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老牛。欧美等国千方百计拿下了卡沙甘油田的开采权,却在13年之内一无所获,就在这些国家都在着急出手的时候,中国出手了,随后将卡沙甘油田“变废为宝”。为什么故事会出现180度的大反转呢?
举行宝库
石油被称为是工业的血液,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石油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所以世界各国对石油的重视度也越来越高。哪个国家要是发现了一座石油储备量大的油田那就跟捡到宝贝一样。就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有一座油田却出人意料地被冷落了。这座油田就是咱们故事的主人公卡沙甘油田。卡沙甘油田位于哈萨克斯坦境内,最早是由意大利人发现的,时间大概是在1997年的时候,后来经过勘测之后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这座油田的石油储备量是当时世界上最多的,如果说将卡沙甘油田中的石油全部开采出来的话,那肯定是要富得流油的。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虽然发现了这么大一个宝库,但是对于当时的哈萨克斯坦来说,根本不具备这么高端且高强度的开采技术,所以一时间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将这座油田看成了一块香甜味美的肥肉。随后欧美各大油气公司都纷纷开始找哈萨克斯坦方进行协商,目的就是帮助哈萨克斯坦开采卡沙甘油田。但是毕竟油田是人家哈萨克斯坦的,想要让谁开采还的人家说了算,经过多轮的磋商之后,哈萨克斯坦同意将开采权赋予了以意大利埃尼集团为首的国际性联合财团。不久之后,双边就签署了合同,合同期限不算太短,足足有40年。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一无所获
卡沙甘油田的石油储备量确实非常诱人,但是中国也有句老话说得好,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卡沙甘油田就是这样,反正宝藏就在那放着,有本事你就自己来拿,能拿多少,那就得看你的本事有几斤几两。然而此时取得卡沙甘油田开采权的财团已经完全被喜悦冲昏了头脑,完全忽视或者说是错估了他们将要面临的开采难度。随着施工团队的入场,开采方的喜悦就被一盆冷水给浇灭了。施工团队在进场之前其实也做过系统的调研,说白了也有心理准备,卡沙甘油田的石油开采工作一定是相当困难的,但是到了现场之后他们发现,这种困难已经完全超出了他们的预期。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卡沙甘油田位于里海东北部的海床上,海床上的地质条件本就与地面上的不太相同,再加上卡沙甘油田的石油全部蕴藏在1.2万英尺之下的位置上,这对于当时的施工团队技术要求来说难度还是比较高的。如果说光是深海开采这一个难题,可能对于施工团队来说也不是特别头疼,更让施工团队无从下手的是卡沙甘油田中还含有大量的有毒气体,这些气体对于开采油气田的工人来说是致命的,所以想要开采还必须先要想到合理的措施保障工人们的安全。还有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那就是里海海域附近有很多珍稀的物种,有的动物甚至还被联合国列为了保护动物。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如果在开采的过程当中对当地的环境或者动物的族群产生了负面的影响,那么无论是哈萨克斯坦政府还是联合国都不会坐视不管的。所以在诸多因素的限制之下,卡沙甘油田的石油开采工作一直都没有实际性的进展。这座巨大的石油宝库就一直搁置在那里,这么一放就是十三年之久,直到2013年的时候,眼看着像无底洞一样的只投入不产生利润,美国的石油公司终于是坐不住了,赶紧就把手里持有的股份全额抛售出去了,而将要买走这些股份的是印度的一家企业。既然印度准备购买美国的股份,那么我国又是如何接手的卡沙甘油田的呢?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变废为宝
咱们前面说到印度准备接手了美国在卡沙甘油田开采项目当中的股权,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家印度企业迟迟不能完成股权的认领手续。这个时候哈萨克斯坦政府出手了,从美方买走了本来准备卖给印度的一部分股份,然后又将这部分股份以50亿美元的价格卖给了中国。就在中国方购买了美国方的股权的时候,其他国家的资本都在计划着怎么抽身,眼看着中国方还在增加资金投入,当时都笑了,他们甚至已经准备好了看我们的笑话。那么这样一个烫手的山芋,我们为什么非要接手呢?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其实接手卡沙甘油田的想法咱们国家一直都有,早在21世纪初期的时候我国就曾想要加入卡沙甘油田的开采团队当中,但是当时却被排挤在了众多资本之外。到了2013年的时候终于有了机会,取得了部分的开采权。至于为什么这么做,有相关领域的专家是这么说的,取得卡沙甘油田的开采权主要是为了拓宽我国石油供给的渠道,说白了就是为了保障我国石油的安全。我国的施工团队进入卡沙甘油田之后也确确实实是为我国的石油安全作出了不小的贡献。有相关的数据显示中国施工团队在进入卡沙甘油田之后该油田石油开采量就达到了将近80万吨。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数量虽然听起来不大,但是这也无疑是打脸了13年都没打出多少油的欧美联合施工团队。继第一年打脸之后,第二年卡沙甘油田的油产量简直就是吊打欧美联合施工团队,直接飙升至将近900万吨,这个数量对于石油开采行业来说已经是非常惊人了,但是我们的施工团队随着时间的推移还在不断地刷新着自己的记录,连年走高不说,就是在全世界暴发疫情期间,也没有影响石油的开采和输出。石油的产量增加了对哈萨克斯坦和中国来说一般都是非常重大的。卡沙甘油田的石油无疑是可以供给哈萨克斯坦使用的。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卡沙甘油田的开采环境一直都是限制卡沙甘油田石油开采的最主要因素,哈萨克斯坦深处内陆地区,有很强的大陆气候的特征,老牛在这里简单地为大家普及一下什么是大陆气候的特征,最典型的就是昼夜温差大,冬夏温差也大,就拿哈萨克斯坦来说,夏天温度最高的时候能够达到将近40多度,而冬天温度最低的时候能够低到零下40多度,在这样的气温条件下工作,不但要耐得住热,还要耐得住寒冷。为了能够保障开采的正常进行,我国的施工团队特地聘请了专家和技术人员与施工人员一起生活和工作。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目的就是时刻保障工人的生命和健康安全,除此之外,这些专家和技术人员还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比如说室外的工作人员每过一定的时间就要回到室内进行休息或者补充能量。老牛一开始看到这种做法的时候,当时就是一惊,这样的工作计划难道不会影响项目进度吗?但是后来老牛却发现,老牛我的格局好像真的似乎小了很多。因为在众多的资料当中都显示,为了能够保证项目的进度,我国的施工团队居然增加了人力的投入,采取了轮岗制。用增加成本的降低利润的方式既保证了工人的健康又保证了工期。这对于唯利是图的团队来说是根本做不到的。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环境除了对人有影响之外,对设备也有影响,卡沙甘油田所在地有4个多月的冰封期,冰层最后的时候能够达到将近1米,一般的仪器在这样的环境下根本就没办法正常的运转,为了克服这个难题,我国的施工团队特意斥巨资建造了一批特种作业的工作船,这些船能够在相当恶劣的环境下保持正常的运作,保证项目的正常进行。除了环境之外,还有就是基础工人方面,毕竟卡沙甘油田的工作量巨大,而且受到当地政府利益的限制,必然是要在当地雇佣大量的工人进行操作的,但是当地的工人基本工作技能都不怎么高,于是我们的施工团队又当起了手把手的老师,教会了他们相应的工作技能,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好了,文章接近尾声了,你们认为欧美等国的施工团队为什么会在卡沙甘油田蹲了13年却一无所获呢?欢迎给老牛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