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为什么说随处可见的麻雀都是进口的,那我国本地麻雀都去哪里了?

科技领先君
科技领先君
2022-05-29 00:03:48

麻雀文鸟科麻雀属动物的总称,世界上有27个物种,其中5个物种分布于中国。麻雀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鸣禽种类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文献中最早记载其家族成员的鸟类之一。麻雀不仅能鸣叫,而且还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作为世界上种群数量最大的鸟类之一,在世界范围内分布十分广,除地球两极高山荒漠地带外,世界各地有它翩翩起舞。

然而,正是这种个头比较小却"五脏俱全",不在的动物,20世纪50年代起的一场"灭苍蝇""灭老鼠""灭蚊子""灭麻雀"心的"灭四害"运动中险些被赶尽杀绝,到头来却发现它也是"益鸟",且还得从前苏联大口。

麻雀

麻雀留鸟,绝大部分属“一夫一妻制”,少数壮雄性有2媳,每46鸟蛋,少可2窝,孵后30天左右即可单巢,幼鸟取食昆虫幼虫,发育成熟后即可取食

因为麻雀是体温高的鸟,能量消耗较大,且幼鸟消化系统较弱,发育快需要蛋白质加上同时孵化4-6幼鸟,鸟爸爸鸟妈妈都要停地去抓昆虫投不然时间了就饿死。

麻雀通常为13厘米左右,因其体型小,属直肠胃小,能量不利所以使发育的麻雀,一也要分成若干食,每次只需飞行分钟,这是麻雀之所以为留鸟的本原因,因为其他具有迁徙习性的鸟类个头更大,能量多,长途飞行更为有利

而且随着部分候鸟南迁和北迁,这样也给麻雀提供了较大的生活空间,特别在北方冬季觅食困难,天敌较少。

蛇类、猛禽或者大型鸟类(喜鹊等)、猫类和野猪是野外麻雀的天敌。有些鸟蛋因为被天敌摧毁或者被猎杀而没有时间孵出,有些幼鸟则无法存活到成年。

麻雀属群居鸟类,每到谷物成熟季节,易结成几百只至几千只大群扑倒在农田里吃粮,导致农民辛苦种植的粮食收成下降。

虽然麻雀繁殖速度很快,但由于气候环境的改变以及人类对麻雀生存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威胁,2013年麻雀已被IUCN列入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 麻雀是鸟纲雀形目鸦科鸟类,主要分布于亚洲北部地区,包括俄罗斯西伯利亚南部及中国东北部分地区。它们以取食植物为主,偶尔还捕食昆虫、小型哺乳动物等。 在中国麻雀也是一种保护动物,2000年已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以下简称《三有名录》)。

麻雀功德无量

新中国建立之初,工农业发展仍然十分滞后,社会建设百废待兴的局面,以及抗美援朝运动和3年自然灾害的接连出现,人民为支援前线,保家卫国只好勒紧裤带度日。

麻雀“过”了。

在那物质比较缺乏的时代,每粒粮食都是非常宝贵的,但正当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要收获时,却发现麻雀群集庄稼地中掠食,粮食回仓后老鼠盗食现象屡禁不止。

而麻雀虽个头不大,重量也仅28-37克左右,但因其擅长飞行,行走时依靠蹦跳,而且直肠短小消化能力较强,所以成群结队的麻雀所耗食物仍十分惊人,而且据麻雀解刨后发现,它们胃中有半数以上食物。

成年麻雀估计年食粮4.5公斤,按稻谷出米率70%计算,等于年食粮3.15公斤(4.5×70%=3.15)。

如果以0.5公斤米蒸1.5公斤米供四人食用来算的话,那么平均下来,每只麻雀一年所食用的米可供约26人食用(3.15×0.5×4=25.2),也就是每人每餐375克米或者0.375公斤米。 因此,如果我们把一只麻雀每天吃掉的米量乘以一个标准的话就可以推算出全国所有麻雀每天所吃掉的大米量了。这就是麻雀在粮食消费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原因。 按此方法进一步计算,每年每10 000只麻雀所耗食物可供231个人食用1年。

简单算一算帐就出来了,单是每消灭100万羽麻雀,就可防止23100人口粮被盗,另外还有老鼠和米虫危害,这个数字起码翻了一番,所以麻雀和老鼠一起来打会省吃俭用。

正因为如此,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掀起了声势浩大的灭"四害"运动,但是因为其中的老鼠,苍蝇和蚊子是普遍擅长隐藏和快速繁殖的三害,所以即使是在当前科技条件如此先进的情况下,仍然和他们"斗",甚至美国新实验的通过"携带自杀基因"的雄性蚊子和野生雌性蚊子进行交配以阻止蚊子繁殖的方法,虽然已将7亿只蚊子释放到自然界中,但是效果并不明显。

而麻雀的飞行速度虽然很快,每秒钟大约有7-10米左右,但飞行的时间通常只需4分钟,而且白天觅食,夜间回巢,所以比其他三害更易出工,在灭四害的运动中彻底被消灭。

短短几年时间里,人们掏鸟蛋毁巢,拉网捕鸟,产生噪声,赶制稻草人,挥动旗子让它维持飞行,累死了麻雀,麻雀几乎从我国消失了。

灭"四害"运动期间,国内许多地方可谓"捷报频传",如南阳调集全市打起鸟来,一天之内杀麻雀194432只,上海连夜赶制稻草人8万个,彩色旗子100万张。 这些成绩固然可喜可贺,但也不能不引起我们对鸟类灭治工作的反思和重视:我国鸟类种类繁多,数量大,分布广。 有记录以来,每年全国共消灭麻雀近20亿只,吼着吼着,为4620万人口节省了一天口粮?

麻雀之“功”在麻雀。

尽管麻雀每年都要吃掉很多食物,但正当麻雀大量被消灭时,整个国家却出现了新问题,即因为蝗虫等很多很多害虫失去麻雀这类天敌的限制而狂轰滥炸,大量的粮食及经济作物被害虫毁坏而减产甚至绝收,逼得人们增加农药化肥用量及毁林开荒耕种面积,终于因为天灾人祸造成3年自然灾害,农业产值悲惨,发生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饥荒。

而人们在总结中发现麻雀不但食粮还食虫(害虫),幼鸟都食虫(害虫幼虫),麻雀的出现有效控制昆虫种群,使粮食作物、森林和草原免遭害虫的过度侵害。

进口麻雀

但问题已导致,在蝗虫和其他害虫灾害日趋严重的情况下,为恢复原来的生态链,我国于1960年4月彻底停止捕杀麻雀,把麻雀从“四害”名单上除名,代之以臭虫(后改为蟑螂)。

而由于麻雀在国内几乎消失殆尽,一时难以扩大其种群规模,为尽快恢复麻雀种群数量,我国从当时苏联的老大哥处进口大批麻雀放养于大自然之中,历经数十年的繁衍,麻雀也成为我国最为普遍的鸟类之一,尤其在冬季常出现动辄上百只雀群“组团”取食,常形成“麻泛”现象。

24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