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紫石英号事件让英国甚至全世界彻底明白 东方睡师早已苏醒 向伟人致敬

厂长爱篮球
厂长爱篮球
2023-05-25 09:16:52

1949年4月20日,百万解放军奔赴长江北岸,准备发动渡江战役。突然,平静的江面上传来一个令所有人震惊的消息,解放军和英国军舰打起来了,此时,紫石英号事件也就此展开。紫石英号事件究竟是怎么回事?对于这一事件,毛主席又是如何应对的呢?

1949年4月下旬,长江江面方向突然传来一阵猛烈的炮声,当时的国民党军队以为是美军在阻挠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没想到跟解放军对战的竟是英国的一艘军舰,更令他们感到惊奇的是,这艘英国军舰竟被打得搁浅了。看着冒着黑烟的英国军舰,国民党士兵在震惊之余,心中也狠狠地舒了一口长气。另一方面,他们也对即将发生的战役更加没底。原来当时解放军各部在紧急的进行战斗准备,岸边已经架起了长炮,江面也进行了封锁。一艘不速之客在没有任何通知的情况下,突然闯入我军渡江区域,这艘军舰就是紫石英号。在战争前夕,解放军军队已经对长江航线上所有的外国舰队发出最后通牒,希望他们能够紧急撤离,并声明,但凡外国军舰进入我军防区且无视我军警告的,我军将随时开火进行炮击。但英国海军远东舰队副司令亚历山大梅登中将,派紫石英号赶往南京去接替停泊在长江南岸的伴侣号驱逐舰,他自认为解放军不敢跟英国军舰发生冲突。在紫石英号进入作战区域后,我军屡次发出警告信号,但这艘军舰对警告视若无睹,依然在渡江区慢悠悠的前行。直到我军开炮时。紫石英号仿佛才知道解放军的存在,将炮口对准了解放军所在的长江北岸,双方随后便发生了激烈的炮战。三分钟的炮火激战后,紫石英号身中30余发炮弹,舰身多处破损,舰长身亡,副舰长重伤。紫石英号操纵失灵,在长江附近浅水区搁浅,军舰上的英国士兵也举起了白旗。

期间,英国派出了伴侣号,试图将紫石英号解救出来。双方又一次发动炮火激战,最终伴侣号舰长受伤,伴侣号落荒而逃,救援跑了,紫石英号更加不敢轻举妄动。20日晚上六点,解放军开始了渡江战役。趁无人注意,紫石英号抓紧抛下所有杂物来减轻船体重量,依靠涨潮的间隙,迅速从浅水滩里挣脱出来,驶出三千米后便停在了原地。得知紫石英号挣脱,副司令梅登中将在没有跟解放军方面沟通的情况下,接连派出了黑天鹅号和伦敦号往长江河段开去,随后两艘军舰直奔解放军渡江战役主力军所在地,这很难不让人怀疑其目的。但解放军并没有直接进行攻击,再次发出了多次警告,并由炮兵六团一营三连接研发出三发黄色信号弹进行最后警告,但这两艘军舰仍然不顾警告,并加快了速度,直冲冲的在渡江区行驶。伦敦号甚至调动了水兵,将炮口对准了解放军所在的北岸,黑洞洞的巨型炮口,气势汹汹。英国无视解放军的警告,以极其挑衅的高姿态在中国内河游荡,甚至将炮口对准解放军。在这种情况下,一场冲突必然不可避免,新一轮的炮战又开始了。这场炮战,梅登祈祷的奇迹并没有发生。他们又输了,输得损失惨重,伦敦号与黑天鹅号船舰严重受损,阵亡15人,受伤20人。

直到这时,这位梅登中将才恍然大悟,解放军不会因为他们是英军舰就会感到害怕,他们的叫嚣和挑衅只会引起解放军的迎头痛击。解放军警告在前,英国挑衅在后。可以说,这是一场意料之外但又是必然发生的冲突。当这一消息传到西方国家,各个报社紧急召集编辑、印刷工,连夜加班加点修改报纸的头条。第二天,中国击败英国最先进军舰的消息就传遍了大街小巷,很多西方人感到怀疑。毛主席亲自为新华社起草近千字的抗议英舰暴行社论,指责英国帝国主义干涉中国内政,挑衅我国,并向我方进行炮火攻击,英方必须承担全部责任。国际一片哗然。中国不但打败了英国,还要求英国赔偿。英国在国际舆论上站不住脚,很多人质疑为什么在战前不听警告,不及时撤侨?为什么要引起冲突,造成不必要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英国有什么权利在中国内和航行?为了挽回尊严与形象,时任英国首相艾德里发表声明称英舰在长江行驶合理合法。丘吉尔也站了出来,言辞激烈的表示,他们必须立刻派航空母舰去中国对解放军进行武力报复。当时丘吉尔争竞选英国首相失败,如果想重回首相宝座,他必须要有所建树。此次冲突就是丘吉尔梦寐以求的机会,打击中国解放军就是他重回首相宝座的跳板。他迫不及待地跳出来发表这样的言论,意欲挑起战争,满足自己的私欲。毛主席也一眼就看出了丘吉尔的真实目的。针对丘吉尔的言论。毛主席亲自撰写了一封斥责战争贩子丘吉尔的狂妄声明电讯稿,并用五个字霸气回应,你报复什么?

