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历史上“来历不明”的4件文物,疑似穿越而来,专家至今难以解释

小春说历史
小春说历史
2021-02-15 15:37:40

历史上“来历不明”的4件文物,疑似穿越而来,专家至今难以解释

战国水晶杯

当人们如今手持着各种各样的水晶杯开怀畅饮的时候,可能很难想到,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古人就已经用上了水晶杯。在杭州历史博物馆里,就陈列着这样一只水晶杯,它透明、闪亮的外形,让现代人不禁惊乎“穿越”。

这只水晶杯的发展,和上世纪90年代的一次考古发掘有关。1990年10月,杭州文物考古所的工作人员在杭州市半山区石桥乡发现了一座战国时期的墓葬,他们对这座古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当工作人员挖到一米多深时,泥土中出现了一抹晶莹的色彩,经过半个多小时的清理,他们将这件器物挖了出来,发现竟然是一只水晶杯。

这只水晶杯看起来和现在的玻璃杯一样,简单、朴实,令人难以相信是战国时期的器物。

随后,这只水晶杯被送到当时考古界的泰斗苏秉琦先生手里,他那双不知捧过多少国宝的手,在握住水晶杯时竟然激动得微微发抖,口中不断发出“宝物、宝物,世界独一无二!”的赞叹。

后来,经过众多专家鉴定,终于确定这只水晶杯的制造时间是战国时期,是我国迄今为止出土的早期水晶制品中器形最大的一件,堪称国宝。

瑞士手表戒指

2008年12月11日,广西上思县出土的“三合土”巨棺的墓坑边,居然发现一个“手表”,其表面呈手表形状,时针和分针指向10点6分,边缘也有像手表上发条的纽。

具体情况是这样的:专家在挖掘三合土碎片时,突然从三合土碎片底部掉下一个金属物品,在掉落下来碰到石头时,发出金属撞击的声音。考察报道组人员细心一找,在掉落的地方发现了一枚“戒指”。

经辨认,这枚“戒指”是铜质,与普通戒指一样大小,“戒指”表面呈手表形状,时针和分针指向10点6分,边缘也有像手表上发条的纽。用手将“戒指”的内部擦拭几下,发现刻梅花状凹陷的花纹,里面清晰地刻有“瑞士”2个字,这显然是一个袖珍的“瑞士手表”。“手表”的表带很长,与普通的戒指环不一样。

如果是用来陪葬的“手表”,但当地人没有把实物塑成“袖珍”制品的习惯,而且世界上第一块能戴在手上的手表诞生于1904年,刚刚有100多年的历史,瑞士手表传到中国的时间也只有几十年,与石棺的年代相距甚远。有一种充满想象力的说法是,盗墓贼不小心掉在墓中的,不过这有待专家的考证。

“木鸟模型”

大家知道,直到1903年,地球人才制造了第一架飞机。可奇怪的是,考古学家却发现了4000多年前的飞机模型。

早在1898年,就有人在埃及一座4000多年前的古墓里发现了一个与现代飞机极为相似的模型。这个模型是用当时古埃及盛产的小无花果树木制成的,有31.5克重。因当时人们还没有飞机这个概念,便把它称为“木鸟模型”。这个模型现在存放在开罗古物博物馆中,编号为“物种登记”第6347号。

1971年12月,由考古学家、航空史学家、空气动力学家和飞行员组成的委员会开始了对这架飞机模型的研究。

专家们认为,它具备了现代飞机的基本特点:尾翼上有一个像现代飞机尾部平衡器的装置,除外形符合空气动力学原理外,还有反上反角的特点,使机身有巨大的上升力。机内各部件的比例也很精确。

所以,专家们断定,这绝不是一件简单的玩具,而是经过反复计算和实验才制成的。后来在埃及其他地方,又陆续找到14架这样的飞机模型,真是不可思议。

云纹铜五柱器

因为这件文物的外形很像现代的路由器,所以很多人都亲切地叫它“古代路由器”。

云纹铜五柱器,1959年出土于安徽屯溪西周古墓,整体高度31厘米,五根柱子长16.5厘米。这件文物非常神秘,没有文献记载,文物表面没有铭文,之前也碰到过类似的古物,它的名字还是专家们根据外形特点现取的,作用也不清楚,如果古代有电,说不定还真是用来发射网络的。

看完这些文物,大家是不是有种穿越的感觉?事实上,大千世界还有许多未知的谜题,等待去一一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