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1999年中国大使馆被炸后,江泽民内部讲话:中国人一定要卧薪尝胆

地缘历史档案馆
地缘历史档案馆
2023-02-02 09:13:58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99年5月7日晚,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

自3月24日起,北约对南联盟的轰炸已经持续了四十多日。

使馆里的同志们在空袭的最开始,心中都笼罩着恐惧,躲在大使馆的地下室里避难。

而城内,遭遇接连轰炸后,基本已是一片废墟,但南斯拉夫当局在这样的困境下仍坚决不向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低头。

此番形势下,北约自然也不会停止轰炸,使馆中的大家都疲乏不堪,渐渐离开地下室,到楼上的房间中休息。

当天晚上八点,防空警报一如往常一般响了起来,极其刺耳尖锐的声音已经不能让使馆同志们像最初那样惊惧。

使馆的地下室被改成俱乐部的餐厅里,大家基本都聚集在这里消磨时间——这也是自断电后,使馆发电机唯一能够集中供电的地方。

时针指向十一点半,大使潘占林决定让同志们回房间睡觉,开始吩咐关灯。

中途几位同志请求当晚多供会儿电——隔天就是周六,大家总想多放松放松。

潘占林仔细想了想,还是决定关掉发电机,让大家早点休息才好养精蓄锐。

他不知道的是,正是这个决定,拯救了使馆一批同志的性命。

潘占林

发电机关闭后,《人民日报》的驻站总记者吕岩松与夫人相携回到楼上房间,可不久后先是一阵巨响、再是掉落的砖块、坍塌的房顶、刺目的白光……

吕岩松意识到,使馆被炸了。

一片狼藉的大使馆,再看不出是原先那座白色花岗岩的五层漂亮建筑,烈火在燃烧,大使馆也彻底成了一片废墟。

这个夜晚,二十多人受伤,其中的三名同志壮烈牺牲!

北约为何要将枪口对准南斯拉夫?又为何要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此时,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人,会做出怎样的应对?

江泽民同志

阴云与炮火下的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指的是南部斯拉夫人国家,他们自东欧向南迁徙到巴尔干半岛,在这里生活了世世代代,而建立属于南斯拉夫人的统一国家,一直是他们的期盼。

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位于巴尔干半岛的中北部,而巴尔干半岛,一直是名副其实的“欧洲火药桶”。

发生在1914年的萨拉热窝事件,点燃了这个火药桶,更是成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许多重要战役都在这里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除保持中立的土耳其,各国基本都加入了战争。

萨拉热窝事件

经过二战后的短暂平静,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巴尔干又重新陷入了战争,长达四年之久的波黑战争就由此而来。

