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10年前,被父亲逼迫零下13度裸跑的4岁小神童,如今他有何成就?

快乐的胡豆豆
快乐的胡豆豆
2022-02-20 01:04:40

前言

2012年的除夕清晨,地点在美国纽约的法拉盛,此时的“多多”只穿着小短裤和运动鞋奔跑在大街上。

在零下十几度的冰天雪地里,年仅四岁的“多多”正以他独特的方式告别过去,迎接着新的一年。

可“多多”的脸上却没有笑容,只见他不停地向摄像机跑去,瘦弱的身体被冻得通红,起初的他还能坚持,但五分钟之后他便不断地向录制视频的父亲央求:

“抱抱。”

可父亲却没有伸手去帮助他,只是鼓励着他继续下去……

视频一发到网上,便引发了网友们的热烈讨论,“多多”得到了“裸跑弟”的称号,而他的父亲何烈胜则被网友形象地称作“鹰爸”。

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

高度的自觉

让我们从“鹰爸”刘烈胜的故事说起。刘烈胜出生于南京,是一名企业家,现今任南京市工商联执委、南京市光彩事业之星促进会理事及人大代表。

刘烈胜的父亲是一名干部,而母亲是一名工人,二人的工作都很忙,无暇顾及对刘烈胜的教育。尽管这样,刘烈胜却从小就严格要求自己,对自己的学习定下了长远的目标。他始终相信:

“只有自己能够改变自己的人生,而改变的手段便是努力!”

于是,刘烈胜就这样开始了他“鹰式”的人生,“飞得更高,飞在最前”成了他的行为准则。而这样严格要求自己的刘烈胜成绩自然不错,高考那年他考上了南京师范大学。

在大学的刘烈胜依然保持着先前的那股冲劲,事情没有做完,他便一直不肯休息……

这样的高度自觉使刘烈胜过上了像“开挂”一般的人生,毕业之后的他成为了一名物理老师,可教学生活却并不是他所想象的那样。

刘烈胜不满于中国的填鸭式教育,他看到中国学生身上缺乏了那股求知欲,他看到中国学生们往往是被动地学习,这一切,都让他苦恼万分。

同时,他深深地明白,这并不是个别学生的问题,而是大部分中国学生的问题,而问题的根源则在于中国的教育体制。这样的教育体制使刘烈胜感到不满,可他又无力改变,这让他陷入了绝望。于是在1994年,何烈胜下定决心,辞去了物理教师的工作。

下海经商,不停向上

辞掉工作的何烈胜决定下海经商,将自己的头脑带到企业运营中去。起初的何烈胜是屡屡碰壁,简直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每天都有债主在催债。可顶着这种压力,何烈胜仍然坚持了下来,再一次证明了他的毅力与决心。

而最艰苦的冬天都已熬过,那么春天还会远吗?上天看到了何烈胜的激情与努力,经历过一段艰难的时期,何烈胜的企业终于稳定了下来。

大家都以为,何列胜的事业有成,他终于可以放松一些了。可何烈胜却并不这么想,他认为自己总有着上升的空间,而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不断地到达下一个高点。

于是,公司里的何烈胜对自己仍旧严格,相对从前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同时,何烈胜不仅对自己严格,对自己的员工也同样地严格。何烈胜为企业里的员工制定好了目标,接着便全力地监督员工去完成,而当任务完不成时,何烈胜也同着公司里的员工一起受罚。

在何烈胜这股“较真”态度的影响下,公司的全体员工都培养出了乐于吃苦、善于拼搏的作风,而公司的业绩也随着这股风气而逐年上升。

就这样,何烈胜很快便攒下了一笔不小的积蓄,而他却并没有拿这笔积蓄去享受生活,他的眼光关注着遭受磨难的人们。

汶川大地震时何烈胜捐出了750万元的物资,而玉树地震时他又拿出了350万元来捐款。

同时,各类公益活动中也有他的身影,这些年来,他为公益事业作出了不小的贡献。

这样勤快又心系群众的企业家很快便赢得了百姓们的心,而在2008年,何烈胜也迎来了自己人生的另一个阶段——他有儿子了!

人生新篇章

2008年2月12日,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迎来了一个新的生命,那是何烈胜的儿子何宜德,外号叫做“多多”,可这一次生产却面临着巨大的危机。

原来,何烈胜妻子的这次生产比预期提前了三个多月,这让何烈胜十分担心!紧张的何烈胜不停地在产房前踱步,无数的想法在他脑海中打转,不停地折磨着他。

而当手术医生从产房出来时,何烈胜简直像是生理反应般地冲了上去,此时的他脑海中已是混乱万分,他紧张地向医生询问:

“我的孩子怎么样了?”

