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虽然是古代皇城的正门,但是它对于新中国来说,更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地方。
因为在一九四九年,毛主席正是站在“天安门”的城楼上,向全世界宣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故此,天安门的图案被镶进了我们的国徽。
在那之后的几十年中,天安门的广场上也举行了多次阅兵仪式。而全国各族同胞,以及世界各国的媒体,也都会在同一天关注着这场盛典。
每当这个时候,人们总是会注意到“天安门”城楼上高悬着的毛主席的画像。新中国成立了七十多年,这幅画像也在上面悬挂了七十多年,它仿佛早已经与古老的城门融为了一体。
老一辈的中国人看这幅画像看习惯了,觉得画上的毛主席和蔼可亲,看到他就会觉得这个时代,总还有一些东西没有改变,而这种“不变”能让人们的觉得心里踏实。
可是外国人看到这幅画像,却产生不一样的想法。一九八零年,一个来自欧洲的女记者到中国拜访邓小平。当时她提了一个奇怪的问题——毛泽东的画像还要在天安门上挂多久呢?
女记者因何有此一问呢?这大约是因为在当今全世界范围内,只有中国和朝鲜两个社会主义国家,才会把领导人的巨幅画像悬挂在建筑物外。
因为信仰与主义,以及文化传统的不同,外国人对东方国家的领袖们,总是带着一些偏见与恐惧。
很显然,在这位欧洲女记者的认知里面 ,毛主席的画像只要还悬挂在天安门上,就意味着属于他的那个时代,还远远没有过去。
但是事实上,中国人把毛主席的画像悬挂在天安门上,最初很可能是基于一个“传统”,而不是一个“主义”。并且在天安门上悬挂画像的传统,也不是始于毛主席。
那么,中国人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才有在天安门上悬挂画像的传统呢?曾经又有哪些人的画像被悬挂于天安门之上呢?
一、天安门上悬挂过人物的画像
据说第一个在天安门上挂画像的人是袁世凯,袁世凯本来是清朝军机重臣,一九一一年,他奉摄政王之命领兵与孙中山的中华革命军作战。
通过与清廷讨价还价,最终拿到了清朝的兵权,跟着他就主动向革命军提出“议和”。当时孙中山的革命军大约有十五万人,但是清廷方面仍然保有六十万正规军。
如果双方硬碰硬,势必造成极重大的牺牲,因此革命军方面同意与袁进行谈判。随后双方进行了两轮谈判。一九一二年袁世凯成功逼清帝逊位,随后自己当上了“中华民国大总统”。
袁世凯当上总统没多久,就萌生了复辟帝制的野心,并在一九一五年称帝,国号“洪宪”。这一举动违背了当初他与革命军的约定,属于欺骗行为,所以人们就说他是“窃国大盗”。
据说,就是袁世凯在举行登基大典的时候,他把自己的一幅巨型画像挂到了天安门上,昭告天下,自己是这个国家的主宰,由此开启了天安门上悬挂画像的传统。
袁世凯称帝以后,引起了全天下的震怒。于是他的皇帝没有当多久,就被推翻了。推翻袁世凯以后,人们又把孙中山的画像挂上了天安门。
就是要告诉中国的老百姓,这回是真的“变天了”。封建帝制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现在领导中国的是三民主义思想指导下的民国政府了。
孙中山十一次革命才推翻清朝,后来又主持北伐,建立了近代史上第一个“共和制”国家,所以天安门上悬挂他的画像也是理所当然的。
孙中山的继任者蒋介石同样是一个“窃权者”,不过他上台之后,在明面上仍然一直尊孙中山为“国父”,因此孙中山的画像在天安门上一直悬挂到了抗日战争结束。
之后,蒋介石作为国民党领袖,个人声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于是他就趁着这个机会,用自己的画像取代了孙中山的画像。
蒋介石的画像是在一九四五年的时候,第一次挂上天安门的,在一九四八年的时候,更换过一次。
二、毛主席画像首次悬挂在天安门上
一九四九年一月北平和平解放,这时候天安门上如果还挂着蒋介石的画像,就不合适了。于是一九四九年二月,蒋介石的画像就被取了下来。
随后,毛主席的画像第一次被挂上天安门。不过当时与毛主席的画像一同挂上去的,还有朱德总司令的画像。另外,在他们二人的画像当中,还摆了一颗红色五角星。
但是当年毛主席的画像,并不是一直在那儿挂着的。据说在一九六六年以前,毛主席的画像都是在每年五一节和国庆节,或者有别的重大庆典时才挂上去。
前后持续的时间长达一周,时间过了之后就会撤走。一九六六年以后,毛主席的画像就一直挂在那儿了。
一九四九年的七月七号,为了纪念七七事变在北京开了一个大会。会议期间,毛主席和朱德二人的画像又被挂上去了。会开完了,画像又被取下来收起了。
到了一九四九年十月一号国庆节,周总理为了保证开国大典的顺利进行,凌晨时分到天安门广场上视察工作,意外发现毛主席的画像下面还印着“毛泽东”这三个字。
原来这幅用了几个月的画像,竟然是工作人员直接从新华书店的一本书上临摹下来的。这画工有点不知变通,临摹毛主席照片的时候,顺带把照片下面的注释也一起临摹了。
巨大的三个黑字在画像底部,看着就有点奇怪了,于是周总理找人把这三个字用蓝色颜料涂掉。这样远远一看,画像底部白边儿就与毛主席的衣料颜色连成了一片。
一九四九年这个版本的画像,还是戴着八角帽的。到了一九五〇年国庆节时,天安门上悬挂的毛主席画像就换了另一个版本。
这幅画像是毛主席侧面像,这幅画像只挂了一次,因为当时有人说,画像只露出了毛主席一只耳朵。于是第二年又找人画了另一个版本,临摹的是新华社出版的毛主席的一张正面照。
天安门上悬挂的毛主席的画像,一共有八个版本。自一九六七年最后一次更换版本以后,毛主席的画像基本就没有变化了。
只是天安门上毛主席的画像长年累月挂在建筑外部,遭受风吹雨打容易被腐蚀。为了保证画像光洁如新,在每年的国庆节这一天,工作人员都会用一幅新的画像替换旧的画像。
结语
据说天安门最多的时候,曾经一次挂了十二位人物的画像。
除了毛主席和朱德这样的中国领导人以外,还包括斯大林、列宁以及马克思、恩格斯这样的外国人,因为他们都曾经是新中国革命的“精神导师”。
一九六六年以前,每年的国庆节,在天安门的对面还会悬挂孙中山像。到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央出台了新政策,才把别的画像都撤走了。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那位欧洲记者问邓小平,毛主席的画像要挂到什么时候,邓小平回答她说:“要永远保留下去!”
毛主席是新中国的引路人与缔造者,中国人保存他的画像,是想以这样的方式来永久地纪念他对国家做出的巨大贡献。
时代虽然不一样了,但是毛主席光芒万丈的思想对于今天的中国人来说,依然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所以我们当然要让他的画像,永远高悬于天安门之上。
让毛主席的画像与毛主席的革命精神同在,让毛主席永远站在至高点上,以祥和、慈爱的目光注视着我们;再以这样的方式,时刻提醒着后来者,永远不要忘记革命的初心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