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乱世出英雄,在东汉末年之际,天下大乱英雄辈出,胜者为王败者寇,这是不变的事实,但是英雄们都想一战成名,而在战场上拼的你死我活,反而让美女们成了时代的牺牲品。
她们宛如池中的浮萍一般,随波逐流,比如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蝉,她本可以平安且清淡的度过一生,却因为战争变成了“女间谍”,被王允安排在董卓和吕布之间,最后也没有落到好的结果,再好比三国中被誉为“第一美女”的甄姬,她先是嫁给了袁熙,本应该相夫教子一生无忧,谁知在袁绍失势后,弄得家破人亡,最后被曹丕纳入后宫,但是因为年老色衰,不被宠爱,好在曹叡继位后封她为文昭皇后,这些都是战争时期美女的下场,如果是一个人才女会不会结果就不一样了呢?
东汉末年
东汉时期,董卓掌握了朝政,因为蔡邕博学多才,后来被董卓重用,因为董卓嚣张跋扈,得罪了许多人,最后被王允等人诛杀。蔡邕因为同情董卓,在王允座上感叹董卓被杀一事而被下狱,最后惨死在狱中。
蔡邕生前把自己唯一的女儿蔡文姬许配给了卫仲道,卫家是一个名门望族,曾有过许许多多的知名人士,蔡文姬嫁到他们家算得上是衣锦无忧。但结婚才一年,卫仲道因为生病离世了,这一下蔡文姬丧夫又丧父,一下子真的成为了孤家寡人。
到了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弄得民不聊生,许许多多的外族侵略者也来到了中原,想要占有一席之地。匈奴就是其中之一,他们在中原烧杀抢掠,后来左贤王看上了蔡文姬,于是在撤退时就把她带回了匈奴。
这一待就是十二年,在这期间还生下了两个孩子,没有孩子之前,蔡文姬因为生活习惯不同,语言不同,所以一心想找机会回到中原,但是生下儿女后,思念被儿女绕膝的欢乐冲淡了,认命的蔡文姬不再抱有幻想,觉得自己这一生将会老死在匈奴。
蔡文姬回到中原
就在蔡文姬生活逐渐步入平静之时,突然传来一条消息,说曹操要带蔡文姬回中原。
原来曹操当上了当朝丞相,后来挟天子令诸侯,所以势力十分强大,而蔡文姬的父亲蔡邕正是曹操的师父,所以在自己有权有势之际,也不忘自己的小师妹,所以最后凭借自己的努力,把蔡文姬带回了中原。
蔡文姬被接回来之后,并没有贪图她的美色,把她纳入曹操的后宫之中,因为那时她已经人老珠黄了,曹操不可能喜欢她,把她接回来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蔡文姬文采出众,而曹操喜爱坟典和六艺之学,他在击败袁绍后,就曾下令“尽收其辎重图书珍宝”,所以这才是曹操接蔡文姬回来的主要原因。
第三次婚姻
后来曹操把蔡文姬许配给了一名叫董祀的种田老汉,其实也不是真的种田的农民,因为董祀是一位带领军队负责开垦荒地的军官,职位并不低。
经过这么多年的风吹雨打,好不容易有了最后的归宿,应该可以过上正常人的生活了。可谁知,好景不长,董祀因为犯了死罪,被判处死刑。
蔡文姬心中十分悲痛,仰天斥问为什么总是跟她过不去。蔡文姬没办法只好找曹操求情,曹操再三推脱说:“命令已经下达了,我也没有办法啊”,蔡文姬就说道:“丞相马圈里就没有千里马吗?”,这一句话点醒了曹操,于是派人骑千里马追回将令,最终赦免了董祀的死罪。
曹操顺便问蔡文姬师父生前的文学作品是否还在,蔡文姬这才意识到,曹操花重金把自己赎回来是为了父亲的文学遗产,而这此救回自己的丈夫也是有代价的,于是就看了曹操一眼,突然感觉眼前这个人好陌生,就恍惚的说了一声:“父亲留下的书籍大部分被烧毁了”。
曹操听到后十分痛惜,但是蔡文姬为了不欠曹操的人情,于是说道:“虽然烧毁了,但是我都看过一遍,已经记在脑子里了,不如我给丞相写出来吧”。
突然心中大喜,并命仆人陪着她写,她却说男女授受不亲,等自己写好了呈给丞相便是,于是蔡文姬凭借自己超强的记忆力,将书中作品全部写了出来,这也就有了后来的传世之作《胡笳十八拍》。
晚年蔡文姬想起自己的一生,于是写了两首《悲愤诗》来抒写自己悲痛的心情,此后再也没有关于蔡文姬的历史记录了。
结语
天下大乱之时,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才子佳人,都是时代的牺牲品,都逃不过悲惨的命运,我们应当珍惜现在的稳定社会,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