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近代最严重水坝灾难,250米巨浪袭来,2000人瞬间被吞!

欧阳疯story
欧阳疯story
2021-09-18 14:41:58

恐怖灾难悄然而至,高达几十米的巨浪涌向村庄,两千多个鲜活的生命瞬间消逝。世界级的超级水利工程是否名副其实?它的背后,又隐藏着怎样不为人知的利益链条呢?这究竟是不可避免的天灾,还是人类贪婪带来的苦果?让我们走进今天的故事,瓦伊昂水坝灾难。----引子

大家好,我是竹子。今天,竹子给大家讲一讲恐怖的瓦伊昂水坝灾难。在人类历史上,有着一些非常特殊的工程,这些工程各具特色,它们因鬼斧神工的构造而出名,但是,这其中也隐藏着许多失败的例子,它们因带来了山崩地裂的灾难而被人铭记。这些失败的超级工程曾经是人类建造史上的奇迹,也曾经受到过全世界的瞩目,但是,最终却被实践证明是失败的,它的失败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许多无辜的人甚至因其而丧命。今天竹子要给大家介绍的就是这样一个失败的工程,被称为工程地质史上最昂贵的错误之一,它就是震惊世界的瓦伊昂水坝灾难。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灾难发生

1963年10月9号22点39分,意大利瓦伊昂河附近,连日的大雨刚刚停息,这是一个雨后晴朗的夜晚,宁静笼罩着整个山谷,突然,一阵巨大的轰鸣声打破了原有的宁静,瓦依昂水库南坡一块南北宽超过500米、东西长约2000米、平均厚度达250米的巨大山体忽然发生了滑坡。顷刻间,无数土石以疯狂的速度呼啸着涌入了瓦伊昂水库,向对面的山坡冲去,达到了数百米的高度。瓦伊昂水库中有5000万立方米的蓄水。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此时,这些蓄水宛如沸腾了一般,疯狂地涌动起来,从东西方向产生了两个高达250米的涌浪,可以在瞬间毁灭一切。此时,巨大的涌浪沿着山谷冲向了瓦伊昂水库上游,瞬间吞噬了上游沿岸10公里以内的村庄。另一部分涌浪则高于瓦伊昂大坝近150米,以惊人的速度翻过大坝向下游冲去,直接冲毁了先前设置的防洪设施,无情的吞噬了下游沿岸的多个村庄。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据统计,这场灾难从开始到结束没超过7分钟,无辜的居民们甚至还没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便被淹没在了汹涌巨浪当中。这场灾难造成了两千余人丧命,近千人因此而受伤。明确的数据摆在眼前,仿佛重现了当时恐怖的灾难,通过灾难前后的对比图可以直观地感受到洪水力量的强大、凶猛,这是我们从未见过的,也是难以想象的。竹子认为,在这场巨大的灾难中只有一个幸存者,那就是瓦伊昂大坝本身。那么,这个大坝究竟是什么来头?它是如何在汹涌恐怖的洪水当中幸免于难的呢?这场事故背后又隐藏着怎样不为人知的秘密呢?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大坝简介

在今天意大利境内瓦伊昂河的下游,坐落着一座已经废弃了60多年的巨大水坝,这个水坝就是当时闻名世界的瓦伊昂水坝。瓦依昂水坝位于狭长、曲折的山谷之中,整个水库的库段长达1.8公里,两侧则都是高耸耸立的大山,从上往下看十分的巍然壮阔。阿尔卑斯山区附近的水利资源十分丰富,因此,瓦依昂大坝的最大坝高为262米,创造了当时的世界之最。竹子给大家举个例子来感受一下,咱们国家著名的三峡大坝高度是185米,而瓦依昂大坝竟然比三峡大坝高出了将近100米,可以见得它有多么雄伟了。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时至今日,瓦伊昂大坝依然凭借其高度而跻身于世界纪录的前列当中,可想而知,在当年瓦伊昂大坝是多么引人瞩目的一个超级工程,它世界最高坝的称呼也是如雷贯耳的存在。1943年,二战结束后,意大利刚刚战争的硝烟中摆脱出来,进入了战后的经济恢复期,经济逐渐开始复苏,各种工业也不断发展起来,逐渐摆脱了战争带来的阴霾,步入一个高速发展的繁荣时期。这样的背景之下,催生出了各种所谓的超级工程。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北部城市的工业发展对电力的需求与日俱增,要发展生产就必须要保证电力的供应,因此,国会决定兴修水力发电站。而瓦伊昂峡谷附近水资源充沛,且地形良好,这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使其成为了修建水电站的最佳选择。这样一项超级工程自然吸引了众多公司的目光,但国会并未进行公开的招投标,而是直接将这个水坝的建设工作交给了一个名叫亚德里亚的电力公司。这是为什么呢?原来亚德里亚电力公司的创始人曾担任过意大利财政部的部长,在国会有着较高的地位,所以国会直接将这块肥肉给了亚德里亚公司,这为日后的灾难发生埋下了伏笔。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水坝开工

