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别人家的实验室|从英美实验室管理体系,看我国实验室安全管理问题

检测家
检测家
2023-02-03 16:36:54

过去二十年,我国实验室科研水平飞速发展,同时也出现了多起实验室安全事故。

有学者不完全统计发现,2001年至2018年,中国高校发生了110起实验室事故,导致10人死亡、102人受伤。刚刚过去的2022年,实验室安全事故也时有发生,如4月27日,某高校实验室发生一起爆燃事故,导致1人受伤;7月21日,某企业实验室发生一起茂金属催化剂泄漏燃烧事故,造成1人死亡、1人受伤。

与工业安全事故相比,实验室事故造成的后果相对较小,但也正因如此,人们容易忽视这背后的隐患。然而,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许多实验愈发复杂,有些还是前人并未涉及到的领域,随之而来的风险越来越大。因此,保障实验室安全是难点也是痛点。

与国外相比,我国实验室有些硬件设施已经远超国外,但是在软件方面,如实验室安全理念、管理制度等方面还有不及。因此,本文希望通过对英美两国实验室管理经验的梳理,对国内实验室安全管理有所启发。

明确顶层设计与组织架构

Part.1

法规标准顶层设计

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于2011年颁布了专门针对实验室安全监督管理的《实验室安全指南》,该指南全方位覆盖了实验室安全管理涉及的各种标准要求。英国虽然没有专门针对实验室安全监督管理的法律,但是其于1974年制定了《工作健康安全法》。以《实验室安全指南》《工作健康安全法》为基础,英美各大高校制定了涵盖实验室各个领域的安全制度。

Part.2

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与组织架构

美国通常设立专门负责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环境健康安全管理机构(EHS),根据实际技术领域设立多个安全管理部门。EHS机构的主要任务是制定并推进落实安全规章制度,为各个实验室提供安全专业方面的培训、指导与安全检查,将安全融入实验室的日常运转。

英国的管理机构与美国类似,但是其更侧重于个人的安全职责。英国高校实验室通常由副校长负责总体安全管理,各系部领导对系部安全工作全权负责。各系部还设有专职安全员及多位不同技术领域的兼职安全负责人。英国高校通过设定组织层级、明确安全职责,推动安全制度有效落实。

落实风险管控与安全管理

Part.1

风险评估管控

美国通常由安全主管领导负责组织风险评估。美国认为危害控制的最优方案是将其永久地移除,而不是依赖于作业人员的防护。因此,美国实验室安全控制措施的优先层次依次是物理清除、替换、减少暴露、合适的工作方式、个体防护。

英国高校实验室的风险评估是由各实验室的导师、管理人员以及多个技术领域的专家开展,通常采用五步法,包括列出潜在的危害、列出可能被伤害的人员及其可能被如何伤害、针对潜在危害提出合适的安全措施、根据安全措施开展相应的行动、回顾结果并监督审查。

Part.2

实验室进入权限管理

英美两国实验室通常设有安全进入门禁,着力降低事故发生概率。

美国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根据不同工作人员的职务、岗位设置不同权限的电子门禁,并根据实验需要及培训测试结果自动调整权限,允许不同权限人员进入相应安全级别的实验室。

英国利兹大学将学校分为公共区域、普通准入区域、受限区域、危险区域和严重危险区域五大区域,除公共区域可自由出入外,其他区域均通过门禁卡对不同人员设置权限以区分是否可出入。出入危险和严重危险区域还需额外的培训和层层审批,才能获得相应密钥。如果外来人员需要进入危险和严重危险区域,必须绑定一位已获得相应权限的人员,并与其同进同出。

Part.3

实验室培训管理

做到安全培训有的放矢、分类分人员开展。不同领域的不同实验人员面临的风险不同,因此需要设置有针对性的课程。

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根据专业类型、工作内容及可能涉及的风险为实验人员设定必修课程及选修课程。英国牛津大学和曼彻斯特大学的培训包括岗前培训、操作培训、检查培训、风险评估培训、常规安全培训等。美国犹他大学对学生参加的普通实验课进行严格管理,每一门实验课程前都有安全培训,学生通过考试才能进入实验室开展实验。英国利兹大学对于重要设备的考核采用五步法,即培训、考试、观摩操作、陪同操作和独立操作,考核达标才授予独立操作权。安全培训持之以恒。

