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香港电影的黄金年代,九大电影公司谁才是你心目中最喜欢的?

晓米心
晓米心
2022-07-06 15:56:30

香港素有东方好莱坞的叫法,但是他却不像美国那样,拥有一个完备的摄影进度。按部就班,他却更倾向于自由发挥。

这样不仅不会局限于自己,更加让电影有了导演的风格魅力。

香港电影的萌芽源自一部电影,本·杰明布拉斯基来港拍片,1909年,一个美国商人,宾杰门·布拉斯基在上海开设了一家亚细亚影戏公司,这部双导演的电影由梁少波和黎北海导演。到2009年算一个周期足足有一百年,时至今日已有113年的历史。

照片中的小眼神有没有无间道既视感。

偷烧鸭剧照

我们知道香港电影的巨星人物如,李小龙、成龙、周润发、周星驰、梁朝伟、四大天王等等。

四大天王

但是这些天王巨星的背后当然少不了电影公司的功劳。

香港电影有百多年历史,但是在影坛上诞生的电影公司何止上千家,电影业蓬勃发展的时候,他们百花齐放,各领风骚,有些已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有些已然找到下家更名,有的发展至今。

因为这些电影公司的出现才促就了香港电影的黄金年代,也培养出了大批的巨星。

接下来我们就按照时间顺序来看一下那些我们熟悉而又陌生的电影公司。

在上世纪10年代,我们陆续出现了民新、联华、商务印书馆影戏部。电影公司这些我们似乎听都没有听说过一般。只因离我们比较遥远一点罢了。

第一名:邵氏电影公司

真正令我们熟知的就当属于1958年成立的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

邵逸夫与邵仁枚成立“邵氏电影公司”,在香港制作电影,邵逸夫任总裁。那SB的图标加上一句经典广告词,邵氏出品必属精品。

1961年,位于九龙清水湾的邵氏影城于12月6日正式启用。

在同期成立的电影公司里,邵氏成为了一个香港影坛无可撼动的霸主地位。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人有旦夕祸福,1964年邵氏最强劲的对手国际电影懋业有限公司,在参加台湾省电影节的归程的时候,机上成员全部遇难。包括董事长陆运涛,然而后来总经理俞普庆病逝,公司1971年不得不关闭。

借着这个机会,邵氏也强势崛起。

邵老板主攻华语片,又同时广纳贤才,李翰祥、张彻、邹文怀等一众大佬都是出自当时的邵氏。

邵氏最鼎盛时期的阵容

李翰祥可是说是当之无愧的大导演,各种类型片在他手上都能如鱼得水,李翰祥的古装片美伦美焕。风月片更是风情万种。

特别喜欢他拍的《大军阀》,提携主持电视综艺节目的许冠文主演,本片夺得了当时的票房亚军。

这部片子就像是打通了冷面笑匠的任督二脉,令未来的他大放异彩。

张彻,门下弟子众多,是第一个百万票房的导演。他导演的武侠片放在当时那可是相当有水平的。拍摄的《独臂刀》更是捧红了王羽,《五毒》更加强劲,成为最佳悬疑片,放到现在那也是相当有看点。

邹文怀,在他还未自立门户的时候在邵氏任制片部的副总经理,虽然头衔上听着挺响亮但是他的实权并不是很大。

邹文怀的才干和能力是有的,但在邵逸夫的心里,他始终是一个外人,根本就对他不放心。

后来他的宠妃方逸华女士接管了邵氏采购部,与邵氏的一干老臣有了摩擦

他这种小肚鸡肠的心态,让他错失了许多的忠臣良将,也错过了许多的巨星。

大导演张彻曾经一针见血地评价邵逸夫的用人方针:“头等人才,三等职务,特等权力。”

