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一聊赤仄五铢,赤仄五铢也是汉武铢的一种,它是汉武帝在元鼎二年,就是公元前的115年,当时汉武帝在开国初期曾经允许郡主国铸钱,叫郡国五铢,因为郡国五铢曾经出了一些问题,后来又铸了三官五铢,三官五铢铸造的时间比较长一些,在郡国五铢和三官五铢中间,又铸了一种赤仄五铢。
一枚赤仄五铢可以抵郡国五铢五枚,就是一比五的比例,赤仄五铢主要是用于交税赋,日常的市场流通它是不参与的,赤仄五铢是为了解决郡国五铢货币质量比较差,不统一而铸造的,赤仄五铢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钱体比较厚重,因为它可以兑换五枚郡国五铢,工艺比较精整,比较漂亮,铜的颜色泛红,一枚大概在四克左右,直径在25.3到25.7毫米,面穿口的郭比较细,背穿的郭比较宽,它面背穿口的郭不一样宽,另外外郭比较厚,比较宽一些有两毫米左右,钱文清晰文字非常的规整。
第三个特点就是五字中间交叉的两笔,是比较趋缓的,不是笔直的交叉啊,有的五铢钱是比较直的,铢字的金字旁的金字里面有四个小短竖,比较干净没有粘连,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五字上下两横会略出一点头。
到了汉武帝的元鼎四年,也就是公元前的113年,因为赤仄五铢一比五不便于使用,老百姓不愿意兑换就废除了赤仄五铢,开始铸造三官五铢,一直延延续了很久,赤仄五铢只使用了两年左右,废除并不是说把它销毁了,而是把一比五的比例调整成了一比一,实际上是废除了它的兑换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