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万物皆“道”化,所以“道”在“任意处”-《庄子今注今译》读书随笔(21)2023.02.18

张焱老师
张焱老师
2023-02-18 22:00:14

今天还在看《庄子今注今译》,读完了《庄子》外篇的“知北游”,以及杂篇的“庚桑楚”的一部分,读至P598页。

“道不当名”,这是说道不是具象的东西,所以无法用名言来规定限制它。

“运量万物而不匮”说的是“道”运转万物而不匮乏,任何东西流转起来才是生机,“不动”一定是死穴。

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

庄子曰:“无所不在。”

东郭子曰:“期而后可。”

庄子曰:“在蝼蚁。”

曰:“何其下邪?”

曰:“在稊稗。”

曰:“何其愈下邪?”

曰:“在瓦甓。”

曰:“何其愈甚邪?”

曰:“在屎溺。”

东郭子不应。庄子曰:“夫子之问也,固不及质。正获之问于监市履狶也,每下愈况。汝唯莫必,无乎逃物。至道若是,大言亦然。周遍咸三者,异名同实,其指一也。

尝相与游乎无有之宫,同合而论,无所终穷乎!尝相与无为乎!澹澹而静乎!漠而清乎!调而闲乎!寥已吾志,无往焉而不知其所至,去而来不知其所止。吾往来焉而不知其所终,彷徨乎冯闳,大知入焉而不知其所穷。物物者与物无际,而物有际者,所谓物际者也。不际之际,际之不际者也。谓盈虚衰杀,彼为盈虚非盈虚,彼为衰杀非衰杀,彼为本末非本末,彼为积散非积散也。

读通这段话,让人感觉“道家思想”有点儿世界通用哲学基础学说的味道。万物都是“道”所化出的,所以“道”在“任意处”,这一点体会很深。

“无问问之,是问穷也;无应应之,是无内也。”这句话的意思是,本来无可问的却要强去问,这是空洞地问;本来无可回答的却要强来回答,这是没有内容的。

通过这句话,我还想到一个很现实的问题,答非所问的原因可能出在问题上,也可能处在答案上,不想回答的问题非要个答案,换来的一定是无用的内容;不理解底层逻辑的时候,贸然提问也会是浪费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