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建王朝,皇帝是天子,开国皇帝打下的天下,那都是自己的家业。对于那些帮助自己建功立业的帮手,到了政事稍稳时,一般都会大封功臣,给钱、封地、赐爵加免死金牌,可谓是真正的“一条龙”服务。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这大概是没有称帝野心的人,在古代的最高理想了吧?
唐高祖李渊在他建立大唐的武德元年,就给十七位人臣发了二十份相当于免死金牌的“恕死”声明,其中叙及自太原起事以来的首功,更是表示当时的尚书令秦王李世民、尚书左仆射裴寂还有纳言刘文静可以饶恕死罪两次,其余十四人可以饶恕死罪一次。
看到这,大概有许多人觉得,那么尉迟敬德、秦叔宝肯定在这个十七人名单里,毕竟谁没看过、听过《隋唐英雄传》啊!李唐的江山有一大半是秦王和他手下的文臣武将打下来的。
然而,在这份以李世民为三首功之一的“太原元谋功臣”中,确实没有武将尉迟恭、秦琼,没有文臣房玄龄、杜如晦,甚至没有“军神”李靖。这难道是李渊在刻意打压李世民?
首先要理解一件事情,这位“太原元谋功臣”出炉的时候,李渊刚称帝,只有关东和河东一带的领地,还没有统一全国呢,这叙的功是自太原起兵到南下建唐的事情。此时李世民手下的尉迟恭、秦琼和李靖还在别的势力下效力,房玄龄和杜如晦还不是李世民的部下呢,又怎么能进入这份榜单呢?
况且,演义不是历史啊,李唐的天下也不是全靠李世民拼杀而来的。看过《隋唐英雄传》的人,都是知道柴绍的,他是李渊的女婿嘛!武士彟好像不是很出名的样子,但他的女儿、一代女皇武则天你一定知道。那么这二人究竟是何德何能,能够名列十七人之中的呢?
李渊起兵时,就秘密派人通知了身在关中的柴绍夫妇。柴绍立即动身前往晋阳,还把准备在河东落草为寇的李建成和李元吉劝往太原。起兵之后,柴绍还做了马军总管。当遭遇隋朝守将宋老生守城时,柴绍亲自去侦察,并带回关键情报,为击败宋老生这场首战作出卓越贡献。自此之后,每逢攻城略地,柴绍都是先登上城,率先破阵。在与隋将屈突通交战时,柴绍率轻骑侧面袭击,奠定了胜局。
不仅如此,柴绍除了本身功勋卓著外,还有一个不让须眉的贤妻。当李渊从晋阳起兵南下,包围河东并且准备攻取长安时,柴绍的妻子平阳公主在关中散尽家财,招募亡命之徒,招降附近的义军,最终招募到七万人,号称“娘子军”。当李世民率军到达泾阳时,会合了娘子军,一时声势大涨,很快就攻克长安。
至于武士彟,虽然本来家里只是富商,但也是世代经营,十分富裕。他在李渊任太原留守的时候就已经投奔了对方,而李渊也将他视为心腹,征辟他为留守府中主管军事的幕僚。在李渊准备起兵时,他献上祥瑞,即从天上听到唐公将成为天子的消息,并向李渊进献兵书,李渊十分高兴,表示要和武士彟共享富贵。
第二天武士彟又对李渊说,他梦到李渊骑着马飞到天上去,用手碰到了太阳和月亮。这一类神鬼之言无疑更加坚定了李渊起兵的信念,也在当时普遍迷信的时代让老百姓更多地顺服、支持李渊。
另外,在晋阳起兵之前,太原的两位副留守以及留守府司兵已经开始怀疑李渊了,但武士彟对他们利诱拉拢威胁,最终让三人在有能力阻止李渊募兵、造势时迟疑不定。这一切努力确保了李渊的兵变得以顺利实现。
从柴绍、和武士彟二人身上,可以看出“太原元谋功臣”含金量是很高的。柴绍作为女婿亲戚、武士彟看似幸进之徒,都是为李渊顺利起兵、攻取关东、河东立下了汗马功劳的。
这种“恕死”之诺,真的有用吗?刘文静和裴寂都是能免死两次的人,但是在武德二年,刘文静却还是被斩首杀死了。
刘文静自认为屡立军功,能力在裴寂之上,却没有裴寂位高权重,所以经常在政事上找裴寂的麻烦。有一天他和自己亲兄弟喝酒喝醉了之后,拔刀砍柱子,说一定要杀了裴寂。这时候他的一个失宠小妾通过自己的兄长向皇帝诬告刘文静即将谋反的事情。
在审讯过刘文静之后,大臣们都认为刘文静并无反意,但裴寂乘机进了谗言,暗合了李渊对于刘文静的猜忌。最终刘文静和自己的兄弟刘文起一起被斩,说要饶恕两次死罪,一次都没用到,就直接给杀了。
刘文静的死固然有其心胸狭窄、待人刻薄的原因,但也有李渊在天下没有统一时,对功臣所必有的猜忌的缘故。
那么作为李渊的儿子,李世民的御下之道会比李渊强吗?李世民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里面,也是有人被杀的,例如说和太子李承乾一起造反的侯君集。
而且自李世民从李渊手里接过天子大权时,大唐内外的情况比武德初年要好上太多了。这样的情况下,功臣里即使有野心的,也会看到前途的渺茫而熄了起事的野心,顺便保全了自己。
从用人和御下这方面来说,李渊和李世民并无太大差距。他们之间差的是天下安定所带来的所谓“天命昭昭”。当天下安定时,君主的权力稳固,可以更少地去猜忌功臣,功臣也会因为造反成本的提高而“忠君爱国”。
李渊给“太原元谋功臣”发的“免死金牌”,更多地是彰显功劳,谁要是把它当真开始作死,那被当“走狗”给“烹”了,那也正常。最好是学李靖,打完天下就交兵权、装要死,那即使是“天子”也是“没奈何”了。
李渊赐下免死金牌的时候,“功臣”竟无一人得到?
像秦琼、李靖这样的英雄,为何没得到李渊赐予的免死金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