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民间故事:妇人遇不测,公婆却齐叫好,没成想自家从此断了香火

钟消息
钟消息
2021-12-05 16:31:57

公元一千四百八十二年,明朝成化皇帝朱见深在位时期,江苏省有个叫乐康的小县城。这乐康县本来和其他的县城也并没有什么不同,只不过在成化皇帝时期,这乐康县的县城里头发生过一起令人咋舌的事情,以至于即使是到了现在,乐康县这个名字依旧在民间流传。

故事的主人公叫吴文彦,而这个故事的内容,则是发生在吴文彦离家赶考归来之后

明朝宪宗成化十八年的冬天,当南方的老百姓都因为冬天的寒冷而躲在家里的时候,吴家的儿媳妇关氏却被她的婆婆梁氏逐出了家门

这一天天才刚刚放亮,乐康县里头除了鸡和狗的叫声之外,寂静得不像是一座县城。可就是在这个一个万籁俱静的时候,吴家的院子里却传出了几声尖锐的女子骂声

呵骂声极其刺耳,像是瓷器落在地上摔破了的声音一样。住在吴家周围的几个邻居当时就被这尖锐刺耳的声音惊醒,一个个纷纷推开窗户,对着吴家的方向侧耳听了起来。

原来,是那吴家的老婆婆梁氏正在呵斥自己的儿媳妇关氏。也不知道这关氏是怎么得罪了婆婆,梁氏骂了小半个时辰,愣是没有出现一句重复的话。

四周探出脑袋来偷听的邻居们纷纷摇起了头,既是感叹这吴家婆婆的泼辣,又是好奇这关氏究竟做了些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情。

关氏自从前些年嫁到了吴家来之后,一直就没有传出什么不好的名声。反而因为关氏善于持家,周围一直有男子羡慕吴文彦讨到了这么一房好老婆

这边邻居们还想着那关氏往日里的行径,就听到吴老爹终于忍不住开了口。只听吴老爹先是对着自己的老婆梁氏骂道:“你这个老婆子,一大清早的也不知道收些声儿。这四面的乡邻怕不是都遭了你的罪,被你的破锣嗓子给吵醒了!”

吴老爹骂完,梁氏便降下了声音,不过这周围的邻居只要静下来侧耳仔细听,还是能听到那梁氏骂骂咧咧的声音的。

见自己的老婆不再像先前那样高声叫嚷的时候,吴老爹的声音也放轻了许多。周围的邻居大多都受不了这冬天清早的寒意,见确实也很难听到些什么话的时候,一个个的也就关上了窗户,重新缩回了被窝里头,和自家娘们猜测起了这吴家发生的事情。

吴家院子里头,那梁氏正双手叉着腰站在儿媳妇的房门口,气得脸红脖子粗的。至于那开口“劝架”的吴老爹,则是叼着一根旱烟杆子,靠在一旁的屋柱子上闷声抽旱烟。

梁氏一回头,看见自己的丈夫就只知道门口抽烟,便又开口对着吴老爹骂道:“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心里头打的算盘,这小东西不守妇道,你这个做公公也不知道什么东西是礼义廉耻。趁着儿子却府城里赶考没回来,竟然和自己的儿媳妇在一起了。”

说到这里,梁氏的声音又忍不住提高了两个调子。但吴老爹却在此时抬了抬下巴,示意梁氏噤声,梁氏才一缩下巴,又把声音降了下来。

不过到了这个关口,梁氏也没有了继续叫骂的心思了,狠狠剐了自己的丈夫一眼后,就气冲冲地回了自己的房间。吴老爹也在原地站了一会儿,又抽了几口旱烟之后才慢悠悠地背着手回了房间