英美实验室的培训大部分贯穿全年,且并非一劳永逸。如某些实验室在实验人员出现违规操作等行为时,后果轻微则首次警告,再发生暂时禁入实验室,再次培训考核通过方可恢复;后果严重则取消实验室进入权限,更严重的则有相应的惩处。还有些实验室为培训合格证设置1年至3年不等的有效期,到期需要重新考核。此外,灵活的授课形式、丰富的课程资源也是英美实验室开展安全培训的特色之一。

重视化学品全流程管理

随着信息化水平的提升,英美诸多实验室实现了化学品信息化全流程追踪管理系统,从采购、储存、使用到废弃,均有据可查,全程追踪。

为保证质量及满足一般化学品的需求,化学品管理系统一般会遴选一部分供应商用于采购常用化学品。对于实验室特需化学品、特殊管控化学品等,用户可通过系统向供应商提出需求,系统进行审核通过后批准购买并备案。

化学品瓶罐上贴有含名称、潜在危害、防护措施等的基本信息。实验人员在使用化学品前需要在系统申领,且填写使用该化学品涉及的操作流程、风险评估及安全防护措施等,备案审批通过方可使用;特别危险的操作需至少两人在场。此外,实验人员如需要暂离,则应在醒目处写明正在进行的实验名称、用到的化学品、反应时间、联系方式等信息。

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化学实验室

试剂耗材的使用和管理充分体现了科学合理、方便使用的原则。

由专门的部门负责进行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统一分发废弃物盛装用品。各实验室根据废弃物危险程度、相态、是否可回收等情况分门别类盛装,标明废弃物名称、类别、危险特性、成分、日期等基本信息,并在系统申报登记等待统一处理。某些实验楼还专门安装相应的检测装置进行实时监测。

为推动科技进步,大型仪器的共享已成为各大实验室的共识。然而,大型仪器精密复杂,甚至某些仪器危险度较高。因此,英美实验室对大型仪器多采用预约及现场培训制度,避免误操作等对人员、仪器造成损害。

实验室常态化安全检查是保证安全规章制度有效执行的方式。美国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会不定期检查实验室,并根据检查结果对实验人员进行奖惩。英国高校除日常系部安全检查外,每年开展至少1次校级实验室安全检查,还会聘请校外专家进行检查。

对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启示

我国重视实验室安全管理法规标准建设,但目前还没有制定专门针对实验室安全的强制性法规标准文本。因此,由相关部门建立一个统一全面的实验室安全法规标准体系,是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

本质安全理念是过程安全管理中的重要理念,在实验室安全管理中也同样适用。此外,为切实将实验室本质安全落到实处,应设置实验室安全专项资金,专款专用。

建议实验室安全管理不仅引入专兼职的安全专家提供安全支持,而且让每位实验人员都参与其中,实现安全专家指导安全工作流程、实验人员集体监督反馈、安全管理不断改进的良性循环。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建立实验室安全培训与实验室进入权限联动机制。建议从学生抓起,将实验室安全作为必修课列入教学计划;将实验室安全培训与实验室进入权限联动,设置门禁,不培训、培训考核不通过、培训超过有效期等禁入实验室。同时建立实验室事故数据库,对实验人员开展日常安全教育。

目前国内部分高校的化学品由每个实验室自行购买、各自储存,废弃物有时随意倾倒、丢弃,存在极大隐患。因此,建议设立化学品统一管理系统,对化学品统一购买、存放,对废弃物统一处置。

各高校、研究院、企业应对实验室安全检查进行规划,开展不同层级的周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并统一设计实验室安全检查表,规定整改、复核周期,将实验室检查结果作为考核依据予以表彰或惩处。

文章素材来源: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新浪财经APP、网络,侵删

声明: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部分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涉及到版权问题,请及时和我们联系,核实后协商处理或删除

检测家

仪器租赁平台

分析仪器在线租赁,货期短、价格透明

圆你一个科学实验室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