1956年,瓦伊昂大坝正式动工开始建设。大坝采用了双曲拱结构,这种结构在当时并不多见,这种设计能够有效减轻了坝梁的载荷,不但受力条件变得更好,也可以承载更强的负荷。值得强调的是,这样的一种设计使坝身变得极薄,从负责承建的亚德里亚公司的角度来说,这节省了工期也节省了用料,是个一举两得的好设计。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但是,有专家指出,双曲拱结构的设计也有一定风险,必须要综合考虑土层及山体的结构,盲目采取这种结构可能导致水坝不牢固。可公司毕竟是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的,最终选择了双曲拱结构来进行建造。同时,设计和建造团队也对地基作了全面处理,进行了灌浆作业,也对坝体进行了必要的加固。建造团队还宣称,瓦伊昂大坝能够承受超过设计值11倍的负荷。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中途换方案

上世纪50年代末,核电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核电使发电量更高也更稳定,这是水力发电无法匹及的,因此,1957年4月,瓦依昂大坝更改了原本的建造计划。国会希望将瓦伊昂大坝的用途从最初的水力发电站改为核电站配套服务的抽水蓄能电站。这样一来,瓦伊昂大坝的设计方案就需要大改动了,涉及到许多数据的修改,大坝的高度就需要调整到262米,库容也必须增大到初始设计的3倍,这可以说完全要改头换面了。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换了新的设计方案后,一系列的难题也随之显现了出来。瓦依昂山谷的地质构造就是其中之一,特殊的地质结构导致瓦伊昂大坝存在滑坡的危险隐患。施工刚开始,大坝左部的岸坡就出现了土质松动的现象,为了保障安全,有专家提出更换设计方案的建议,但公司站在利益的角度,最终选择按照原计划继续建造。仅有一位持续关注水坝建造进程的新闻记者在报纸上大声疾呼这一设计方案存在的危险性,但一人的力量终归难以改变现状。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灾难预警

1959年秋天,瓦依昂大坝建成封顶,彻底竣工,1960年2月,水库开始试验性蓄水,大坝的安全隐患一试水便完全暴露了出来。巨大的水压导致岩层开始渗水,坡体开始变得不稳定。几个月后,大坝左岸居然出现了一道长达2000米的裂缝,随后便发生了局部崩塌。随着水位的上涨,位移速度也不断加快。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这回人们不得不重视起来了,没人再敢无视瓦伊昂水坝存在的严重隐患了。蓄水随后停止,水位被降至600米以下,但位移依旧在每天发生。大坝管理者决定随即减少至0.3厘米/天左右。大坝设计团队认为,降低水位上升速度可以有效阻止滑坡发展,进而开始逐渐降低水位上升的速度,但同时也不愿放弃继续蓄水。这一措施稍见成效,但岸坡位移始终无法彻底消除,库区地震也十分频繁。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灾难发生

但1962年底,国家电力公司收购了瓦伊昂水库,为了尽快完成验收,加快了水库的蓄水速度,这导致位移速度成倍地加快,十多天后竟然增至了每天3.5厘米。工作人员们逐渐意识到情况不妙,甚至可以说达到了无法控制的地步了,此时降低水位已经完全成了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屋漏偏逢连阴雨,9月28日,瓦伊昂地区开始降雨,罕见持续地大雨导致山体滑移的速度越来越快,逐渐脱离掌控。附近的人们开始听到山谷中传来奇怪的声音,水库里的水也无故变得浑浊起来。直到1963年10月9号的22点39分,那场震惊世界的灾难发生了。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当年,这场滑坡涉及的范围极大,地质情况又很复杂,要彻底弄清原因并非易事,时至今日,瓦依昂水坝灾难的许多细节仍不清楚。然而,毫无疑问的是,灾难夺去了许多人的生命,改变了许多人的生活,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挥之不去的阴影。今天回头看,我们不难发现贪婪是导致这场灾难的罪魁祸首,如果不是被利益驱使,不是急于通过验收,这数千人的生命就不会随着巨浪离我们远去,这场灾难也不会降临。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了,不知道大家对于瓦伊昂大坝之灾有什么看法呢?欢迎感兴趣的朋友留言评论和竹子一起讨论!最后别忘了点赞,还有多多关注竹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