从70 年代开始,电视等娱乐媒体开始产生影响,观众的眼光越来越挑剔,再加上嘉禾的迅速崛起,邵氏逐渐式微。1987年 5 月,邵氏宣布停止生产电影。

邵氏发行的影片超过1000部,占据着当时电影业的半壁江山,创造了武侠片的辉煌。其拍摄的影片也成为了一代人的记忆。

第二名:嘉禾电影公司

嘉禾(嘉禾娱乐事业有限公司)嘉禾公司于1970年由邹文怀先生、何冠昌先生和梁风先生共同创建而成。

其实,如果能有个好的职位归宿,谁愿意冒险创业呢,也正因为如此,就这样成就了嘉禾,也让我们能够看到那么多精彩且经典的影片。

邹文怀是新闻系的高材生,他头脑灵活,且更善于社交。起初他投奔邵氏想要有一个美好的前程,他还从当时的对手公司国泰挖来了岳枫、严峻、李丽华等影视演员来。

为了邵氏兢兢业业13年之久。

邵氏的武侠片江湖至少有一半的功劳属于邹文怀。但是在宠妃和老臣大战中,最终邹文怀在好友张彻的背信下,出走邵氏。

当时他带走了何冠昌和梁风,三人一同靠着200万的资金买下国泰旧址成立嘉禾集团。

那一年,嘉禾拍出了《天龙八将》、《侠义双雄》、《刀不留人》和《鬼怒川》,四部武侠片。

因为这是他的拿手好戏,但是票房反应平平,却不见有任何波澜,他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

但是这并不是他的原因,是因为他这个伯乐还没有碰到千里马,所以不能驰骋。

1971年李小龙返港,最先走到邵氏,出了10000美金的价码来拍戏,吝啬的邵逸夫当然不肯给。因为当时香港最高的片酬不过1万港元。

邹文怀慧眼识珠,看到了李小龙的巨星潜质,以1.5万美元签到了《唐山大师兄》和《精武门》两部电影。

票房纪录被打破是理所应当的,就算是李小龙的电影放到现在也是很有嚼头。

不过1973年,李小龙猝然离世,这也令嘉禾陷入了危机。

紧接着,就是和邵逸夫谈不拢的搞笑巨匠许冠文登场了。嘉禾为了拉拢人才,不仅相助于他们成立许氏电影公司,还让他们自由发挥独立掌镜,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他才华的潜质。

这也许就是想让自己当年的心酸得到释放吧。

随后紧接着就是成龙的动作喜剧片登场,嘉禾出品的成龙经典作品数不胜数,当年成龙凭借着《醉拳》出位,当时的夺龙大战更是轰动全港。

能拿下成龙自然少不了一个人的功劳,就是后来成龙的干爹何冠昌。

左图何冠昌右图邹文怀

何冠昌才能兼备,人脉关系广博。成龙的好多作品都是他的出品人和制片人。

洪金宝是在李小龙以后接手的那些龙虎武师成立洪家班,在嘉禾展露头角,让自己的潜力得以最大的发挥。

嘉禾电影融资制作的电影超过了600部,如李小龙的《唐山大兄》、《猛龙过江》、《精武门》,成龙的《警察故事》、《红番区》和《特务迷城》等。

嘉禾亦是最早打入好莱坞的亚洲制片公司,80年代成龙与好莱坞明星合作的《炮弹飞车》和90年代出品的《忍者龟》均创下了美国当年独立影片票房的最高纪录。

帮助成龙组建威禾,没有嘉禾就没有成龙的今天。

2007年底老板邹文怀决心隐退,所以才把股份卖给了内地的橙天娱乐。现在我们看到嘉禾的电影都更名为橙天嘉禾。

第三:新艺城影业有限公司

新艺城影业有限公司(Cinema City Co.Ltd.)香港制片机构﹐由麦嘉、黄百鸣、石天创办于1980年9月,它隶属于金公主娱乐有限公司,由一个地产财团“九龙建业”支持。

黄百鸣是香港人,1967年,以编剧身份进入香港演艺圈,编剧《搭错车》、《最佳拍档》、《何必有我》和《阿郎的故事》四部作品。他不仅能编能导还能演。是一个全能型的人才。

石天,则是出生于天津,三岁的时候到香港。他于1968年进入邵氏兄弟的南国实验剧团6期受训,后来主演电影《青春恋》,23岁就能指导电影 。

麦嘉,原名麦嘉尚,1944年2月29日生于中国广东省台山。香港演员、导演、编剧、电影制作人。1976年,麦嘉首次以导演身份执导了动作片《一条光棍走天涯》。也是一个多才多艺之人。

