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相当于20个三峡大坝,8条南水北调工程,红旗河工程到底有多牛?

宇宙搜索队
宇宙搜索队
2023-02-18 18:19:17

黄河和长江好像中国的“任督二脉”,那相当于20个三峡大坝,8条南水北调工程的红旗河,能否成功打通这二脉,使其成为中国百年来的国运契机?

旷世工程—红旗河

很多年了,葛大爷说出“炸开喜马拉雅山脉,引印度洋暖流”的工程,让大家虎躯一震,而红旗河就可以说是等同于这样的一个巨大工程。喜马拉雅山脉本就是亚洲的“水塔”,我国大部分河流都起源于此,但是由于地势问题,这些水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等河流,水资源占全国的21%,人均水资源是全国人均的14倍,高于世界人均的三倍,每年有6000亿立方米的水资源白白流出国境,这些水量相当于12条黄河的水,红旗河工程就会把这些资源整合起来,从雅鲁藏布江作为起点,穿过怒江、澜沧江、金沙江,通过河西走廊,迂回到新疆的塔里木盆地,最终到达喀什,全长6188米的人造河流就把西南的水资源,以每年600亿立方米的体量引入新疆和黄河,滋润西北那片干涸的土地,红旗河工程总投资在4万亿人民币,建设周期约为10年,将会在沿线设置拦河坝19座,坝高100米以上的就有12座········

如果建设成功,红旗河将成为中国第二长的大河,虽然这不能使得塔克拉玛干沙漠成为绿洲,但营造出至少1500公里长的细小绿洲,就可新增1.5亿亩以上的耕地。红旗河项目途径之地有可能使中国耕地增加25%,粮食产量增加50%,前景不可估量。

人工修建中国第二长河红旗河,是痴心妄想吗?要知道,三峡工程从孙中山提出来到新世纪竣工,横跨了近一个世纪,1952年,教员视察黄河时就提出南水北调的预想,各路专家在比较了50多种方案,跨越半个世纪,在2004年东中线一期完工,截至2022年,已经为北方部份城市供水接近600亿立方米,让至少一亿人受益。

可实施性—红旗河

当初规划的西线,至今没有动工,有人说从西南到西北,面对更复杂的地形,更脆弱的生态环境,要用更完善的方案,也有说是因为随着我们基建、水利工程的发展,我们有更大的计划,那这个计划到底是不是红旗河呢?

红旗河会从雅鲁藏布江的“大拐弯”附近取水,虽然横穿多座山脉,但是从南到北,总体走势是由高到低,巧妙的利用一二阶梯交错的过渡带,沿着青藏高原边缘顺势绕行,化整为零。在山区打隧洞,我们的盾构隧道建造技术已经是世界领先水平;在平原开明渠,著名的都江堰历经两千年经久不衰,山间修水库,我国的水库水利投资,在2021年突破1万亿关口········整个工程将采取分段管理,全程自流的设计。

但是红旗河至今没有动工,因为如此巨大的工程,落实到实处,还需要具体的实施方案,这其中的难度绝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简单。

不过对于红旗河来说,最大的阻碍不是技术,而是来自外国的反对,尤其是印度,虽说很多河流的发源地都是青藏高原,但是他们主要在南侧,而红旗河的始发地是高原的东侧,这反对声实在强词夺理,再说红旗河是截取一部分河水,对下游的影响很有限。

历史上的罗布泊,也曾是一片广阔的水域,并且直接滋润到了陕甘宁和河套地区,正是罗布泊的缩小和干涸,使得西北气候大变,而红旗河也许可以让罗布泊重现往日辉煌。

非凡意义—红旗河

红旗河一旦建成,不仅沟通了西南众多河流,还会链接长江、黄河和西北河流,兼顾生态、供水、防洪、发电等多重功能。

塔里木盆地,由于板块的挤压,使得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隆起,断裂下陷的区域,在两亿年前就形成了内陆盆地。气候则是塔克拉玛干沙漠形成的主要原因,喜马拉雅山脉阻挡海洋湿润水汽的进入,五百万年前到一万五千年前逐渐形成了塔克拉玛干沙漠。青藏高原的持续隆起,演变为世界第三极,西北的干旱也将愈演愈烈,干旱是地球生态的一部分,也是最脆弱的部分,干旱的极致结果就是:火星、月球这样的极端条件。红旗河工程将有可能改变这一切,说不定可以彻底重塑西北地区的生态面貌。

我国的西北不仅拥有广袤的土地,还拥有丰富的光照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等等,红旗河的修建,可以改变新疆、青海、甘肃、宁夏等行政区的命运,新疆更是可能成为中亚地区的经济重心,进一步扩大一路一带的作用,新疆等边疆地区的发展更是具有了重大的战略意义。

红旗河虽然还处在构想阶段,但这不失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工程,等红旗河建成之后,罗布泊等地也许会成为一个,世界独一份的“鱼米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