而让南联盟与北约枪炮相向的是科索沃问题,也是历史遗留问题。

自古以来,巴尔干半岛就有多民族混居的情况,不同的宗教文化和习俗,让不同民族之间的敌对情绪一直蔓延。

科索沃本是塞尔维亚的一部分,但自1389年被奥斯曼土耳其占领后,连续近五百年为其统治。

科索沃对塞尔维亚人来说,意义极为重大,是他们曾经的政治中心,是他们心中的“圣城”。

1912年,塞尔维亚重新拥抱科索沃,并与克罗地亚等国合并成为第一南斯拉夫。

塞尔维亚一景

二战结束后,塞尔维亚再次带领科索沃加入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

然而在科索沃,九成的民众都是阿尔巴尼亚人,一些极端的民族主义者,想要将科索沃分离出去的企图从未停止,这也成了上世纪末南联盟战火纷飞的直接原因。

然而,这场战争的背后,还有着躲在幕后的推手——美国。

作为亚非欧三大洲的交通要塞,科索沃是美国一直想要收入囊中的。

俄罗斯自黑海通往地中海的石油通道从这里经过,盛产石油的海湾国家与北非国家也与这里近在咫尺。

总之,尽管科索沃本身石油资源匮乏,美国掌握科索沃后,想要控制全球的石油市场也就并非难事了。

图源网络

美国在里海地区掌握着石油的主导权,再得以控制科索沃,那么必定挤压俄罗斯石油的生存空间。

除此之外,南联盟是共产主义国家,由共产党执政,并不买资本主义阵营的帐,再加上其与俄罗斯的关系极为密切,自然也就成了美国欲处之而后快的对象。

并且,对南联盟发起战争,美国早有预谋。

北约军事联盟一直是美国想要称霸世界的称手武器,而领导北约轰炸南联盟,美国正有试水的意思。

根本来说,美国为的就是进一步将美帝霸权主义推向全球。

1999年3月23日,北约理事会会议上,美国特使宣称对南联盟的外交努力失败。

3月24日,北约开始对南联盟发动空袭。

图源网络

血的见证

自南斯拉夫的危机爆发后,中国也作出了相应的努力。

早在1999年3月21日,中国外交部就阐明了立场,希望双方能够通过谈判解决问题,支持南斯拉夫的主权与领土完整,并反对不经过联合国的任何军事行动。

此后在多个场合,中方多次重复声明这一立场。

在24日轰炸开始后,中国外交部副部长杨洁篪会见了美、南双方的大使。

自3月24至28日,江泽民主席在对意大利、瑞士、奥地利的国事访问中,都表达了对南联盟被轰炸的深切忧虑。

江泽民同志

1999年3月29日,江泽民主席分别致信给美南两国领导人,强烈反对北约对一个军事上仅处于三流的弱主权国家,进行不人道的轰炸,并要求北约立即停止军事行动。

同样是这一天,我国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召见了美国商务部部长,他认为,北约若不停止军事进攻、不回到政治谈判的轨道,带来的将是严重的历史后果。

然而,美国和北约的暴行并未停止,还投下两万多枚炸弹、导弹,造成了南斯拉夫三十万人流离失所。

而接下来,美国丧心病狂地将导弹对准了中国!

大使潘占林在让同志们回去休息后,也打着手电筒离开,回大使官邸休息。

他坐在房间里,却并没有急着睡觉,而是决定在烛光下看会儿书。

轰鸣声响起时,他只见到房顶的天花板坠下,玻璃震碎飞得到处都是。

这时他意识到,是空袭来了,但他想的是,导弹应该是冲着大使馆隔壁的南斯拉夫电力设计院。

当他从水泥钢筋的缝隙中好不容易脱身时,他看到了掩映着烈火的大使馆。

潘占林看着眼前的景象,先是蒙了,再就是自心底燃起的滔天怒火——美国怎么敢!怎们敢炸中国的大使馆!

那一刻,全身的血液都冲到了潘占林的头顶,他赶到大使馆楼下,望着楼上还没逃出的同志,拼命地喊:“冷静!大家冷静!”

右二:潘占林

他害怕有同志慌张地直接从楼上跳下,可看到他,大家都觉得有了主心骨。

救护车赶来了,受伤的同志陆续被拉走。

这边受伤的同志还在转移,另一边就又有一颗导弹从人们的头顶呼啸而过,落在了距离大使馆几百米远的一个旅馆。

北约后来狡辩,说那栋旅馆中有藏匿的南联盟军人,真的十分可笑。

这次的浩劫中,有三名同志不幸罹难。新华社记者邵云环被找到时,已经没了呼吸,一只手也已经炸断;

《光明日报》记者许杏虎,他的遗体在凌晨时分才被找得到;

许杏虎的夫人朱颖,年仅28岁,她被发现时,是从二楼直接被导弹轰到了地下室。

轰炸机投下的第一颗导弹正是直直冲着地下室去的,若不是潘占林当时关了发电机,疏散了聚在俱乐部的二十多位同志,后果不堪设想!

1999年5月9日,在南斯拉夫陆军医院的太平间里,朱福来趴在女儿朱颖和女婿许杏虎的遗体上痛哭流涕。

他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自己的两个孩子竟以这样惨烈的方式离开了他。

之后,他来到了塞尔维亚的百货超市,朱颖和许杏虎牺牲时,身上穿的是睡衣,他要买两套得体的衣服,送孩子干干净净地上路。

中国人的“拍案而起”

惨剧发生的当天,慌乱逃出的人们并没有通讯工具,只有《人民日报》记者吕岩松逃出来时拿了手机。

他打电话给《环球时报》主编,再辗转接通了外交部的电话,又将电话交给了大使潘占林。

潘占林接过电话,电话里,领导不断地告诉他:“你要稳住情绪、一定要稳住情绪,你稳住了其他同志才能稳住……”

5月9日凌晨,一支由外交部领导组成的专门小组,登上了前往南斯拉夫的飞机。

5月12日上午,时任副主席的胡锦涛同志,亲自前往机场迎接回家的遇难烈士与伤员。

下午,以国家主席江泽民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人均出席烈士追悼会,表达了深切哀悼。

吕岩松

这一浩劫,举国悲痛,江泽民同志更是在后来的会议中强调:“我们要卧薪尝胆,只有实力上去了,才能立于不败、才能不受欺负!”