当年“新艺城”之所以能迅速崛起,集体创作、集思广益居功至伟,由麦嘉、石天、黄百鸣、徐克、施南生、曾志伟、泰迪罗宾组成的七人创作小组。

他们出品的电影有《最佳拍档系列》,该片年度票房达到2600多万,是第一部冲破2000万大关的电影。

鼎盛时期的新艺城惹得嘉禾与对头邵氏联合起来打压。新艺城之所以能够独霸香江是因为当时他们集结了一大票的电影中的鬼才导演、编剧,由麦嘉、石天、黄百鸣、徐克、施南生、曾志伟、泰迪罗宾组成的七人创作小组。

随便拎出来一个那都是圈内的精英。

但是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一对优秀的人在一起,注定难以长久地走下去,最后因为各抒己见,加上金钱上的分配不均,导致分手。

新艺城的解体,主要是经济利益分配和创作理念分歧这双重原因的结果。1990年,新艺城终于歇业。公司的最后一部电影《蛮荒的童话》于1991 年公映。

第四:嘉宝、德宝、宝祥、宝禾电影有限公司

看到了上面的四个电影公司名字,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带一个宝字,因为公司的老板的名字带一个字,就是香港娱圈大名鼎鼎的:洪金宝

嘉宝影业是洪金宝1977年转型做导演的时候成立的第一家电影公司。当时的三大股东分别是麦嘉、刘家荣和洪金宝。

嘉宝影业出品过《老虎田鸡》、《单刀搏命枪》、《咸鱼翻生》等诸多经典影片。

1980年,洪金宝接到了嘉禾的橄榄枝,投入嘉禾,麦嘉则被金公主挖去,公司宣布结业。

宝禾影业,是嘉禾老板邹文怀在招揽洪金宝后,答应帮他组建影业公司《宝禾影业》,洪金宝广招贤才,成立洪家班。

出品的第一部电影就是开创香港灵幻功夫片的《鬼打鬼》经典电影,当年的英叔在里面也不过只是一个跑龙套的官差。

随后跟着出品了《人吓鬼》、《神勇双响炮》等电影。

1985年,洪金宝迎来了人生的高光时刻。

这一年,“宝禾影业”推出的《福星高照》、《夏日福星》、《僵尸先生》、《龙的心》,全部打入了年度港片票房排行榜的前五位。

电影不仅票房出众,也捧红了一代僵尸道长,林正英。也因此片找到了自己的戏路。成为炙手可热的演员之一。

虽然洪金宝的作品大都是动作片,他想拍一些文艺片,但是大股东嘉禾百般阻挠。

在1984年的时候就和好友岑建勋成立了德宝公司

德宝影业的另外一名大股东就是香港富商潘迪生。洪金宝一手拖两头,不仅为嘉禾拍摄动作片,也可以拍自己喜欢的文艺片。

《等待黎明》这部一举夺得香港金像奖,同时周润发凭借此片得到了香港金马奖影帝,万梓良在片中贡献了非常好的演技。

个人认为万梓良的演技技高一筹。

1988年,德宝和宝禾双双遇冷,主要因为洪金宝拍摄的大规模战争片《东方秃鹰》令嘉禾受损,引起了嘉禾高层的不满。

80年代中后期,灵幻功夫片也走向了没落,进而兴起的是王晶的赌片系列,加上周星驰的这个喜剧之王横空出世。

到了1992年,那一年也是被称为周星驰年,宝禾影业在拍摄完《蝎子战士》后就宣布结业了,一个时代的结束。

德宝公司,在没有多久以后也经历了债务危机,《黑猫2:刺杀叶利钦》,也成为了“德宝电影”宣布结业前的最后一部作品。

我们都有可能被这个时代打败,但传奇终究是传奇。

宝祥影业是洪金宝的独资电影公司,外面没有大股东。

先后出品了《鬼咬鬼》、《誓不忘情》、等作品,最让人熟悉而又陌生的莫过于当时出品的第一部电影《甩牙老虎》。

这部影片虽然比较老,但是自1995年成龙的动作片名头在国际打响了以后,洪金宝为他执导过一部电影《一个好人》就像是《甩牙老虎》的前世今生。