此时在关氏的房间内,关氏却像是丝毫没有听见婆婆的叫骂,端端正正地坐在丈夫吴文彦的书桌前,拿着毛笔在纸上写着什么

过了半晌之后,关氏回过头仔仔细细地把写出来的内容看了一遍,等纸上的墨迹干了,便把书信夹在了一本经义之中。

做完这一切,关氏又颇为留恋地看了一眼这房中的布置,而后走到了那屋子的正中央,踩着小板凳拉住了房梁上挂着的白绫,上吊自杀了

关氏上吊自杀的事情很快就被发现了,而这件事也以极快的速度传遍了整个乐康县。而关氏自杀的原因,也从婆婆梁氏的口中渐渐地流了出来

原来,这关氏在丈夫吴文彦离家赶考之后,竟然因为耐不住寂寞,而选择了勾引自己的老丈人。要不是第二天一早的时候,梁氏因为尿急起得早了一些的话,恐怕还真就发现不了自家儿媳和丈夫的丑事。

有了梁氏信誓旦旦的“证词”,这关氏的名声自然是以极快的速度臭了下来。至于那和自家儿媳偷情的吴老爹,则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把自己包装成了“受害者”,心安理得地度过了那段百姓们议论纷纷的时间。

古时候男女地位不等这件事情,在咱们现在看来已经不算是什么秘密了,虽然在故事中吴老爹“洗尽嫌疑”的方式有些牵强,但是放在“男尊女卑”的社会环境下,还是能够解释得通的。

也幸好这关氏在乐康县没有什么亲戚朋友,否则的话,关氏的亲戚朋友听见了这些老百姓的话语,简直能活生生的羞死。

不过能够让一个人宁愿选择上吊自杀,也不愿意去面对的事情,想来也不会是什么简单的事情。事情是否真的像婆婆梁氏和吴老爹对外所说的那样,外人那就不得而知了。可如果这件事情真的就这么简单的话,那也就不能被叫做“令人咋舌”了。

成化十九年的初秋,因为大雪耽误了行程的吴文彦终于回到了家中。在听说了自己的妻子关氏的所作所为之后,吴文彦也是对关氏极为不齿。不仅在盛怒之下到关氏的坟前烧了一封“休书”,更是差一点儿就要把关氏挖坟掘墓,让她暴尸荒野了

吴文彦心里头的气愤好不容易消除下去之后,日子也就渐渐地恢复了正常。这一天,吴文彦起床后照例到父母的房中问候了一声,接着便回到了自己的房中,准备安心研读诗书。可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才刚刚拿起一本放在桌上的书籍,就看到几张写着娟秀字迹的纸张从书籍中掉了出来

吴文彦定睛一看,只见首页上用端端正正的字迹写着:“亡妻留字,我夫文彦亲阅”这四个字。

心里头对关氏这个“不守妇道”的女人已经毫无半点儿爱意的吴文彦甫一看见这封信,便想要将之拿出来丢掉。可转念一想,此时的关氏早已经死了,就算是要丢掉,那么看上两眼也不见得会吃什么亏。于是乎,吴文彦就把这几张纸从书页中抽出来看了起来。

这不看不知道,信件一看完,那简直就是把吴文彦吓了一跳。因为那关氏在信中写的,赫然是关于自己为什么会死得“真相”。而这关氏在信中描述的真相,却是干脆利落地把吴老爹和婆婆梁氏建立起来的说法直接给推翻掉了

在关氏留下来的书信之中,关氏之所以会选择上吊自杀,纯粹就是因为自己的婆婆梁氏在吴文彦离家之后天天给她摆脸色。而公公吴老爹又因为自己几年来没有生下个一儿半女心怀不满竟然趁着酒醉闯入她的房中,强行将她玷污了

在乐康县无依无靠的关氏求助无门,唯一能够依靠的丈夫又因为考科举的事情离开了自己,又羞又急之下,只好选择用上吊自杀来证明自己的清白了。

看完这封信之后,吴文彦已经哭成了一个泪人。就是打死他都想不到,在自己离开家的几个月里,自己的妻子关氏竟然受了这么多的委屈。受了委屈也就罢了,竟然还受到了自己公公的玷污。

看见信件最后写下的“绝笔”两个字,吴文彦早已经是泣不成声。想起自己之前不分青红皂白就想要挖坟掘墓的举动,吴文彦恨不得狠狠地扇自己两个耳光。急恼之下,吴文彦的心里头甚至产生了拿着信件去找自己的父母对峙的想法。

