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注:语音由机器人阅读,体验不好,要求高的可以不听,在此见谅.
中医复兴离不开民间中医
事实上,中医起源于民间,发展于民间。很多国医大师都是来自于民间,如蒲辅周、董建华、李重人、王绵之等,并没有接受过正规的院校教育。
像云南白药、福建片仔癀这样的名药也都是民间实践、总结的结果。
至今仍在民间流传的一些单方、偏方、验方、秘方,都是历代临床实践的结晶,即便是中医经典著作中记载的方药、技术,也离不开民间中医的贡献。
中央电视台十频道“走进科学”栏目曾连续报道过,湖南省慈利县人武部的一技之长者许小武,用祖传蛇药秘方治疗蛇伤的事迹。
灌云县“土郎中”几十年如一日钻研的治疗疑难杂症的偏方也有口皆碑,广为传播。
另外,小针刀也是建国后出自民间、而今在国内外广泛应用的中医创新技术。
已故的发明人朱汉章就是“赤脚医生”,他在针灸针具基础上研发的小针刀,在治疗骨性关节炎、椎间盘突出、颈椎病、肩周炎等数十种西医难治性疾病方面,展示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多次获科技成果奖。
朱汉章还出版了近百万字的《针刀医学》专著,并使这一技术在国内外广为流传。许多西医教授都成了他的学生和针刀拥戴者,现有千余家医院开展了这项技术,使数以百万计的患者受益。
民间中医过去是传承中医的主体,现在仍然是传承中医的主体,未来更是促进中医发展的主动力。
那些有其名而无其实的西化的学院派中医队伍,只能逐渐异化性地消灭中医。
中医近几十年来的持续衰落,代表着主流中医的彻底失败。因为他们虽为中医,实则西医,看看他们的科研论文、研究院、医疗机构,还有几个纯中医?
他们早已被西医同化了,如果让他们继续挑大梁,主导中医,中医只有死路一条。
当今之际,中医管理的首要任务就是建立一个优胜劣汰的制度,把那些不能治病的伪中医扫地出门,只要他们在中医行业里一天,就会给中医抹黑一天,让他们在中医行业里再呆几十年,中医就彻底玩完。
真正的中医在民间,也正是他们,才传承着真正的中医精髓。
我们不仅要认可民间中医,保护民间中医,还应该把有真本领的民间中医请进大学、请进研究所、请进管理机构,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中医真正的突破性进展。
历代的中医大家,竟然大多是业余中医
每个人都知道中医是文化,文化是什么?简单地说,文化应该就是地区人类生活要素的统称把,也就是说文化只能存在在生活中,存在在地区百姓人类的生活中,如果文化远离百姓那还是文化吗?
中医是古圣人神人通过对建立大自然最普遍规律的医学认识,这种基于天人合一和取类比象·的医学跟中国人类的衣食住行,跟我们的语言文字行为,跟中国的各种知识-包括天文地理历史哲学密切相关,我们每个人都无时无刻不生活在中医中,古人都有详细的规律总结和描述,并形成了中医学的经典,只要你有恒心和悟性,自学也可以成为中医,历史上的那些中医大家,几乎都是自学或者师承,更多的都是业余行医。因此,中国的语言在,中国的文字在,中国人的衣食住行在,中国人的习性在,中医的经典在,那么中医就永远不会灭亡,我们都可以自学成才,这也是中医学的长处和生命力所在。
中华五千年,产生了无数中医大家,请记得他们大多食自学成才的,他们绝大部分都是业余中医-他们把中医当为业余爱好和第二职业。
先看看我们近代的著名中医吧:
京城四大家之一的萧龙友,典型的自学和业余中医,他当过知县,当过知府,当过财政部的秘书,因为母亲身体不好,既无家传也无师承的萧先生业余时间自学中医,并于1928年他58岁的时候弃官从医。
京城四大家之二的施今墨,他学习的专业是法律,1903年就读于山西法政学堂,后来进入北京的京师法政学堂,1912年施先生的职业是在孙中山先生总统府陆军部帮助黄兴制定陆军军法,可是施老夫子自学中医,业余行医。