但是在拍摄完《群龙戏凤》时,由于投资过大,所以导致入不敷出。1995年的“宝祥影业”,也推出了结业之作——《冇面俾》。公司宣布结业。

我们的大哥大洪金宝,又重新回到了武指、演员、导演的位子上。虽然那些电影公司并没有成为百年公司,可是为我们贡献出的佳片却成为了我们的童年记忆。

第五位:永盛电影公司

1978年,向氏兄弟决定投资拍电影,随即创立了一家“永胜影业公司”,当时两人年纪尚轻、资历尚浅,对其作品寄托了“永远胜利”的野心。

故在向华胜名中取一为“胜”,由此成为永盛电影公司的前身,正式拉开其电影生涯的。

可是因为自己的经验不够,暂时只能搁浅。

成立于1987年的永盛电影公司,创始人为向华强和弟弟向华胜。原为一般规模之制片公司,因制作《赌神》、《逃学威龙》、《鹿鼎记》等高卖座电影而成为90年代初期最具影响力的电影公司。

永盛电影公司也是兄弟家族企业,他们在90年代可以说是独霸香江,对此向华胜认为“当年自己经验不够,所以找一些比较有知名度的编剧幕后来帮忙。

”不出所料,导演曾志伟、编剧黄炳耀、以及一众主角都交出了满意的答卷,《大小不良》上映后票房超过千万,总算为“永盛”赢得迈步前行的机会。

向华胜遂在圈中招贤纳士。最终永盛签下的首位导演王晶,正是向华胜当时颇为赏识的人物,他们也是互相成就。让王晶发挥了他鬼才导演的能力。

同年王晶再为永盛编导以本片剧情为蓝本的《赌神》更受欢迎,以近3700万港元的收入高全年冠军,令永盛成为继邵氏、嘉禾、新艺城后第四家折桂票房榜首的电影公司!

这部戏也让周润发,有了一个经典的荧幕形象,那种大背头,也不是哪个演员可以随便驾驭的。

最令王晶出风头的当属统治90年代后期的周星驰莫属。

更与跟风《赌神》的《赌圣》一同刷新全港票房纪录,甚至成就赌片包揽全年票房冠亚军的影坛奇观。

这部戏让周星驰一战成名,让他也成为了众人力捧的当红炸子鸡。风头更是盖过了当时的刘德华。

1992年尾,永盛在影坛的“常胜将军”地位已无可撼动,但向华胜此时已不满足于本港市场,遂与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合拍了他进军内地的第一部电影《唐伯虎点秋香》。

1993年电影市道开始不振,向华胜淡出电影圈,把永盛的招牌给哥哥向华强搞“永盛娱乐”。

当时哥哥向华强已经成立了一家名为中国星集团的公司。拥有永盛娱乐制作有限公司及永盛音像企业[香港]有限公司制作的电影及电视剧集的全球独家发行权,及多间独立制作公司的代理发行权。

中国星集团旗下还拥有一家《一百年电影公司》《瘦身男女》、《江湖告急》、《恋上你的床》、《大块头有大智慧》、《忘不了》、《柔道龙虎榜》《神探》等。

从电影名字上看就知道这里有杜琪峰的影子。

第六名:银河映像

自1996年成立,拍摄出二十余部精彩绝伦的电影作品,不但大大开阔了观众的视野,更确定了银河映像独特的影片风格。

公司的创作主力是杜琪峰、韦家辉和游达志。这些都是香港电影界的精英中的精英,可以说他们都是对电影有着独特见解和理解的人。

杜琪峰可以说是银河映像的灵魂,而韦家辉则是这个公司的大脑。1997年韦家辉执导了《一个字头的诞生》,从人物风格,特点不难看出这是一部有野心的作品。

虽然当时的出品方是嘉禾,但这切切实施的是银河映像出品的风格。

随后银河映像出品了一部暗黑色彩又带有悬疑的作品《暗花》,这部电影的色彩格调以及配音都堪称是极品,最让人津津乐道喜欢的作品之一。

杜琪峰表现手法较为扎实,韦家辉思维活跃,游达志的作品更显阴暗沉郁。拍一部电影就像是在讲一个故事,我们看到的不仅仅只是演员的精彩演出,讲好故事才是一个电影的第一要素。

