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李煜一词600年无人敢仿,纳兰性德睡不着写“一”首,不料成千古绝句

酒心糯米酒
酒心糯米酒
2021-10-08 15:10:18

相信大家读书时都读过南唐后主李煜的诗词吧。他的一生颇受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正是他诗词有此成就的原因之一。《相见欢》《菩萨蛮》等等都是他很有名的诗词。

他一生追求安逸散漫的生活,李煜自称为莲峰居士,从他给自己取得号来看,他向往的是和陶渊明一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隐居生活。

事与愿违,老天偏偏看中他,李煜相貌奇特,生有骈齿重瞳。骈齿和重瞳一直被认作是圣人才有的特征。相传据说孔子有骈齿,晋文公和项羽有重瞳。足以说明这个说法是有一定的依据的。

李煜在皇家中排名第六,他有五个哥哥,按理说这个皇帝怎么也轮不到他来当,但是偏偏就是那么的巧,他的五个哥哥相继离世。后来就刚刚好他的皇帝父亲也去世了,于是皇帝的重担就落到了他这个文弱书生头上。

当了皇帝之后,李煜非但不收敛,玩得更欢了。整日沉迷声色犬马之中。丝毫不在乎国家的存亡。他是一个成功的诗,但无疑也是一个失败的帝王

作为诗人他将自己饱满的才情融入到诗词中去,让人在读他的诗时,眼前仿佛出现一幅盛美画,心中充满忧愁烦闷的情绪。即感叹往日的生活一去不复返,回味着古国的存亡,又觉得应该及时享乐珍惜眼前的美景。

李煜的诗词大部分写的都是自己被囚的凄惨,大部分都充满伤感。只有少部分像《一斛珠》里面的“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写的是他与大周后两人新婚燕尔,词风调皮可爱又风情万种

李煜的词之所以受人所喜好,因为这些作品具有高度的艺术技巧。在李煜的许多词中,一切景象都描写的很自然,没有很多雕琢的痕迹,像流水一般顺畅

在后期的作品中,这个特点更为突出。后期作品的风格一般都是朴素且准确的。在晚唐、五代的许多词人中脱颖而出。因为晚唐时期许多词人追求词藻过分华丽,与李煜的词大相径庭

李煜捉住能让人清晰感受到的情景和形象特征,用简练的词汇描述出让人难以忘怀的情景。他的这种艺术技巧在现在对我国的诗歌艺术依然有很大帮助。

我们听过的周杰伦的《菊花台》,里面的“菊花残”这一句词就是来自于李煜《长相思·一重山》里的“菊花开,菊花残。寒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这首词仅仅只有三十六个字,却道尽相思之苦。清新脱俗,天然去雕饰

秋怨”二字简洁准确地概括了这首诗的主旨。全诗写一个思妇在秋日里苦苦地思念离开的人,急切地想要他归来,然而最终却了无结果。形象丰富,自然明朗

在我们初高中时期,这首诗并没有出现在我们的背诵之列。并不是因为这首词写得不好,而是因为写得太好,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无人敢轻易模仿。直到清朝时,另一位诗人的出现,他就是纳兰性德。相信我们都知道“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这句诗吧。

纳兰性德自幼聪颖,博览群书,十七岁便进了国子监读书。之后又被康熙皇帝赏识,成了御前一等侍卫。有人尊称他为清初第一词人。这个头衔就足以证明他饱读诗书,满腹经纶

纳兰性德和李煜一样,相比于舞刀弄枪,他更喜欢吟诗诵曲。他和李煜一样不凑巧,他的一生与国家兴衰紧紧联系在一起。他仿写的李煜的那首《长相思》就是在行军打仗过程中失眠所作。夜晚的心情总是充斥着无限的悲凉,只有孤独和寂寞相伴。

作为晚生后辈,纳兰性德一直对李煜有深深的敬仰之情。纳兰性德一生都在皇权的笼罩之下,他无时无刻都在想着如何逃离这样的压迫。

李煜的《长相思》更注重儿女情长,而纳兰性德描述的却是想建功立业又不忍离开家乡的的边疆将士形象。将大国豪情思乡柔情联系在一起,刚柔并济。营帐外的风雪已经将词人的情感渲染得十分到位。外面只有呼啸的风,飘洒的雪,没有一丝一毫故乡的温暖。

纳兰性德的《长相思》风格婉约,情感细腻。和李煜的《长相思》有异曲同工之妙,虽说表达的感情完全不同,但风格是相同的。

古诗词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将汉字押韵艺术,和声律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唐诗的凝练,宋词的意境深远,曲调悠长,都给了我们极大的心灵享受。

尤其是宋词,豪放派和婉约派所诞生的词作,百花齐放,将宋词点缀得更加闪耀。像是李煜的“亡国之词”;苏轼的“狂放豪迈”;李清照的“婉约愁绪”,都能给替我们诉说心中的喜怒哀乐,抒发各种情感。

喜欢宋词,同时又想了解词人生平的朋友,不妨看看这套词传。分析词作的同时, 还配有词人的生平事迹,让你通过词作,了解他们的或幸福;或坎坷的一生。

这套词传包括:《李清照词传》、《李煜词传》、《苏轼词传》、《辛弃疾词传》、《纳兰容若词传》《仓央嘉措诗传》等等。

带一套回去,增加自己的书卷气,成为文艺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