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秦兵马俑
学生 马建国
我曾经有幸去参观了中国著名的文化遗产--秦始皇兵马俑。那次参观是我生命中最难忘的一次经历。
表 1这是秦兵马俑一号坑考古发掘现场。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供图 素材选自新华网文章
兵马俑是一组大规模的陶俑,被誉为古代世界第八大奇迹。它是一种活生生的历史文物,是秦代暴政和统一天下的具体体现。在这里,我穿过了巨大的展馆,看到了铜车铜马前卫、戴盔上阵、远眺海天的数千个陶俑战士和马匹。每一个兵马俑都有着各自的神态和表情,他们通过不同的体态、面部特征和武器装备,逼真地表现出不同兵种的特点和战斗状态。在看到这些精美的陶俑之后,我不禁想象起那个年代,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的辛苦。
该图片来源自新华网,仅为交流学习
在参观完兵马俑后,我们又进入了附近的宝藏考古遗址。这里的一些有价值的文物和考古遗物仍然保存完好,包括当时的建筑遗址、居民区和生产用地,更有一些非常有趣的生活用品和当时的各种生活场景的复原。这次经历让我感受到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博大精深,也让我与秦始皇兵马俑之间建立了一种特殊的联系。
该图片来源自新华网,仅为交流学习
一进入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我就感受到一股强烈的历史气息。在馆内的展厅中,我看到了一座巨大的墓室,它是古代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的皇帝秦始皇的陵墓。在这座陵墓中,有数千件真实的陪葬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些栩栩如生的陶俑。
我站在兵马俑面前,仔细地观察着每一个俑身。这些俑身的制作精细、栩栩如生,展示了古代中国的工艺水平和审美理念。在这些俑身中,我最喜欢的就是那些战马俑了。它们的姿态优美、神态生动,仿佛是在生动地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在我欣赏着战马俑时,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一个奇妙的想法:如果能和这些战马俑交流,那该多好啊!想到这里,我不禁产生了一个大胆的念头:不如我就和这些战马俑谈谈天,看看它们会说些什么。
该图片来源自新华网,仅为交流学习
于是,我就开始了一场奇妙的“对话”。我走到了一组战马俑旁边,蹲下身子,开始和它们交流。
“你们好,我是来自现代的人类,你们古代的马儿们是怎么看待我们现代人的呢?”我问道。
战马俑们一动不动,仿佛还是一尊尊静态的雕塑。我有些失望,正准备离开时,突然间,这些战马俑中的一个突然活了起来。
“你好,人类朋友,我是这里的一匹战马俑,你看,我们这些俑身都是秦始皇的亲卫,我们一直守护着秦始皇的陵墓,保护着秦朝的安宁。在我们的眼里,你们现代人和我们古代人一样,都是生命的一部分,我们并没有什么区别。”
我听了这个战马俑的话,不禁感到有些意外。我继续问道:“你们这些战马俑的制作过程是怎样的呢?”
该图片来源自新华网,仅为交流学习
这个战马俑回答:“我们这些战马俑是由陶工亲手制作而成的。制作我们的陶工们,经过多年的学习和实践,掌握了高超的制陶技艺。他们用泥巴和黏土制作出我们的轮廓,再用细腻的手法雕刻出我们的表情和细节,最后用火烤制。”后面我们还聊了很多内容。
在这次参观之后,我虽然对兵马俑的历史和价值有了更加全面的理解和深入探索,但同时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文化遗产的珍贵和文化价值的重要性,以及我们需要做的更多以保护它们。这也激发了我对于传统文化和文化遗产的浓厚兴趣和学习热情。我想,只有我们充分认识到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才能认清自己的文化根源,以及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文化与生存挑战,并更好地维护和传承我们拥有的丰富且独特的文化遗产。这个话题让我引申想到秦兵马俑。我看过不少人评价秦始皇,秦兵马俑,一些亦正亦邪的评论让对于当时有了大致的理解。作为一个非遗文化的忠实传播者和传承者,在这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我想通过自己的切身体验,用一个vlog来传递我对于文化遗产的理解和感悟。在这个vlog中,我将会以第一视角的方式介绍丝绸之路和秦始皇陵两个世界遗产,分别讲述他们的建造历史、文化内涵和对于人类社会的影响等重要内容,同时将介绍人们在维护保护非遗文化中的努力以及未来传承的方向,希望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同时,我希望在这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宣传展示活动中,能够更全面地推动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