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端午节:文天祥被诬陷后,写下一首端午诗,缅怀屈原,表明心志

平酱文史
平酱文史
2023-06-20 12:21:06

马上就是端午节了,今天分享一首端午诗。

《端午即事》

文天祥〔宋代〕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本诗作者文天祥,是宋理宗宝佑四年(1256)的状元。《宋史》记载:“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之吉水人也。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帝亲拔为第一。”也就是说金榜题名时他才二十岁,真可谓是年少有为,羡煞旁人啊。

皇帝没有看走眼,文天祥确实才德兼备,成为后世敬仰的抗元名臣。

文天祥的这首端午诗,没有粽子,没有龙舟,有的只是一腔热血丹心,以及对先辈爱国诗人屈原的缅怀和追随。因为这首诗,是他在被诬陷成劝降派后,写下来表明忠义之心的。

首联“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点明了诗题和时间。端午时节有插艾草的习俗,用来驱邪祈福。

颔联“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写诗人无人理解的孤独,这里应该是互文见义吧,故人和新知要么就是不可见,要么就是在万里之外。总之,就是没有一个相信他忠心的人在身边,这让他感觉无可奈何。

颈联“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写诗人自己的今昔,提醒对面的人重新仔细审视自己,我的丹心还照着往昔,我如今的头发都变白了。

意思就是,你想想我过去做的事情,我都做了些什么,我为了率军勤王,把家里的资产都充作军费,苦战连连;你再看看我现在的样子,为了抵抗元军,我鞠躬尽瘁,头发都白了,样子都衰老了。这样的我,能是劝降派吗?

“丹心”代指忠心,“夙昔”指往昔。

尾联“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再次有力地表明诗人的心志,我他想像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那样,投江报国,可惜的是湘江离这儿太远了。

读完这首诗,你就会知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不仅仅只是存在于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而已。文天祥的大部分诗作中,都可以看到他舍身为国的英魂在熊熊燃烧。

这个端午节,我不仅缅怀屈原,也追忆文天祥。千古英雄,万古流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