1999年,是杜琪峰在电影创作上走向成熟的一年,银河映像在这一年制作的三部作品:《枪火》《暗战》《再见阿郎》。几乎是部部精品,每一部电影都非常地有看点,从故事到角色再到演员。

《暗战》更是让刘德华拿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影帝,对于当时入行21年的他,无疑是最大的肯定,他卸下了偶像的包袱,观众对他的演技也得到了肯定。

枪火更是被人奉为经典中的经典,故事简洁明快,风格独特,让人物在剧中的形象饱满,虽然大场面并不多,但每一帧画面都值得后辈去学习。

为保证公司的正常运营,进而拍摄自己钟爱的题材。《孤男寡女》《瘦身男女》《钟无艳》等影片,就是不折不扣的商业作品,拍摄这些影片就是为了赚钱,然后才能让《PTU》《龙城岁月》这样的经典作品问世。

但凡自诩为港片迷的,若不知道“银河映像”,简直等于没看过港片。杜琪峰和一班幕后精英为“银河映像”树立起鹤立鸡群的鲜明风格和凌厉影像,成为香港影坛一块屹立不倒的金字招牌,独具气势的领军人物。

杜琪峰调教出来的演员,个个有气质也能独当一面,像任达华、吴镇宇、黄秋生、刘青云,都是相当棒的演员。

就连当时只会唱歌的小任贤齐也是因为杜导的调教才能贡献出那么优质的演技。

2003年罗守耀购入杜琪峰的“银河映像”大量股份成为公司,成为公司主席,并开始尝试投资电影。后又自创“影视点”制作公司,一边做房地产,一边拍自己想拍的电影。

在2022年,杜琪峰与罗守耀之间的矛盾早在去年就已进入白热化,杜琪峰也早已萌生了自立门户的想法。由于他在公司负责的主要是影片的制作程序,在投资方面之前一直与向华强的中国星公司合作,其御用演员刘青云等也都是中国星的签约演员。

他是这个时代的经典,希望杜导能给我们带来更多更好的作品。

第七名:寰亚电影公司

寰亚综艺娱乐集团有限公司总部设于香港,是亚洲最大及最成功的华语电影制作公司之一。自1994年成立以来,寰亚已制作或融资制作超过60部华语电影,除电影制作外,寰亚代理发行的电影片库有逾150部华语电影。

早期寰亚公司出品的《飞虎》、《七月十三之龙婆》、《半支烟》、《日光峡谷》等影片,虽然票房还算不错,但并没有打出过高的知名度。

2001年,寰亚大股东的林建岳从创始人之一的钟再思手中购得股权,林建岳掌控的股份增长到35.1%,林建岳成为寰亚新的掌门人。

林建岳是香港富豪林百欣的次子,不仅头脑灵活,还非常有商业眼光。这也让寰亚电影从此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

由于林老板广博的人脉圈子,不仅请来了当红小生刘德华,更是让刘伟强亲自指导。

正是因为这次机会,刘伟强向庄澄递上了《无间道》的剧本。这部双料卧底的剧本并没有引起其他电影公司的青睐。

所以刘伟强也只是碰碰运气。在老板眼中他们看到的东西不一样。

因为剧本的角色有刘德华和梁朝伟,加上曾志伟等大咖,这阵容,大有可为,老板同意了。

无间道进入正式开拍的阶段,这不但是刘伟强从影以来独立执导的成本最高的影片,也是寰亚公司创业以来最高的电影投资。金额高达4000万港元。

电影上映不仅仅是成功,还给当时低迷的香港电影市场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刘伟强更是凭借此片晋升一线大导演的行列。(与麦兆辉一同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

在《无间道》所向披靡之后,寰亚加大投资力度,旋即在第二年开拍了《无间道2》和《无间道3之终极无间》

一向与寰亚合作无间的刘伟强再度拿出杀手锏,以改编漫画作品见长的刘伟强此次瞄准了日本热门漫画作品《头文字D》,影片以一帮青少年为主角,讲述了他们在山地赛车的惊险故事,影片本身一看就极具卖点。