不过这事情里头牵扯到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且不说一方是自己的父母双亲,另一方还是自己自杀身亡的发妻。就算关氏在信件中的内容写得如何的真实,他也不可能就光凭着一封信件去找自己的父母亲对峙。

又过了半晌,等吴文彦的情绪终于稳定下来了之后,吴文彦便把这封关氏留下来的信件折叠起来放进了胸口。之后又在房中呆坐了一个多时辰,才推开门走出了自己的房间

关氏在信中写到了她临死之前的一天夜里,自己的父亲在外面和几个老友喝得醉醺醺的,直到半夜才回来。想到这个信息,吴文彦便决定先去拜访一下自己父亲的那几位好友,到他们那里旁敲侧击地问一问。

吴文彦得到的回答却让他更加确信自己妻子书信中的内容,因为吴老爹当晚在和几位老友喝酒的时候,除了炫耀自己的儿子有本事之外,还屡屡抱怨自己的儿媳妇关氏。吴老爹借着酒劲,什么“占着茅坑不拉屎”之类的脏话、臭话一股劲的就往关氏身上堆。

得到了这个答案之后,吴文彦的心里头更加沉了几分,但就算是这样,却也不足够证明关氏就是无辜的。而除去找了自家父亲的几位老友之外,吴文彦还特意去找了一趟在县衙里负责验尸的老仵作

在这个仵作这里,吴文彦却得到了一个让他们几乎就要崩溃的答案。那就是在关氏上吊自杀之前的时候,已经有了近三个月的身孕

那仵作看着已经逐渐陷入了呆滞的吴文彦,摸着光秃秃的下巴说道:“你也莫要太过在意,这女子不守妇道,肚子里的孽种尚且不知道是不是你吴家的种。你离家几乎有半年的时间,可那关氏的身孕才只有不到三个月的时间。”

听到老仵作的话,吴文彦机械似的扭过了头,对着那老仵作一字一句地说道:“娘子自缢之时,我离家尚不足两个月。”

吴文彦的话顿时就让老仵作呆若木鸡,像是被吴文彦传染了一样,昏黄的老眼之中也渐渐地绽放出了不可置信的神色。过了半晌,那老仵作才结结巴巴地说道:“那,那你,那这关氏的死,难不成还有什么内情不成?”

谁知这话一出口,吴文彦确实冷笑一声,看向老仵作的目光充满了敌意。老仵作被他的目光盯得发毛,好一会儿才说出一句“这谁能知道”的话来。

听见老仵作没有半点儿力气的话,吴文彦也不多留,迈开脚步就离开了老仵作的家。

事情弄到这里,也算是真相大白了。可是就像咱们前面所说的那样,一个是生了自己养了自己的亲生父母亲,一个是和自己相濡以沫的结发妻子。被夹在中间的吴文彦,根本就没有办法因为一方的事情而去损害另一方。至于说什么为自己的妻子正名这种事,那吴文彦就更不可能去做了。因为他一旦这么做了,那就是把自己的父母亲往死路上头逼了。

妻子关氏已经这么不明不白地死了,吴文彦又怎么可能会再让自己的父母双亲因为这件事情死掉。

不过这吴文彦也并不是什么都没有做的。从他搞清楚了事情的真相之后,吴文彦便没有再娶妻生子。哪怕是后来他考中了“举人”的喜报送回到了家中,吴文彦也没有再更进一步。而是整日待在家中,通过这种行为来惩罚自己和自己的父母。

当然了,事情的最后自然是吴家就此断子绝孙。而要说这吴文彦和关氏的故事为什么能够流传下来,那就要去问问那老仵作和吴老爹几位老友的后人了。

声明:本故事为民间流传,多来自于坊间奇闻、传说、志怪小说、戏曲、传记等,作者本意是借用民间故事弘扬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切勿因故事情节而产生其他情绪或搞封建迷信。

民间故事:妇人遇不测,公婆却齐声叫好,没成想自家从此断了香火

民间故事:丈夫赶考归来,听亡妻和父亲丑事大怒,却因一封信改观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钟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