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有网友提问;
“听说喝了毒蛇泡的酒,对身体很好,我们老家山上经常有竹叶青出没,如果逮到泡酒的人,怎么办?”
毒蛇泡酒,民间流传的说法可大补甚或对多种疾病有效。其实,蛇毒也是一种很好的药物,它不仅有镇痛作用,还有解毒功能。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会喝一些蛇药。但是,有些人却不太喜欢这种蛇饮。但小九仍劝君慎重考虑。
1、喝毒蛇泡酒好吗?
苏州程女士患有风湿病,听说毒蛇泡酒能治风湿,便托人从广西抓来两条毒蛇泡酒。没想到,这2条蛇竟然真的能起到止痛效果,而且还有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等疾病的作用。这让程女士非常开心。但她也发现,蛇药不能长期服用。程女士喝着这种药性很温和的一罐毒蛇泡酒,感觉很舒服。
可没想到,喝了一杯后,她开始浑身难受,最后被诊断为病毒性神经炎,险些被截肢。在医院里,医生给她做了脑电图检查,诊断为癫痫,并建议进行药物治疗。可就是因为这小小的一点小疏忽,让她失去了一条手臂!医生建议马上手术切除?好在她求医比较及时,保住了自己的手。
图源网络
案例二:毒蛇泡了三个月的酒,醒来咬了一口
因为儿子脸上长痘很厉害,试了很多办法都治不好,张老师四处打听,听说毒蛇泡酒有疗效,决定试一试。
他先请友人帮忙买了3条活蝮蛇,泡上坛酒,摆在客厅里。第二天早上7点30分,张女士发现蛇都死了。她拿着瓶子来到附近一家酒店找张小姐。3个月后,他觉得酒要泡开了,揭开酒盖准备舀上一杯酒时,酒坛上的蛇突然探出身子咬住张老师。
不久,张老师的手涨得通红。 他去附近的一家眼镜店买了只眼镜框,在眼镜架上涂上一些蛇血,然后把它放在嘴里咀嚼。吃完之后,张先生感觉到自己的眼睛有些不适。但没有在意。 他知道毒蛇有剧毒,连夜赶到医院,注射毒蛇血清,才捡回一条命。
图源网络
一,泡在酒中的蛇,为什么没有死?
蛇在酒中浸泡数月,竟然还能咬一口? 这可不得了!这可不是危言耸听! 不要不信,类似的新闻早就见诸报端。
蛇是地球上最有生命力的动物之一,它能在缺氧、缺水等恶劣环境下生存下来,并能在需要时进行自我保护,处于休眠状态。? 不过这种冬眠并不是真的死掉,而是要等到它苏醒后才会继续生活下去。蛇类是典型的“昼伏夜出”动物,白天活动时间很长。夜间则比较安静。 蛰伏期蛇类对氧气需求量小,营养盐需求量大。 但需求少并不等于没有需求,蛇要生存还需要其他条件的支持。
比如有的人在泡酒时放入药材,蛇会把头放在漂浮的药材上,节省体力。 还有一种方法是:将蛇放在一个小容器中,使之处于睡眠状态。当你打开这个小容器的盖后,蛇便开始了呼吸活动。 如果盖子完全封闭,少量空气进入,蛇就能正常呼吸。 在这种情况下,蛇可以保持相对较长的休眠状态。
二,药材泡酒,不建议尝试
除了毒蛇泡酒外,还有不少人爱用中药材泡酒,这真能管用吗?
中药材泡酒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我国古代医书典籍中就有关于药酒的记载,“祛风活血,止痛散淤”就是其中之一。
但是我们也要注意中药泡酒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很多人认为中药有一定的毒副作用,所以不敢尝试。 有些人喜欢用中药泡茶水喝,认为这样能起到保健作用。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因为中药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如果浸泡时间过长会降低药效;而且还会使药物发生变质。 且不说,自家泡酒卫生难以保证,故不宜尝试药材泡酒。
厦门市第三医院消化内科王银主任指出:民间常用的泡酒中药草乌,川乌,曼陀罗和三七均含有一定毒性,若超量服用,易对健康造成危害。 在《中国药典》中规定:白酒不能超过500毫升;黄酒也不得低于300毫升。但是,很多人并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 剂量过大也会增加中毒风险。
而且,老百姓对民间偏方有着过分的迷恋情结,配药的偏方往往得不到医生的认可,容易出问题。
因此,建议广大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不要盲目地相信"药酒治病",更不能依赖专业医师。 王银介绍,一般情况下,人们在生病后都会服用一些药物,但很多人不了解这些药物对自己是否安全有效。 如果出现身体不适,首先要去医院就诊,不能靠喝药酒。
三,这些中药请慎用!
