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红楼梦》端午节赐礼,元妃已经相中了薛宝钗,为何不直接赐婚?

不红居士
不红居士
2022-11-30 21:08:25

《红楼梦》第二十八回,元妃赐礼成为金玉、木石之争的一个争论热点。

究其原因,元妃的赐礼出现了差别化对待,核心差别就是林黛玉、薛宝钗同为客人,薛宝钗的礼物分量,显然压过了林黛玉:

只见上等宫扇两柄,红麝香珠二串,凤尾罗二端,芙蓉簟一领。宝玉见了,喜不自胜,问:“别人的也都是这个?”袭人道:“你的同宝姑娘的一样。林姑娘同二姑娘、三姑娘、四姑娘只单有扇子同数珠儿,别人都没了。”宝玉听了,笑道:“这是怎么个原故?怎么林姑娘的倒不同我的一样,倒是宝姐姐的同我一样!别是传错了罢?”——第二十八回

林黛玉的礼物,和贾家三春一样,贾宝玉、薛宝钗的礼物在此基础上,多了两端凤尾罗、一领芙蓉簟。

以此情节为切入点,很容易得出判断,认为元妃更喜欢薛宝钗,将宝玉、宝钗的礼物分量调成一样,是为了暗示自己对金玉良缘的支持。

我个人之前也曾有过类似的推断,但细思之下,却经不起推敲。

首先,如果元妃真的支持金玉良缘,以她的地位和身份,必然影响贾政、贾母、王夫人等人的判断,由此便会在贾府内部盛行“金玉良缘”的舆论,至少不会低于木石姻缘。

可纵观红楼全书,木石姻缘才是荣国府内部的舆论主流,甚至荣府的小厮、丫鬟、婆子们都认定林黛玉是贾宝玉未来的妻子,他们都坚信“只等老太太一句话”,木石姻缘便水到渠成。

此外,元妃支持金玉良缘的证据链相当单薄,除了第二十八回的赐礼,再也没有任何证据或者迹象,能证明元妃站队金玉良缘,而且元妃赐礼之后,再也没有了任何支持金玉良缘的后文,显得虎头蛇尾。

如果抛开金玉良缘、木石姻缘思维的对号入座,以踏踏实实的文本来进行推断,也能给出相应的答案。

林黛玉的礼物分量和贾家三春一样,并非是失去元妃喜爱的表现,大概率是因为林黛玉父母双亡,从此长居荣府,她已经成了半个贾家人。

这并非笔者胡言乱语,原著第二十二回薛宝钗生日,贾母蠲资为宝钗举办生日宴,在对参加宴会的诸人进行介绍时,曾有如此一段:

至二十一日,就贾母内院中搭了家常小巧戏台,定了一班新出小戏,昆弋两腔皆有。就在贾母上房排了几席家宴酒席,并无一个外客,只有薛姨妈、史湘云、宝钗是客,余者皆是自己人。【庚辰双行夹批:将黛玉亦算为自己人,奇甚。】——第二十二回

批语已然点出了黛玉身份地位的转变——她跟宝钗、湘云不同,她早年长居荣国府,成了半个贾家人。

如此论来,元妃端午节赐礼,也将林黛玉算为“自家人”,礼物分量和自家三春一致,这属于正常现象,没有过度解读的必要。相比之下,薛宝钗身为客人,得到元春的特殊优待就不奇怪了。

另有贾宝玉,他的礼物分量极有可能是元妃故意为之,从原著各处细节来看,元妃对这个弟弟的爱护,远胜其他人,每次赐礼贾宝玉都是个例外。

比如第十七至十八回,元妃省亲结束后赐礼,贾珍、贾琏、贾环、贾蓉等,皆是表礼一分,金锞一双,按理贾宝玉也应该是这个规格,可实际情况却是,元妃硬是把贾宝玉跟姊妹们归到一处:

宝钗、黛玉诸姊妹等,每人新书一部,宝砚一方,新样格式金银锞二对。宝玉亦同此。【庚辰双行夹批:此中忽然夹上宝玉,可思。】——第十七至十八回

另有第二十三回,元妃命众姊妹搬进大观园居住,这本是女孩们的福利,结果元妃担心贾宝玉没有姊妹玩耍,愣是让贾宝玉也跟着搬进去。

这些细节都能看出元妃很了解弟弟,并且有意附和贾宝玉的喜好。

端午节赐礼,元妃照例按照小姐们的规格,给贾宝玉发放礼物。同时,出于疼爱,将小姐们礼物规格中的天花板,即薛宝钗的分量也给了宝玉,这也是说得通的。

这样推论的话,就能解释元妃赐礼之后,为何再也没有其他举动支持金玉良缘?为何贾家下人都认定林黛玉是贾宝玉的未来妻子?为何金玉良缘的舆论趋于寂寞?因为这件事本身就可能是一场乌龙。

另外,退一万步说,即便元妃真的支持金玉良缘,她也没有赐婚的权力。荣国府的地位特殊,它是京都“四王八公”之一,地位相当显赫,即便是赐婚,那也得是皇家级别的人物,元春虽是贤德妃,却没有资格,更没有胆量敢随便赐婚。

综上,罗列《红楼梦》前八十回的内容,元妃除了第二十八回的赐礼,再也没有支持金玉良缘的迹象,金玉也没有得到任何实质性的进展,完全不像是得到元妃的支持,故而我个人以为元妃支持金玉良缘的论断,实在有待商榷。

本文乃“红楼不红”原创,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引文均来自《红楼梦》脂砚斋批评本八十回本,图片来源于清代孙温《红楼梦》全绘本,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