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戎马一生,战功显赫,为了革命事业浴血奋战。他重情重义,奉公克己,
将一生奉献给了祖国和人民,他就是开国元帅—彭德怀。
01
1979年年初的一天,在彭老总去世后的第5个年头,已经与彭德怀离婚17年的浦安修,突然收到了一笔巨额的资产,当时交到她手里的还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
补发彭德怀工资和丧葬费,共计48000元。
望着眼前的这笔巨款,浦安修有点不知所措。彭老总一生没有子女,她不知道该把这笔遗产分给谁。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浦安修决定按照如下方式处理:
分给彭老总的侄子、侄女及生前亲近的人,完成他未完成的愿望、用于其他为党、为国、为民的用途中。
彭德怀这一生共有过两段婚姻,可是每一段婚姻都充满传奇色彩,其中第一段婚姻更是跌宕起伏。1922年已经是军官的彭德怀在亲友的介绍下结识了老乡刘细妹,两人很快就步入了婚姻。
婚后彭德怀给她改名刘坤模,寓意着“女中模范”的意思。由于战乱频,彭德怀与妻子分离,最后逐渐断了联系。等到俩人再次见面,为了躲避战乱的刘坤模不得已选择另嫁他人,而且还生下了一个女儿。
当彭德怀得知这个消息后,表示非常理解,为了不打扰刘坤模的生活,彭德怀还立即跟他终止了夫妻关系。
但是,两人之后依然保持着非常友好的关系。
02
1938年9月,彭德怀结识了浦安修,很快就确定了关系。在许多战友的祝福下,彭德怀与浦安修举行了婚礼。结婚后不久,彭德怀奉命到前线指挥战斗,
两人长期处于两地分居的状态,只能靠书信表达彼此的思念之情。
新中国成立之后,彭老总又被派往了朝鲜战场。因为常年的南征北战,导致彭老总这一生都没有一个子女。虽然彭德怀和浦安修没有子女,但是他们的家里却从来不缺少孩子,
而这些孩子全都跟彭老总有着特殊的感情。
经常出现在彭德怀家里的孩子有9个,除了他的7个侄子、侄女之外,还有左权将军的女儿左太北以及烈士黄公略的女儿黄翠心。尽管彭老总对每一个孩子都非常疼爱,可他却从不溺爱,甚至有时候还有点严厉。
彭德怀经常教育自己的侄子和侄女要做普通人,不能有任何的优越感。在他的影响下,彭德怀的几个侄子侄女从小就养成了勤俭节约的习惯,大家穿的衣服几乎都是缝了又缝,
补了又补。
彭启超作为彭德怀的大侄子,很早就被送到了部队,可彭启超在部队里却从未向别人透露过自己的身份。
侄女彭梅奎是彭德怀晚年时一直陪在他左右的人,最小的侄女彭刚则是彭德怀晚年的开心果,他从小就喜欢听彭德怀讲各种打仗的故事,长大之后,彭刚听从伯父的建议,
也成为了部队的一份子。
03
这样,遗产的第一份就分给彭老总生前最为亲近的几个人,这些人除了他的7个侄子、侄女以外,还有彭老总的警卫参谋、秘书、司机。这三人对彭老总来说不只是下属,更像是亲人。除此之外,浦安修也给自己留下了一部分,
她希望以此纪念他与彭老总之间的情谊。
遗产的第二份用于一所小学的建设。当年彭老总回老家的时候,发现学校的孩子们在简陋的教室和艰苦的环境下上课,实在是令人于心不忍,他一直想改善这里的环境,但是最后还是没有实现。为了完成彭老总的愿望,浦安修拿出1万元捐给当地的小学,对教室进行了翻修和改造,为了让这里的学生心存感恩,这所学校的名字后来就改成了“彭德怀希望小学”。
遗产的最后一份也被用在了三个方面,5000元交党费;2000元邮寄回老家,通过当地政府给到贫困的家庭;而剩下的钱则被捐了出去,用于国家的经济建设。
蒲安修用着有限的能力做着无限的贡献,后来她将自己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用在了彭老总传记资料的整理上,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向世人展现彭老总光辉、伟大、革命的一生,从而发扬革命传统,教育后代,振奋民族精神,弘扬正气。因
此,这样一对伟大的革命前辈值得被我们当做永远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