临床上药酒中毒的案例不胜枚举,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患者认为中药均无毒无害,不假思索拿来泡酒,最后酿成惨祸。 那么,中药究竟有毒有害呢?下面介绍一些常见药物对人体的影响,供大家参考。1.附子:附子性温,味辛微苦,入肾二阳经且能温中补虚。 小九想强调指出:有些中药毒性很大,千万不能拿来泡酒。
1、乌头碱:有毒。
乌头碱具有心脏毒性,目前尚无特效解药。 乌头碱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之一,包括甘青乌头、川乌、草乌和附子等品种。 乌头属植物中乌头碱含量较高,一般在10~20%,最高可达40%以上。由于该药物对肝脏和肾脏均具有一定损伤作用,所以限制了该药应用范围。 乌头是治疗风湿免疫疾病的重要药物之一,但由于乌头碱有一定的致命风险,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乌头碱的含量,一般应控制在中毒剂量的0.2mg以下或致死剂量的3-5mg之间。
乌头碱中毒后可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毒性,如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严重者还可能引起肌肉强直和呼吸痉挛。 由于其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很强的刺激作用和神经毒效应,所以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积极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处理,以降低死亡率。 如果不能及时干预或中毒剂量过大,患者最终会出现室性心律失常,导致死亡。
2.含马兜铃酸的中药
发表在《肝脏病学》2019年第1期的研究报告证实:马铃兜酸能够直接诱导肝癌的发生,并成为诱发肝癌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马铃兜酸作为一种天然抗癌药物,近年来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肿瘤疾病。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和分析,综述了马铃兜酸的生物学特性及应用进展。1.生物学特征。 肝癌中,马铃兜酸会增加食管癌、膀胱癌和肾癌等其他癌症的风险。 马铃兜酸能显着降低东南亚肝癌患者的发病率,且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马铃兜酸为一重要成分,但由于其毒性较高而被禁止使用,因此,人们对马兜铃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它是否能成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一类致癌物上。
马铃兜酸为常用中药材,主要含有马兜铃、青木香、广防己、关木通、天仙藤等成分。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大多数为马兜铃科植物,这些植物都是有毒的。 在国外,马兜铃科是最常用的药用植物之一。美国FDA批准了马兜铃属植物用于治疗癌症、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英国则对马兜铃属药品进行严格管制。 在我国,广防己,青木香和关木通这三药已被国家药典禁止收载,其余部分也被列入处方药。
3.虫类中药
全蝎,蜈蚣,蟾蜍,土鳖虫等虫类草药虽已应用于临床,但均有毒。 如果使用不当就会引起中毒。现将有关药物中常见毒副反应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以供参考。一、皮肤瘙痒:多由用药过量所致。表现为全身或局部发生剧烈疼痛。 如:1。
全蝎的毒性属高毒,中毒者可肢体麻木,皮肤瘙痒,呼吸麻痹,严重者可致死亡;
蜈蚣的毒性主要表现在其头部的毒液和领足上的毒腺对人体危害极大:在胸部和尾部基板上有大量的腺体,能引起皮肤过敏、心肌损伤以及溶血反应;
蟾蜍的毒性较低,但中毒者可引起循环、消化及神经系统等方面的损害,甚至导致严重的心律失常或缺血缺氧。
土鳖虫的毒性来源主要为生物碱,可导致心率减慢或停止。
毒蛇泡酒和药材泡酒对人体都是有益的。 因为蛇毒是一种剧毒物质,一旦服用过量会引起急性中毒甚至死亡;另外,蛇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套特殊的防御机制来保护自己,所以,不宜轻易接触有毒物品。 若实在身体不适,应向医师建议,以免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