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市盈率不准?换席勒市盈率试试?

价值大师
价值大师
2022-09-28 07:30:00
|
财经领域创作者

昨日,A股终于结结实实回了一口血,而美股则涨跌互现,道指和标普500下跌,纳指则上涨。

股价的下跌带来的是估值的走低。以最常用的市盈率为例,按月计算,A股代表性指数沪深300和美股代表性指数标普500的市盈率都已接近2005年以来的25%分位。即目前的市盈率位于2005年以来低点的25%左右。图中橙线为指数走势,蓝线为估值走势。绿线为指数市盈率25%-75%百分位区间,红线为指数市盈率10%-90%百分位区间.

制图:价值大师中文站

但图中我们能发现一个有趣的迹象,A股的市盈率变化还大致与指数变化同步,美股的市盈率看起来却像“反向指标”,在2008年的底部,市盈率反而达到了历史最高点。

要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还要从市盈率的构成上找原因。

市盈率 = 股价/每股收益

其中,股价每时每秒都在变化,但每股收益一般只会在每个季度披露一次。也就是说,在平时,每股收益相对稳定,而股价则变化较快。所以,平时市盈率的波动主要由股价变化引起。平时我们说的“低市盈率低估值”也是基于每股收益相对稳定的前提作出的。

但在2008年底,美国发生了金融危机,企业营收大减,营收下降幅度超过了股价下降幅度,因此造成市盈率反常之高。

将时间拉长,类似的情形在2001年前后的互联网泡沫也能见到。股价下跌,市盈率却反常之高。

制图:价值大师中文站

在疫情前后,美股市盈率也并非在股价到达顶峰时触顶,而是提前见顶。

因为疫情让人们更加依赖美国诸多大公司的线上服务,所以整体而言,这些公司的利润增长跟上了估值的步伐,消化了估值预期,因此市盈率反而提前见顶。至于疫情退去后,实体经济复苏,线上经济持续高增长的逻辑证伪造成的杀估值又是另一个故事了。

这种增长消化估值的现象,在A股也可以看到。自2005年,沪深300指数创立至今,沪深300指数的价格呈现上升趋势,但市盈率走势反而呈现下降趋势。各种原因有很多,小编斗胆猜测,在沪深300创立之初,高市盈率反映了A股优质资产的稀缺。而随着上市流程逐渐完善,上市公司“蓄水池”逐渐增加,以及平均而言,这些公司的股价增长相对于营收增长较慢,可能是造成沪深300市盈率持续走低的原因。

同时,常规市盈率一般不反应通胀。

为了弥补传统市盈率的缺点,耶鲁大学著名经济学教授罗伯特·席勒教授发明了席勒市盈率来衡量市场估值。席勒市盈率使用公司当前股价除以过去10年的经调整通胀后平均收益而得,用以“熨平”在极端市场环境下的公司利润率波动。

下图是价值大师提供的沪深300及标普500席勒市盈率图表。

图源:价值大师中文站

价值大师亦提供个股的席勒市盈率。这一功能对上市时间较短的公司可能并不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