刘伟强钦点华语歌坛小天王周杰伦饰演主角藤原拓海,陈冠希、陈小春、余文乐、杜汶泽等一干青年明星在片中分饰主要角色,就这样,又一部阵容强大的寰亚强片就此诞生。

当时的他们都是处于颜值巅峰,比现在的鲜肉娘PAO团体的风格牛太多了。

2005与内地导演冯小刚合作了《夜宴》、《集结号》等作品,还有陈可辛的《投名状》都是大制作。

寰亚综艺娱乐集团有限公司的目标是制作高质素兼具商机的华语电影,加上电影库的丰富藏量,集团致力保持亚洲制作及华语电影发行商的领导地位。

第八名:英皇娱乐集团

英皇娱乐集团有限公司(EEG,英皇娱乐)于1999年9月成立,主要从事本地及外国唱片的制作及发行、音乐出版、艺人管理、演唱会筹办、舞台剧制作、电影及电视制作、多媒体业务、商品特许经营及零售等业务。

老板是香港大佬杨受诚。其公司业务众多。

英皇电影的得奖或口碑佳作包括:2021年张艺谋导演的谍战片《悬崖之上》代表中国内地角逐第94届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奖 。

陈木胜导演终作《怒火·重案》成中国影史港片票房冠军

2018年林超贤执导的《红海行动》;

庄文强执导,周润发、郭富城领衔主演的《无双》;饶晓志执导的《无名之辈》 ;2009年《证人》赢得七项影帝殊荣

甄子丹主演的《一个人的武林》、成龙所主演的《十二生肖》 、姜文所执导的《一步之遥》。

他最主要的还是做生意,他善于投资,且资金充足,加上他强大的人脉关系,在香港的娱乐圈占据了半壁江山。

成龙、谢霆锋、古巨基、陈伟霆等等。

英皇娱乐还在香港和北京分别设立了演艺学校和培训班,成为当前娱乐圈著名的造星工厂。

2011年9月20日香港英皇集团豪掷六十亿元人民币于杭州兴建占地一千多亩的“英皇影视文化村”,致力培训影视新人。

英皇电影,业务能力强,多元化发展,实力不俗。

第九名:最佳拍档电影公司

最佳拍档电影公司位于中国香港;是一家电影制作公司;1996年;由王晶、文隽及刘伟强结成的创制组合;”(英文名BOB,即“Best of Best”)。

这几位人物不仅能编还能导,是比较一流的编剧和导演。

1996年,香港电影市道继续步入低谷,但正所谓“时势造英雄”,就在该年,一家名为“最佳拍档”(英文名BOB,即“Best of Best”)的电影公司横空出世。

这家公司取自最佳拍档,但是和当时新艺城的电影没有一点关系。

他们出品的最知名的电影莫过于《古惑仔》系列电影。

这部电影虽然拍摄只有十几天,但正是这部小成本电影却成为了当时的票房黑马,让郑伊健一下红透半边天。

最佳拍档”成立后,业内对其发展策略及运作特色有如下归纳:“将目标观众界定为青少年(以25岁为限),挑选新上位艺人做主力演员(郑伊健、陈小春、舒淇、葛民辉),从题材(连载漫画)以至说故事手法(风格化的摄影,强调合力成群的团结),加上市场触觉敏锐,反应迅速,成了最有锐气和实力的新扎公司。”

1996年,“最佳拍档”制作的电影累计票房达1亿2800余万,作为一家崛起于港片低潮期的中小型电影公司。

《风云雄霸天下》、《中华英雄》都是出自公司之手,有人说当年的郑伊健把香港最好的特效都拿到手了。

2000年后,“最佳拍档”三雄渐分道扬镳,十余年间,华语电影市场风云变幻、斗转星移,三人亦先后融入香港影人的北上潮,各自为战,各展成败。

香港电影辉煌不在的论调一直在华语电影界被提起,香港电影悄然走完黄金年代.在新世纪电影市场大变革的新环境中,香港电影产业在合拍片的浪潮中又面临着各种挑战,陷入各种困境,要想在多元的电影市场中求生存,必须在电影政策,电影制作,电影市场,人才培养进行变革.

时代造就的经典,已然成为了我们的记忆,但是我们依旧怀念当年看电影的感觉。香港电影公司有很多,这只是其中一小部分。比较有代表性的。希望未来我们还能够看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那个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