而医生告诉他:

“孩子顺利生下来了,但先天严重不足,伴随着许多并发症,之后或许还会痴呆。”

这样的消息对于何烈胜来说正如五雷轰顶,但想到妻子儿子都顺利地活了下来,他便感到一丝安慰,他知道,人活着才有一切可能。

但这样的病症对于一个初生的孩子来说,是巨大的折磨。而当何烈胜看到自己的孩子浑身插满医疗管子,因为治疗而痛苦不堪时,一向坚强的他也忍不住掉下了眼泪,孩子这样实在是太苦了!

而后,经过医护人员两个多月的努力,何宜德终于能够出院了,这让何烈胜看到了一丝希望。而刚一到家,何烈胜便开始制定起他的“鹰式”教育计划,对此他是这样解释的:

“幼鹰长到一定的年纪,鹰妈妈便会狠心地将幼鹰赶下山崖,而当幼鹰不停地向下坠落时,便会刺激他们学会飞行。”

何烈胜想到医生说过,早产儿的抵抗力没有正常出生的孩子的抵抗力强,于是他便开始研究如何能增强孩子的抵抗力。终于,何烈胜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游泳可以提升孩子的抵抗力,于是当天,他便去到商场里买了一个充气游泳池回来。

回到家后的何烈胜给游泳池打上气,放上温水,鼓励儿子游了起来。进水的何宜德“扑扑”地拍打起水花来,看着水中的儿子,何烈胜心想,一定要让他成为正常的孩子!

可当天晚上,何宜德还是不可避免地发起烧来,妻子也因为这件事责怪了何烈胜:

“孩子还这么小,你要干什么?”

可何烈胜却不以为然,他表示,38.5°以下的发烧孩子都能通过自己的抵抗力战胜,只需要适当的物理降温就可以,而这个过程也正是孩子增强抵抗力的过程。同时他还说:

“如果一周孩子适应不了,他就不再这样了。”

可情况却的确如何烈胜所说的那样,才刚过了五天,何宜德就对游泳表现出了极高的适应能力。同时,经过一系列的游泳性训练,他的精神比以前好了很多,饭量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近乎是残酷的培养

于是,何烈胜的“鹰式”计划开始了。在何宜德六个月大时,他便要每天进行六个小时的学习锻炼。早教音乐、色彩卡片等等,都是他学习锻炼的方式。

而事实证明,何烈胜的教育并没有失败,他发现何宜德在许多方面都表现出了极高的潜力,他认为这是孩子们所共有的,只是他们没有被激发出来。

孩子出色的表现便是对何烈胜最好的肯定,而这之后,他也更加确信,这样的教育一定能获得成功!

于是,六个月时何烈胜便开始锻炼何宜德爬行,接着引导他行走,而为了锻炼何宜德的行走能力,何烈胜有时还会将孩子推倒!

而等何宜德一学会了走路,何烈胜便每天要求他进行徒步训练,先是十几米,然后是几十米,接着慢慢地提升到了1公里、1.5公里!

而这时故事才刚刚开始,何宜德两岁时,何烈胜开始锻炼他爬山。这一年,他常常带着何宜德去到紫金山,不管路程再苦再累,他都绝不抱着何宜德,只是在一旁鼓励着何宜德,一点点地带领他前进。

同时,何宜德的训练也不只停留在体力方面。等何宜德两岁时,他已经能够认得3000个汉字,并且已经可以进行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这样的成就是寻常孩子想都不敢想的!

而等到何宜德三岁的那年,何烈胜决定移居美国,让孩子进入到美国纽约法拉盛彩虹幼儿园学习。

在幼儿园中的何宜德则更是如鱼得水、鹤立鸡群,凭着突出的能力,他很快便从小班跳到了中班,紧接着又从中班跳到了大班,而在一次智力测验时则发现他已经具有了小学一年级的智商!这样的何宜德让幼儿园的老师都表示闻所未闻。

而之后,便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2012年的除夕,美国纽约法拉盛的街头出现了何宜德的身影。他身穿小短裤、脚踩运动鞋,在零下十几度的冰天雪地里奔跑着……

而何烈胜对此表示,日本的许多小孩在冬天都只穿一件单衣运动,自己家的孩子这样也没有问题。

紧接着,在这一年何烈胜又带着何宜德回到了南京,带他到南京市白下区御水湾国际小学就读。

“开了挂”的人生

在小学读书的何宜德严格地遵守着父亲制定的时间表:

早上6点30起床,晚上8点睡觉,中间则被一系列文化课、武术课填满。

而这一年的何宜德,则继续着他“开挂”般的人生。2012年7月,何宜德在金牛湖自己一人驾驶了OP级帆船,当周围的孩子们都在请求家长帮助时,何宜德却已经自顾自地开起了帆船。而这一年的8月,何宜德还参加了国际OP级帆船赛。

