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国画大家崔如琢,为人民大会堂创作了最大的花鸟画!

天意文化
天意文化
2021-11-03 11:24:50

中国天安门广场的西侧,西长安街南侧,是建国十周年建成的“首都十大建筑”之一——人民大会堂。在人们的想象中,这里是召开重要会议、做重要决策的地方。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它还是除故宫外的另一座艺术品宝库。

人民大会堂见证了新中国的不断成长。大会堂不但是参政议政,处理外交事务的殿堂,还在大会堂的迎宾厅、宴会厅、国家接待厅、金色大厅、各省代表厅等还收藏了齐白石、傅抱石、关山月、潘天寿等著名画家的作品。

国画大师崔如琢

为人民大会堂最大的巨幅国画

2011年6月,自幼习书画,曾拜李苦禅门下的崔如琢接到人民大会堂的邀请,为人民大会堂二楼回廊北侧的墙壁创作一幅国画。画家去实地考察,发现大会堂为他提供的“那个位置非常好,”墙壁面积很大,背面是傅抱石和关山月一起创作的那幅著名的《江山如此多娇》。

傅抱石和关山月一起创作的《江山如此多娇》

画什么是个问题,背面傅抱石和关山月的作品是一幅山水,按照中国画的题材,花鸟当然是首选。于是,崔如琢提出画荷,他说,“荷”,象征“和”,有“和谐”之意。荷叶的风,谐音“逢”,意味“和谐逢盛世”。应景的题材,双方意见很快达成统一。

根据惯例,人民大会堂管理局方面要审稿,需要崔如琢画一幅小稿递交。但崔如琢没有打草稿的习惯。“这么着吧,我明天就开始画,你到时候看看满意不满意吧,”崔如琢如此回复对方。他开始在丈二匹的大画纸上直接画。几天以后,人民大会堂的人过来验收,看到面前的大画,很吃惊,“就用这幅吧。”崔如琢笑着摆手说:“重新再画一幅”。

崔如琢用的是韩美林大师早年送给人民大会堂的丈八旧宣纸。他每天早上八点半到人民大会堂画室,一小时研磨,然后画到十二点左右。八张丈二匹的画,每天画完一张,完成整体创作,崔如琢只用了八天。最终,这张巨幅国画被命名为《荷风盛世》。

崔如琢的巨幅画作《荷风盛世》揭幕现场

崔如琢的巨幅画作《荷风盛世》在人民大会堂

2011年1月,崔如琢的巨幅画作《荷风盛世》在人民大会堂由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秘书长李建国揭开帷幕。“听说他要为人民大会堂画一张关于荷花的巨制,我简直不能相信,不相信他怎么能在十二张宣纸上,画出我无法想象的画来。所以我排出时间,我要看一看,他到底怎么画!”回忆往事,上海中国画院画师谢春彦感慨万千。目睹了一个多星期没有草稿的作画,谢春彦竟放心了:“我感到高兴,我相信了!我用眼睛看到了崔如琢作画,他最大的一片荷叶我量了一下,有两米之巨。”

《荷风盛世》悬挂在人民大会堂二楼回廊北侧的墙壁上

在盛大的仪式后,《荷风盛世》被正式悬挂在人民大会堂二楼回廊北侧的墙壁上。画芯长十八米、宽两米八,装裱完成之后,长二十米,宽度到达三米多,画面总面积比其背面墙壁上的《江山如此多娇》要大三分之一,成为人民大会堂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幅国画巨作。

《荷风盛世》一经亮相,就赢得了全场热烈掌声。只见画上,56朵荷花顾盼神飞,荷叶浓淡起伏、墨色酣畅淋漓,荷叶饱满而赋予张力,整幅画作既有伟岸之势,又不失冲和浑融之质,诗意的布局,完整的画面与雄伟的建筑相得益彰。

《荷风盛世》,点击放大可查看细节

《荷风盛世》局部

《荷风盛世》是人民大会堂目前收藏的尺幅最大的写意画作,非常巧的是,其悬挂的位置刚好与傅抱石、关山月合作的《江山如此多娇》背靠背。两代笔墨,两番激情,共同彰显着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及其各具特色的艺术个性和笔墨当随时代的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