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这位白发婆娑的老人名叫塔莎·杜朵,出生于1915年美国的东部城市波士顿,她的父亲是一名飞机设计师,母亲是一位画家,在外人看来塔莎本该拥有美好且幸福的人生,出入在名流社会,可偏偏事与愿违。
1971年,塔莎拖着一颗支离破碎的心,放下了身边拥有的一切,独自一人带着一只行李箱,来到这片位于美国东北部的佛蒙特州山丘,自给自足地在这片山野中生活了整整37年,37年的时间里,陪伴她的除了一条狗,还有她亲手打造婉如童话世界般的美丽庄园。
塔莎的一生共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她刚出生就因为战争和家人分开了一段时间,到了塔莎9岁时,再次经历父母离异,分家后的塔莎跟着母亲到了美国加州北部的一座小城雷丁生活,从母亲那里学会了画画。
从小缺乏父爱的塔莎养成了异于常人的独立性格,她不善于人际交往,15岁,刚考入波士顿美术学院,没过多久,就选择了退学。在家里帮母亲打理家务,内向的性格让她特别渴望能创造出一个其他人都无法进入的专属世界,尽管她出身名门,却厌倦了浮华世事,迷恋于清新的田园生活与静谧的自然环境。
1938 年 5 月 28 日,23岁的塔莎初次步入婚姻的殿堂,和第一任丈夫生下两名男孩和两名女孩,那一年她出版了自己的处女作《南瓜月亮》,书中以简短的文字和大胆的超现实主义画风,描绘了万圣节上充满滑稽的恶作剧之旅,让她一举成名,成为了美国知名画家。
但是结婚后的塔莎却发现自己的婚姻生活始终达不到最初所期望得那样,于是她把所有心思放在绘画事业和养育四个孩子身上。后来的事业蒸蒸日上。在60多年的绘画生涯中,创作出了如鹅妈妈、 安徒生童话 、 儿童诗歌花园等经典童话的系列插画。
60年代初,塔莎43岁,她的四个孩子刚刚成年,她选择了和丈夫离婚。
1966年塔莎结识了她的第二任丈夫,但那次短暂的相聚最后却弄得草草收场,身心疲惫的塔莎离开了家乡,离开了那些蜚短流长的闲言闲语,用漫长的时光来修复往日里那个早已身心破碎的自己。
佛蒙特州位于美国的东北部地区,全州有77%的面积被森林覆盖着,是美国人口最少的地区之一。
这里枫林成海,秋季多色,冬季白雪皑皑,异常地寒冷,最低的温度可达-30℃,是美国著名的旅行滑雪胜地。
1971年,塔莎用画画赚到的钱买下了佛蒙特州上万平方米的土地,在她儿子的帮助下,建造起一座十九世纪带有维多利亚风格的房屋,并命名为“柯基小屋”,因为塔莎夫人始终认为她是来自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的人,在那个时期人们的生活,没有自来水也没有电力供应,基本所需全部依靠自给自足,夜里点的是煤油灯还有蜡烛,渴了就喝山里的泉水。这里没有宽带网络也没有电话信号,塔莎虽然独自居住,却从未感觉到空虚或者是寂寞。
想要快乐的时候就通过自己的创造力来获得,她在枝繁叶茂的树林里开垦田地,亲手在花园里种满了上万株姹紫嫣红的美丽花朵,有她最爱的郁金香,山茶花,还有那象征无比浪漫的鸢尾花。
每年春天,果园里就会结满累累硕果,她通过勤劳的双手在荒野上开垦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堂,在这里享受着一个人独处时的清静与欢乐,每天早上塔莎奶奶在清新的空气中醒来,然后她会起身准备一日所需的食物,吃完早饭就到院子里打理她的花花草草还有菜园子。
下午她会泡上一壶自己酿制的花茶坐在院子里画画,在宁静的大自然中寻找创作灵感,健康的生活方式让她到了80多岁双手依然灵活自如,创作出了80余册绘画作品。
冬季的佛蒙特州冰天雪地,大雪覆盖了大地,出门已经变得不太方便,此时的塔莎则会和她的柯基犬们依偎在小屋的火炉旁,度过漫长而又寒冷的冬季。
2004年,89岁的塔莎在庄园里完成了《塔莎奶奶的美好生活》系列插画,并于2010年6月1日在中国出版,书中记录着塔莎最平凡的生活,在塔莎看来“年老”不再是件让她畏惧的事情,反而让她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日子自然也就变得更加充实,30多年来塔莎一直以虚怀若谷的心态来度过当下的每分、每秒。
古稀之年的奶奶的却活成了20岁小姑娘的模样。她的坚强与倔强激励了很多人。
一位日本导演松谷光绘花了十年时间,把她在柯基小屋的生活拍摄成了一部纪录片《塔莎·杜朵,一个人的田园生活》在日本播出后引起了亿万观众的强烈共鸣。
2008年6月18日,93岁的塔莎离开了他生活了37年的童话世界,去了天堂,此后,柯基小屋由她的孙子温斯洛和孙媳妇共同打理。
不时地还会有一些远道而来的客人来参观这座童话小屋,塔莎奶奶的思想深深地打动着到场的每一位观众,在她的语录里留下了这么一句话,“生活纵然有万般的艰辛与磨难,也要勇敢地去面对,因为人生最后悔的事,莫过于活的不够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