同时,在这一年的9月,何烈胜带着四岁的何宜德去了日本,花十五个小时登上了富士山。此时的富士山已经封山一个多月,但登山爱好者仍然可以去攀登,就在这种情况下,何烈胜还是毅然决然地带何宜德上了山。

富士山与中国的许多山不同,上山的路上全是原生态的火山岩,崎岖难行,对于一个四岁的小孩则更是如此。

一路上,何宜德体会到了寒冷、饥饿与疲惫的滋味,但他却从未提过放弃,经过十五小时的坚持,终于登上了富士山顶。

而2013年的8月,何宜德又拿下了全国第七届金字塔珠心算精英大赛冠军。8月底,他又尝试着驾驶了“蜜蜂-3”固定翼飞机,飞越了北京野生动物园。

当时,机场的工作人员了解到何宜德年仅五岁,立即拒绝了何烈胜的试飞请求。而在何烈胜的不断请求下,终于同意让何宜德尝试一次。

当天下午,何宜德在教练杨艳武的陪同下,自主操作驾驶了固定翼飞机,历时35分钟,两次飞跃了北京野生动物园。

接着,等到2014年的10月,何烈胜又将何宜德带到了罗布泊。罗布泊自古以来便被称作“死亡之海”,无数慕名而来的探险者在此失掉了自己的性命。

可这个年仅六岁的小孩子,却跟随父亲一同穿越了罗布泊整整三次。

一共3000公里的行程,何宜德都是独自一人完成,而最难走的盐壳路也不例外。10月20日,何宜德正式完成了他的罗布泊之旅,而在所有的探险者中,他是最小的一个。

这是近乎残酷的“鹰式”教育,网友们对这件事褒贬不一,但这仍不能阻止着何宜德继续他的人生。

惊人的成绩

2017年2月7日,九岁的何宜德参加了南京大学销售管理专业的自考考试。

而经过两年的学习,他顺利拿到了南京大学销售管理专业的成绩单,成功取得了南京大学的专科毕业证。

紧接着,何宜德又向着本科学历进发,在2020年的10月,何宜德成功拿到了南京大学的本科学历毕业证。

2021年9月,13岁的何宜德修完了西班牙武康大学MBA工商管理硕士的12门课程。

2021年12月19日,何宜德又收到菲律宾圣保罗大学的博士录取通知书,成为了该校历史上最年轻的博士生。

就在此时此刻,何宜德“传奇”样的人生还在继续。我们十分认可何宜德取得的成绩,他的聪明、他对时间的利用都让我们看到了人类所具备的巨大潜能。

但我们却又不得不对这种人生的合理性产生怀疑。我们总在谈论人生的意义,可面对何宜德,我们却很难谈起属于他的“意义”,如此奋发向上的人生最终将要去到哪里,人生价值又将如何实现?

后记

许多人认为何宜德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样的他可谓是走上了“人生巅峰”,已能够算是“成功人士”,可此时的我们也再一次对“成功”本身产生了怀疑,我们平时所谓的高学历、高资产的人生当真是成功的吗?我们用金钱、用头衔定义的人生究竟有意义吗?

而且很多人只看到了何宜德所得到的光鲜亮丽,却没看到何宜德付出的努力,同时也没注意到何宜德在成长过程中所失去的东西。

何宜德的人生可以说是高度自律的人生,“自觉、自律”两个词一直贯彻在他的行动当中。面对记者采访时的他表示,自己从来没喝过碳酸饮料。而当记者问起,他是否想喝时,他说道:

“从前想喝,现在不了。”

而谈到对学习的想法时,他也同样表示:

“过去的自己不喜欢学习,可现在是自己想学,并不是父亲逼着自己的。”

或许我们可以说何烈胜激发出了自己孩子的潜能,成功让他养成了无数的好习惯,成为了无数人当中的模范、榜样,成为了他人学习的对象。

但我们始终不知道真正的何宜德究竟是什么样子,我们看到了他的头衔,看到了他在各方面的精彩表现,可是这样的人生,究竟能不能算得上是幸福、快乐的人生?

而或许要等到我们手里的时光全部溜走时,我们才能了解到眼前的一切不过是虚假的幻象?那些金钱、头衔以及各种各样的“成功”?

何宜德的人生发人深思,我们究竟要不要孩子成为这样“成功”的小孩?我们关注的究竟是不是我们的内心?我们最终到达的地方是不是一个让我们的心灵宁静,让我们感受到幸福,让我们实现自身价值的地方?

每个人对此都有不同的答案,而各位读者,你们的想法是什么呢?不妨在评论区说出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