作为罪魁祸首的美国,却在空袭后的声明中狡辩道:“北约的军事行动,专业水平是前所未有的,我们对无意间造成的贫民损失感到遗憾。”

他们嚣张地说,这是“失误”,是“不可避免的”,甚至在声明中声称“我们会继续加强对南联盟的空袭行动”。

对于美国给出的所谓“地图、数据库未更新”的说法更是荒谬,美方所声称的原攻击目标,距离大使馆足有一公里的距离!

江泽民同志

而美国的导弹误差绝不会在十米以上,更何况是轰炸大使馆的几颗战斧高精度导弹!

轰炸中的第一颗导弹,从大使馆顶层直插入地下室、第二颗和第三颗也是从不同方向精准地射入大使馆。

根据经历过数次美国空袭的资深专家判断,三枚且以上的导弹击中同一目标,就足以表明该目标是美军的打击对象。

一切证据都充分表明,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遭遇空袭的背后,就是美国的蓄意筹谋!

而美国的行为,无疑引来了中国政府的怒火。

图源网络

国家副主席胡锦涛同志很快发表电视演讲,对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提出严正抗议,中国外交部也迅速约见美驻华大使。

江泽民同志也在10日,严正谴责美国侵犯中国主权,并在当天与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的通话中表达了中方的愤怒。

中国政府在各种场合都不畏强权坚持抗议,也很快让世界各国看到了属于中国的态度,和美帝的丑恶面孔。

南斯拉夫外长谴责美国“将炮火又对准了另一个主权国家”。

俄罗斯外长直接推迟了原定于5月8日的访英计划,俄罗斯总理叶利钦也公开谴责北约暴行,并于11日派遣特使访华。

紧接着,日本、柬埔寨、越南、泰国、巴基斯坦等等国家陆续谴责美国所谓的“人权”。

江泽民同志

作为北约成员之一的英国,国内报刊更是涌现出,大批谴责美国和北约战争罪行的文章,英媒奉劝自己的国家不要再“助纣为虐”。

惨剧发生后,中国人民的愤怒更是被直接点燃。

5月8日事发后,消息一传出,南斯拉夫的中国人马上就爆发了游行抗议。

这场抗议中,许许多多的南斯拉夫人都加入了中国人的队伍,他们有的与中国人一同怒吼,有的鸣笛以示支持。

北京各大高校的同学们纷纷走上街,举行抗议游行示威。

他们的胸前戴着白花,手上高举横幅,高喊着从美国驻华大使馆前走过,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同学们身穿白色上衣,高举邵云环、许杏虎的黑白照片,喊着“还我校友”的口号。

天津轻工学院也为从学校走出的女孩——朱颖设起了灵堂。

哈尔滨、长春、重庆、广州等等城市的大学生和职工都走上了街头,来自全国各地的无数封抗议信被寄给美国大使馆、美国总统……

香港、澳门、台湾同胞也都举行了游行示威活动,香港“黑客”直接攻破了美国政府网站。

除此之外,我国还掀起了“抵制美货”的热潮。

先是上海多家影院取消即将上映的美国电影,接着南京的麦当劳、肯德基由于学生群体的示威游行被迫停业。

但在这样的行动中,中国的群众保持了极大克制,停业的快餐店并未受到破坏,只是被学生们贴满了标语。

其中一个标语是一名青年人所写:“美国,我终于看清了你!”

在当时的年代,大洋彼岸的美国被许许多多的国人当作想象中的“天堂”,无数人渴望去美国留学,渴望获得美国绿卡……

可“战争贩子”掩饰得再好,也改变不了内心丑恶的事实。

由于种种原因,我国无法直接与美国开战,但在后续处理上,相关领导在江泽民同志的带领下,对美方该有的道歉和赔偿寸步不让。

经过两个多月的谈判,美国将赔偿遇难者家属及在战争中受伤的人员共450万美元;

又经过4个月多的谈判,美方同意补偿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的相应损失,但这些远远不够,更无法弥补中国人心中的伤痛。

弱国无外交,我们要自省、要卧薪尝胆、更要化悲愤为力量,中国在崛起,悲剧也不绝不会再次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