同时,毛主席还提出,英国政府需要对此次冲突进行道歉和赔偿。除去指责丘吉尔的言论外,毛主席在这封电讯稿中也回应了艾德里的言论。毛主席表示,中国的长江、中国的领土主权绝不允许外国政府来侵犯,英国根本无权肆意开动军舰进入中国长江,并着重指出,英、法、美等国家在中国的军舰、军队、军用飞机等各种武装力量必须迅速撤离中国的领土、领海、领空、领水。在这样的强硬声明下,英国政府及丘吉尔不敢对中国真的实施武力报复,决定以外交的方式和平解决紫石英号事件。但就是和平谈判,英国还闹出了不少冲突。一开始。英国就端着日不落帝国的架子,用过失、误会这样的字眼来掩饰他们入侵中国领土的行为,绝口不提英方军舰忽视我国解放军警告的行为,试图转化此次事件的性质。大事化小这种说法我军必然不能接受。当时,时任第八军团政委的袁仲贤坚持要加入擅自入侵罪行这些关键词汇,双方不可避免发生了争执。就在此时,英方接到有关紫石英号的信息,信息中显示,紫石英号的物资将要消耗殆尽,不能继续满足剩余人员的生活需要。一方面是我国的寸步不让,另一方面是船员的生活保障。英国政府备受压力,没办法,只能继续找中国进行谈判。但即便如此,英方依旧不愿意改掉不过失,不慎进入这种词。

最终,中英双方各退一步。中方从人道主义出发提出条件,船员可以购买当地的物资以及燃料,并进行伤口处理及治疗,但紫石英号要保证不能在移动位置。英方答应了这一条件,表示紫石英号在谈判结束前绝对不会移动位置。但不久后,英国就出尔反尔了,7月25日,歌利亚号台风来了,台风从东南沿海登陆并盘踞了五天,这期间长江水位暴涨,也就是在三十日这天晚上,趁着深夜江面的能见度较低,紫石英号利用客船江陵解放号为掩护,趁水长期间逃窜。解放军也发现了紫石英号的逃离,便立即予以炮声警告。可由于当时江陵解放号的灯光等照明设备被关掉,且紫石英号紧贴着江陵解放号向前行驶,紫石英号则趁机放烟雾加速前行。最终,带着一身伤疯狂逃离的紫石英号与前来接应的英国船舰和谐号汇合。回到了香港,这艘船也被英方当成了英雄船。然而在中国人的眼中,这就是一艘抱头鼠窜的鼠舰。不过,此鹰号逃窜的这么顺利也是一个谜。渡江战役后,长江中下游被解放军重兵封锁,设置了重重关卡。紫石英号是怎么躲过了长江后半段的照明设备以及大口径火炮的?为什么沿途没有一个解放军队对其进行炮火拦截?一直到八年后,也就是1957年11月8日,毛主席在参加莫斯科庆祝动时,才与英国共产党领导人交了底。与其说是紫石英号跑了,实际上是我方将它放走的,甚至当时紫石英号燃料不足,还是我方送的油。至此,外国的军舰在中国内河肆意行驶的日子已然过去,英国等列强在中国长达100多年的炮舰外交。伴着长江畔的一声炮响,成为了过去。

如果说,紫石英号事件是在向全世界宣告中国领土神圣不可侵犯,那么中国与英国的又一次交锋,则是让全世界不得不正视新中国。这是一场新中国的立国之战。让我们把时间回拨到73年前的朝鲜战争。朝鲜战争本是南韩和北朝鲜的家事,美国却为了自己在朝鲜半岛的利益,组建联合国军,公然插手。作为美国忠实的跟随者,英国也派去了自己三支王牌部队,其中就有格洛斯特营。但就是这支王牌军队在临津江战役中被志愿军围歼,甚至刘光子一个人就俘虏了63个英国士兵。在后续的几场战斗中,与志愿军交手的英国士兵阵亡率达到了90%。在他们眼中,永远不知道志愿军战士会突然从哪一片雪地下面冲出来,也不知道志愿军什么时候绕到了自己的后方,不知道什么时候,中国的冲锋号就响起来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子弹就击中了自己的脑袋。在这种高压心理下,这支精英部队里的士兵只要听到志愿军的冲锋号,就开始浑身颤抖,丢下武器逃走。越来越多的英国士兵开始破罐破摔,他们开始酗酒,拒绝上战场,甚至直接将阵地让给志愿军,不战而弃。据统计,朝鲜战争爆发以来,送到日本进行重症精神疾病治疗的英国士兵达到了554人。不管是紫石英号事件,还是之后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的浴血奋战,无数先辈用鲜血和生命让英国甚至全世界彻底明白,东方睡师早已苏醒。100年前,英国可以用大炮逼清政府签下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但在100年后,中国人民解放军也用大炮结束了这段屈辱史。

毛主席用一封声明,让新中国站了起来,无数的先辈用热血让新中国得以雪耻,新中国的光明道路是用无数仁人志士革命热血扑救的。正是这一个个鲜红的革命生命在不断燃烧,东方巨龙才得以涅盘重生,腾飞于世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