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罗技MX Master3换 MX Anywhere 2S,说说我的感受

祺鸽咕咕咕
祺鸽咕咕咕
2022-01-21 16:34:31
|
数码领域创作者

前言

现在不少键鼠都出了双模、三模用来应对不同的使用需求,有线、无线2.4G、蓝牙,基本上能应对2-3个的设备使用,不过切换起来就比较麻烦。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是logi的MX系列,搭配自家的logi option,可以在不同的设备之间无缝切换,这也是我选择的原因。

MX Master 3 for mac这个鼠标好用是挺好用的,针对mac有不少优化,不过按我的使用习惯优化的内容我基本上用不到,加上鼠标本身的重量有141g,尺寸本身也比较大(124.9x84.3x51mm),而且刚过保就双击,使用体验极差。于是转投更加小巧的anywhere 2s,价格不高,269拿下,重量106g,尺寸小了一大圈(100.3x61.6x34.4mm),同样支持多设备连接,用不到的部分砍掉,更加符合我的需求。

Anywhere 2S

包装部分是比较熟悉的logi风格了,黑色加上绿色,正面MX ANYWHERE 2S绿色的印刷字体,右侧有多设备切换的FLOW功能,中间就是鼠标的渲染图,还是很好看的,底部就是logitech罗技的logo。

比较特别的是有一个展示的包装设计,侧翻盖打开,可以看到鼠标和接收器,左边是功能介绍。

配件部分有一根充电线,microusb接口,不是Type-C,优联接收器、说明书和鼠标。

外观方面从顶部看感觉比较一般般,中间一大片是亲肤的材质,周围一框硬质塑料磨砂处理,整体来说确实小巧,适合小手抓握档。

侧面看是比较好看的一个角度,看起来像一辆轿跑车,前低后高,尾部的收窄弧线看起来真的不错,侧面有两颗侧键,底下和顶部材质类似,不过表面不是纯平整的,各种三角结构摸起来比较明显,有一定的防滑作用。

充电接口一如既往,在前面。滚轮的设计和mx master类似,支持两种模式切换,疾速滚动和逐击滚动,通俗的解释来说疾速滚动就是滚一次它会一直滚,可以瞬间从头拉到尾,不需要一次一次的往下滚。逐击滚动就是传统鼠标滚动。滚轮还支持左右两侧的滚动,这个和master的侧键滚轮功能差不多。

底部四个脚垫,有一个开关按键,往下是4000-dpi Darkfield传感器,可以在几乎任何位置上追踪,甚至能在玻璃上使用。再往下有一颗小圆按键就是设备切换的按钮,按下后会在1-2-3之间切换。

使用体验

我的手长17mm左右,这鼠标在手里可以说是非常小了,手掌内比较空,如果想趴握还是建议master,要想方便携带,平时使用和我差不多,那可以选择anywhere,小巧也方便携带,功能性本身也不差,该有的功能都有。

在logi option中可以看到anywhere 2s,底部显示电量。

点开图标后显示详细内容,可以设置每个按键的功能作用,左下角还有切换左/右按钮功能,右下角有两个选项,默认和DUOLINK。

每个按键可以设置的内容还是非常多的,不过我用的不多,比较懒,有对这个有研究的小伙伴可以在评论区分享一下方便的设置方法。

如果选择DUOLINK,鼠标周围会出现四个方向箭头,通过按Fn加移动鼠标上下左右实现,这部分和master的侧边按钮类似(放大拇指那个区域),主要实现手势动作。默认的窗口导航下,上移查看任务控制、左右就是桌面切换、下移是应用程序Expose。

指向并滚动是调整指针速度和滚动速度,还有滚动方向和平滑滚动选择。

flow就是多设备切换,我主要在Windows和Mac之间互相切换,链接键盘MX Key,也就是移动到其他系统的时候键盘也一起过去,还是非常方便的。当然前提是两个设备都链接了鼠标和键盘才行。

总结

anywhere系列相比master系列小了好多,anywhere 2s上面有anywhere 3,不过价格比较贵,基本上在400出头,这个价格和master 3价格差不多,master 3价格要贵几十块,所以要冲新的话两款都差不多,按需选择。anywhere 2s的价格在250出头,功能上master 3能实现的都能实现,比较轻便,更适合我。所以最后master 3换成了anywhere 2s,用起来也非常满意。

有一点需要提一提,就是设备切换能不能换到侧键啊,放在底部每次都要翻过来切换(有时需要手动切换),就很烦。

以上就是全部内容,喜欢的话点个赞,评论一下,关注一波,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