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社会中无论是婚丧嫁娶还是饮宴聚会,都有一个永远不变的主题就是“吃喝”。这可能与流传了几千年的,餐饮文化有莫大关系。同时,还与古代社会粮食匮乏息息相关。在吃了上顿没下顿的艰苦岁月中,人们唯一的愿望就是能吃上一顿饱饭。
所以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大家能想到的所有事情,其实都离不开“吃喝”。结婚、生子、过生日、升学,甚至乔迁新居、购车等,都要召集一大群亲朋好友,摆上宴席之后接下来就是大吃大喝。
基于这种古老的宴请习俗,现代社会中涌现出了很多,专门承接婚宴、寿宴以及升学宴的宴席管家。目的就是为了迎合中国人,喜好吃喝的传统习俗。如果想要了解现代人饮宴之风的源头,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宋朝时的“四司六局”。
宋朝“四司六局”古代的“宴席管家”
1、经济高度发展,饮宴之风盛行
宋朝在整个中国古代史中,都称得上是一个特别奇葩的朝代。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宋朝的政治相对来说特别羸弱,但是这似乎并没有影响经济与文化繁荣。尤其是商品经济方面的发展速度,已经达到了空前绝后的高度。
这就使得宋朝人在物质生活,以及精神生活方面都要高于其他朝代。所以宋朝人在各个方面,都要表现出高人一等的姿态。就拿举办各种宴会来说,宋朝时的宴会规模,以及宴会策划、流程和细节,甚至要比现代的宴席管家还专业。
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宋朝时期为“承办酒席”,专门设置了一个机构即“四司六局”。如果从这个机构的性质去分析,可以得知就是承接各种宴席、宴会以及宴请的地方。
2、专设“四司六局”,负责“承办酒席”
“四司六局”的出现,其实还是与宋朝的商品经济高度发展息息相关。这个专门“承办酒席”的机构分工特别细。旗下设有帐设司、茶酒司、厨司、台盘司;以及果子局、蜜煎局、菜蔬局;还有油烛局、香药局和排办局。
单从各个司局的机构名称上来看,其实就可以很清楚的了解到,不同机构的具体职能和经办事务。比如,帐设司专门掌管各种陈设;茶酒司肯定是负责茶、汤、热酒的部门,同时还兼具安排座次,迎送等服务项目。
“厨司”顾名思义专门掌管烹饪;台盘司负责传送杯盏碗碟;果子局、蜜煎局、菜蔬局,主要负责水果、蜜食以及蔬菜的供应。油烛、香药、排办“三局”,负责掌管灯烛、香料以及宴席之后的保洁工作。
这种分工明确、布局合理,前后衔接严丝合缝的一整套宴席流程,就连现在的很多宴席管家都未必能够胜任。但是在经济高度发达的宋代,却能够将“承办酒席”这种,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做得井井有条。
3、只为权贵服务,百姓鲜有染指
“四司六局”作为宋代最专业的,可以“承办酒席”的机构,其实它的基本属性就是为权贵而服务。比如,官府每年举办隆重的筵席时,这个机构中的工作人员,就会各司其职忙前忙后。
因为官府作为古代社会中,政治与权利的象征,不仅可以拿出大笔银子,去举办各种名目的筵席或宴会。而且“四司六局”在承接官府筵席之时,不仅可以近距离接触权贵,还能够从中获得不菲的收入。
除了承接官府筵席之外,贵族们若在名园、寺观等地大会宾朋之时,也可以看到“四司六局”的身影。所以说这个机构其实,也是权贵富豪阶层的代名词。在这种私人会馆性质的宴会之上,贵族们根本不心疼流水的白银,反而更强调宴会的质量。
当然“四司六局”也可以为民间服务,富商巨贾或者富贵家庭,举办结婚宴、满月宴或寿宴之时,也是这个机构大显身手之时。但是生活在宋朝底层社会中的老百姓,即使是结婚这种头等大喜事,也根本没有钱去邀请“四司六局”办婚礼。
4.“四司六局”的历史积极性
或许很多人在看到笔者的分析之后,都会认为会有一定的偏颇。笔者当然也承认这种事实,但是“四司六局”作为宋代的高级宴席管家。确实只有皇族、权贵、富豪们才能请得起,普通的老百姓就算攒一辈子钱,也根本不够一顿餐费。
但如果从辩证主义角度去分析,任何事物都会有正反两面。从积极角度去考虑“四司六局”,可以得知这个机构其实,可以称得上是我国餐饮文化中的一个高峰。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只有餐饮文化达到一定高度之后,才会出现以专业、高档为基础的“宴席管家”。
这种分工明确、流程紧凑、荤素搭配,甜点酒水皆齐全的专业化服务。不仅在一千多年前,就是一种无法企及的高档品质,就算是在现代社会中,也非常值得各大餐饮企业争相仿效。
虽然这个仅承办官府、富豪筵席的机构,对普通的老百姓来说并不友善。但是从商品经济角度去分析,就会知道财富或者金钱,才是阶级分化的罪魁祸首。有钱人家可以享受到更高级的服务,而贫苦百姓没有能力达到,这种消费水平也只能认栽。
结 语
宋代经济高度发展衍生出来的商品经济意识,其实才是“四司六局”出现的根本原因。再加上权贵阶层腐化的生活以及奢靡的作风,才会让“四司六局”在宋代社会中大行其道。这个机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权贵与贫民生活水平巨大差异的标志。
它既能体现出封建社会等级划分明确的弊端,而且也能展现出不同阶层的生活状态。虽然“四司六局”从性质上来讲,只是一个比较专业的“宴席管家”,但实质上却是封建制度催化出来的等级标志。
【参考文献】
胡旭宁《浅谈宋代饮食服务业》
林正秋《南宋饮食服务的创新——四司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