恽铁樵先生也是业余中医,16岁考中秀才,后考入南洋公学攻读外语和文学,1906年恽铁樵在长沙明德中学教书,教书几年后又去商务印书馆当翻译校对,再办报纸,恽铁樵是一个血性男人,看到社会上有人用西医攻击中医,1921年他毅然离开报纸正式挂牌行医。
国医大师岳美中先生也是自学成才,他自幼瘦弱多病,17岁任小学老师,曾研读《二十四史》,有深厚的文学功底。1925年,先生患严重肺病,自学〈衷中参西录〉、〈汤头歌诀〉、〈药性赋〉和〈伤寒论〉,边读书边试着治疗自己,一年后,竟然病慢慢好了。自此他下决心学医。在治好了同村木匠的狂病(一剂而愈)和一个亲戚的血崩(几剂见平复)之后,开始行医。
现代著名中医李可,他是学美术的,参过军,当过记者,做过军队报纸编辑,1953年打成右派而被关。在监狱的日子里,李可受牢友中医的影响下看《易经》、《黄帝内经》、《难经》、《公众号:A医学临床宝库》、《伤寒杂病论》等医学经典而自学中医,最终成为近代名医。
著名针灸大家黄竹斋,老人家最初是打铁的铁匠;给袁世凯治病的中医高手黄石屏,他是一个武林大侠。
我们再看看古代历代的著名中医吧:
黄帝是中华首领,岐伯是黄帝之大臣;雷公,少俞,鬼夷区也是黄帝的臣子;
《汤液经》始祖伊尹最初是厨师,后来担任丞相;
杏林传说的东汉医家董奉是县衙小官;
甲乙经的作者皇普谧,可是一个公子哥,后来当老师;
屠呦呦师父的师父的师父的几十代之前的师父葛洪是修道的道士;
药王孙思邈是道士;王好古的职业是州教授,也就是教育局长;
大医家李东垣本是官宦子弟,后来担任当地财务官;张完素的职业是进士官员;
金元著名中医,朱丹溪当年几次考试不第,属于落第秀才,43岁才业余学医;
整理《黄帝内经》的唐代启玄子王冰,职业是看天象的道士;
隋朝杨上善,《太素》的作者,他一直是朝廷命官官至太子文学;
《伤寒论》作者,医生张仲景,老人家可是长沙太守,业余学医行医;
宋代大医家朱肱,也是进士和朝廷命官;同是宋代的许叔微,他可是翰林学士;滑寿,中医也是他众多爱好中的一种;
明代张景岳,如此有地位和贡献,人家可以军队的将军;
针灸聚英的作者高武,他也是将军;
清代陈修园,医学大家,可老人家的职业却是县太爷。
太多太多了,都是业余爱好,都是业余郎中……
可笑的是我们今天的医学体制,今天竟然没有一条自学成才的通道。没有师承(师承也必须是跟体制内的师),没有医师推荐,没有医学文凭,很难哟。看来,古代的中医还是挺幸运的,他们只要临床水平高,都可以成为一代名医,而现在却要看和临床没有一点关系的证,无怪乎中医在中国要走向衰退呢!
文源:通玄医道
精彩文章回顾
========== END ==========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广告是系统随机配发,我们无法详细控制、选择。请您切勿购买任何动物制品、肉食。不要买渔猎、捕鸟的器具,拒绝杀生。不要玩杀人游戏,杀人游戏与实际杀人果报基本相同;不要看色情文章,万恶淫为首,邪淫是轮回和灾祸的根本。因果报应,如影随形。切记!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为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为不孝!
找不到好中医?不如自己学中医!
本号菜单中, 有完整的入门系列, 视频系列. 欢迎大家学习.
学习古中医, 伤寒论经方传承
厚德载物!草木金石仅除身病,正己培德方祛心魔!
祈愿: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人无病厄,富贵康宁;长寿好德,善始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