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正说三国名将:五子良将张辽的故乡在哪里

灿烂海滩
灿烂海滩
2022-02-21 15:24:20
正说三国名将:五子良将张辽的故乡在哪里

张辽,字文远,生于汉灵帝建宁二年(公元169年),卒于曹魏黄初三年(公元222年),是汉末三国时期名将,著名的“五子良将”之首,战绩彪炳,最为著名的战例有两个,一是献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随曹操北征乌桓期间斩杀乌桓单于蹋顿,二是献帝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以八百壮士大败孙权十万大军。从今天开始,笔者将对张辽的生平事迹做一个系列介绍。本文要谈的是第一个问题:张辽的故乡在哪里?

​有关张辽故乡的记载,在《三国志·张辽传》中有着明确的介绍。该书载:“(张辽)雁门马邑人也。”那么,雁门马邑又是如今的哪个地方呢?

首先来说说雁门。史料中提到的雁门,指的是雁门郡,是古代地理名词。该郡始置于战国时期,由赵国君主赵武灵王所置。秦始皇统一六国时,雁门郡的辖县仅有三个。到了西汉,雁门郡的辖县逐渐增加。《汉书·地理志》载:西汉初年,雁门郡辖县已达到十四个,户七万三千一百三十八,人口二十九万三千四百五十四。在这十四个县当中,就有马邑县。

​由于地处边陲,雁门郡长期受到匈奴袭扰,战事不断,汉代名将卫青、李广都曾在该地与匈奴爆发激战。受常年战事影响,当地民众也变得彪悍异常,崇尚武力。不过,随着汉武帝击败匈奴,雁门郡局势终于得以稳定。

​雁门郡形势的再度恶化,始于东汉光武帝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由于外族袭扰,东汉帝国被迫放弃将雁门、代郡、上谷三郡百姓内迁至常山关、居庸关以东地区,雁门郡也因此被放弃。直到建武二十六年(公元50年),东汉帝国才收复了雁门郡。不过,已内迁的雁门郡百姓心有余悸,仅有少部分民众回到故土。因此,东汉时期的雁门郡所辖十四县中,大部分县变得荒芜,马邑县成为雁门郡仅有的几个有人居住的县。

​作为雁门郡中最为出名的县,马邑历史悠久。马邑的得名最早见于秦朝。这里不仅发生过著名的“马邑之谋”,同时还留下了李广、韩安国、公孙贺等西汉名将的足迹。马邑这一地名也从秦朝一直持续到民国。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马邑并入朔县。至此,在历史上维持了两千多年的马邑这一地名不复存在。

​从地理沿革的情况来看,马邑即为如今的陕西省朔州市。有趣的是,为了纪念张辽这位朔州市籍的历史名人,该市主干道被命名为张辽路。这里附带说一句,除了张辽以外,西汉女诗人班婕妤、唐朝名将尉迟恭、后唐皇帝李存勖、明朝宰相王家屏均为朔州籍历史名人。

参考书籍:《史记》《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