴躁。
丈夫的漠视,再加上家族遗传精神病史,伯莎彻底陷入了疯狂,而罗切斯特则趁机将她关进了黑暗逼仄的阁楼,那里阴冷潮湿,虫蚁老鼠聚集,这对于一个娇生惯养的贵族小姐来说,简直就是灭顶之灾。
除了丈夫罗切斯特的原因之外,编者猜测还有伯莎自己的家庭因素,文中罗切斯特曾经举办过一个家庭聚会,伯莎的弟弟梅森也前来赴宴,但对于姐姐的不在场没有丝毫意外,说明梅森知道姐姐被关在阁楼里,但他无动于衷,或者说家族已经放弃了伯莎,这也是伯莎拿刀捅伤弟弟的原因,她在保护自己家族的冷漠。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伯莎的“疯”在很大程度上是人为因素,冷漠的丈夫,无爱的家庭,亲人的无视,这些因素加在一起压垮了伯莎,导致了她的疯癫。
男主形象存疑
在《简爱》这本书中,伯莎是完全失语的,我们对她的所有了解,几乎全部来自罗切斯特的描述,那么他所说的话全是真的么?这位彬彬有礼的儒雅绅士会撒谎么?这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罗切斯特对简“坦白”,主要目的是求她不要走,因此在对伯莎的描述中,难免会避重就轻,存在不公正地描述,还有美化自己的成分。无论他如何描述父亲与弟弟的欺骗,也无法遮掩他作为丈夫的品行不端。
在发现伯莎的家族遗传精神病后,罗切斯特想得不是如何积极治疗(他们家是完全有这个条件的),而是感到绝望,甚至想要自杀,说明他的懦弱与自私,不敢面对,只为自己着相。
要知道那个时候,罗切斯特的父亲与哥哥早已相继去世,他继承了一大笔财富,金钱对他绝对不是问题,但他受不了妻子可能会“疯”的事实,而自己只是一味地想要逃离,这是懦夫的行径。
后来,伯莎果然发疯了,他直接将她关进阁楼,来个眼不见心不烦,自己则离开了桑菲尔德庄园,开启了漫长的欧洲之旅,他在途中寻欢作乐追求情妇,还美其名曰寻找理想中的女人,这就是对妻子与婚姻的背叛。
因为伯莎的存在,罗切斯特与简无法成为法律上的夫妻,但他坚持要举办婚礼,这里面的问题就很值得回味了,不就是想用一个仪式“套住”简么?
但也正是因为伯莎的存在,让简重新找回了自我,坚持了正确的选择,从而赢得平等的爱情。
伯莎的四次重要出场
第一次是纵火,伯莎对丈夫罗切斯特心怀怨恨,想要纵火烧死他,但是简半路杀出,冲进罗切斯特的房间救了他。正是这生死关头,让罗切斯特吐露真情,道出了心中的想法,也让简意识到自己的感情,这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
地位卑微出身平凡的家庭女教师,与出身豪门潇洒多金的男庄园主,罗切斯特的主动表明,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简的被动局面,在心理上给了简莫大的勇气与自信。
第二次是用刀捅伤自己的弟弟梅森,简受邀参加晚宴,遭到那些贵族夫人们的嘲笑,那些贵族小姐对罗切斯特的仰慕,让她感觉自己很自卑,梅森受伤后,只能秘密处理,简成了罗切斯特的帮手,也让两人之间的感情得到了加温。
第三次是出现在简与罗切斯特的婚礼上,这是借助别人之口描述的,此前简一直不知道伯莎与罗切斯特的真实关系,通过这次事件她才知道,原来这个疯女人是罗切斯特的合法妻子,那么她只能选择黯然离开。
在外人眼中,罗切斯特与简的结合是不“合适”的,贵族联姻本来就是追逐金钱与利益,但简以为自己可以突破这种世俗的障碍,而罗切斯特是一个男权思想很重的人,他为经济上窘迫地简买各种奢华物品,并要求简完完全全地属于他,这是把女人物化的思想。
第四次是伯莎最后一次出场,也正是出场成全了简的爱情,她一把大火烧掉了整个桑菲尔德庄园,罗切斯特也因此变得又残又瞎,他失去了所有,简反而记成了叔父约翰·爱的一大笔遗产,两人之间的处境对调,简得到了追求自由平等的时机。
伯莎的死对自己是一种解脱,也成全了罗切斯特与简,让两人有机会重新走进爱情。
另一个“简”
在编者看来,伯莎就是另一个“简”,她是追求自由那个简的阴暗面,她做了所有简不敢做也不能做的事情,从而塑造了那个简独立自由的完美形象。
灰姑娘要变成公主,无疑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简身材矮小其貌不扬,与出生优渥高大英俊的罗切斯特,是完全无法匹配的,正如简认为胸部丰满、肤白貌美的英格拉姆小姐,才是罗切斯特的良配。
而这种思想的根源恰恰是长期男权主义思想熏陶的结果,在世俗的认知中女性的美貌是取悦男性的重要因素,由此可见简要与罗切斯特修成正果的难度有多大。
但是在简的内心深处存在一股这样的反抗意识,小时候她寄居在舅舅家被表兄欺负,她没有选择逆来顺受委曲求全,而是选择了反抗与斗争;在寄宿学校的时候,面对道貌傲然的校长,她也丝毫没有退缩;面对罗切斯特,她也勇敢地发声:
“难道就因为我贫穷、平凡、弱小,长得不好看,就没有灵魂,没有心肠了?
你想错了!我的心灵跟你一样丰富,我和你一样有血有肉!
要是上帝赐予我一点姿色和财富,我会让你离不开我,就像我离不开你一样!我们彼此在用灵魂对话。
在上帝面前,我们是平等的!”
但对于一个女孩子来说,社会阶层是很难跨越的,爱情的平等更是难以寻求,只有摧毁重建才能赢得转机,而这一切伯莎替她做了,她是打破男权的复仇者,而简则获得了成功的硕果。
伯莎本是一个温文尔雅、肤白貌美、娇生惯养的富家小姐,但是当她疯了之后,竟然拥有了压制男性的武力,对于男性的报复更是直接猛烈,那些娇弱与柔情早已死去,而她则化身为一个疯狂的战士,要与这个世界中的不公斗争到底,哪怕葬身火海粉身碎骨。
从这一点来看,伯莎与简是合二为一的,光明与黑暗的交织,恰是女性的伟大觉醒。
《简·爱》这本书自从出版以来,一直拥有非常广泛的读者,赢得了很多人的赞誉,特别是女性朋友们,她们视之为一本自由独立之书,女性从中可以觉醒力量,她们不是男人的附庸,可以拥有公平的爱情,也是这个世界的真正主人。(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