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酒吧散场后,几个醉酒的男人勾肩搭背走了出来,突然其中一人提议,我们去“放水”吧,然后一行人就跑到了墙边尿了起来。
这样的场景是不是很熟悉?我们或多或少都在生活中见到过。
这样的新闻也是屡见不鲜,却屡禁不止!据说每个城市都有这样的现象,不管是几线城市,总有那么一些“控制不住自己下半身”的人在破坏城市的形象。因为这样的事件基本上是发生在夜晚,执法人员很难抓到他们现行。
甚至有些居民只能用上了“诅咒标语”想以此来减少这种现象的发生,可还是治标不治本!
但是这些诅咒标语,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随地“放水”这种现象,但也极大的拉低了城市的形象。究竟要怎么办才好呢?
“疏水性涂料”出马,专治不道德行为
让我们来看看德国政府是怎么做的。
他们采用了一种名为"ultra ever dry"的疏水性材料来涂覆墙壁。由于超强的疏水性,那些胆敢“放水”攻击墙壁的人就得承受来自自己的攻击。
"ultra ever dry"这种涂料,超疏水和疏油,几乎完全排斥任何液体。
在它官网的介绍视频中,他们将它涂到纸面上后,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涂了涂料的纸张就像荷叶一样,水珠纷纷滚落。
而没有涂这种涂料的纸张一会就被浸透。
他们甚至亲自上场试验,分别将一大桶墨水泼在穿有涂料衣服的工作人员和没有涂料衣服的工作人员身上,其结果也是可想而知。
当这种材料被德国政府运用到墙上之后,效果又是如何呢?让我们跟随镜头,看看这位白人男子的“精彩”瞬间。
这是一个地铁口,因为时间很晚了已经没有了行人进出。这个白人男子,眼看四下无人,走到了墙边开始“放水”,或许他经常这么干,因为摄制组的机器早已架好,等待着这些不道德之人的出现。
可惜,这次“放水”注定不能让他尽兴。在他放水的同时,墙面也开始对他进行了“反击”。刚放出去的水,全反击到了他的裤子上,他跳了起来,并匆忙夹断,边骂边匆匆离开。
那么这种神奇的材料是怎么开发的呢?
人类从仿生学中汲取的灵感
这种超疏水性材料是一种仿生学应用的产物。仿生学是一门研究生物现象并将其应用于技术创新的学科,它为我们带来了无限的想象力。
正是通过仿生学的启发,人们发明了许多伟大的发明,比如根据鸟类飞行的原理发明了飞机,根据鱼的肺泡发明了潜艇,根据蝙蝠的超声波定位发明了雷达,以及根据鲨鱼制成的减阻泳衣等等,很多发明都来自仿生学。
就像鸭子的羽毛、蝴蝶的翅膀、莲叶这几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东西,其实都有一个共性,它们都具备了很强的疏水性。
那么,为什么这些东西具备很强的疏水性呢?我们可以以莲花为例进行解释。你有没有想过为何周敦颐要说“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呢?
其实奥秘就藏在它放大无数倍的叶片之上。当雨水落在莲叶上时,由于叶面不吸水的特性,水滴会在叶面形成圆滚滚的水珠。
这是因为叶面和水之间存在一种特殊的力量,叫作表面张力,它使得水珠的接触角度超过了150度。只需轻轻倾斜叶面,水珠就会迅速滚落下来。
这意味着即使下着倾盆大雨,莲叶的表面总能保持干燥。而且,这些滚动的水珠还会顺带带走一些尘土和污泥,使叶面保持清洁,这也是为什么莲花总是那么洁净无瑕的原因。
通过显微镜的观察,科学家们发现莲叶表面有一层微小的茸毛质结构颗粒。这些纳米级的微小颗粒使得水滴不会向莲叶表面的其他方向扩散,而是形成小小的球体。
这就是我们看到的滚动的雨水或露珠。当这些水珠滚动时,它们会携带叶面上的尘土一块滑落,长久的保持了莲叶的干净清爽,这也就是为什么“接天莲叶无穷碧”的原因,而这一现象也被称为“莲叶效应”。
超疏水性材料的制备过程也是基于这种仿生学原理。科学家们通过在材料表面构造微纳米级的结构,使其形成一种类似于荷叶表面的特殊结构。
这些微纳米结构可以改变材料的表面特性,使其具备高度疏水的能力。当液体接触到超疏水性材料表面时,由于微纳米结构的存在,液体无法充分接触材料表面,从而形成水珠并迅速滚落。
我国的疏水性材料大突破
其实之前的ultra ever dry 只是一个开胃小菜,与之相比,我国的疏水性材料更胜一筹,而且还荣登了顶级科学期刊《Nature》的封面。
就在2020年,电子科技大学的郑旭教授团队在顶尖学术期刊《Nature》上发表了一项突破性的研究成果,他们成功开发了一种具有超疏水性和自清洁功能的材料。
在拜读完郑教授团队的论文后,笔者简单作了一些总结,长期以来,超疏水性材料一直备受关注,但在实际应用中常常被质疑,因为它们容易受到外力破坏而失去效果。
比如,你随便打开一个购物软件,搜索手机膜,商家一定会强调疏水性,你买回来以后一看,还真是这么回事,既不留指纹,水珠也残留不了。
但是这种那些手机膜用了一段时间,你就能发现,好像没过两个月这个效果就没了。是商家故意不给你长期保持疏水疏油的膜吗?还真不是,是因为他们没那个水平。
疏水性材料并不是一个新东西,但是之前很多这方面的产品的疏水性与耐用性都不能共存。这样也就给超疏水材料的应用带来了很多的局限,基于这个问题出发,郑教授研究团队就是设计了这么一个超疏水表面,可以让两种性质和谐共生。
为了验证实际的效果,他们通过砂纸打磨、刀划以及钻头钻等方式,验证了这种材料的耐久性和持久的自清洁特性。
如果这项技术能够成功应用于电子产品中,例如电脑和手机,那将是一项重要的突破。不再担心水的侵害,即使是不小心洒了咖啡或饮料,也不用担心电子产品损坏。
网友:喝酸奶再也不用舔盖了吗?
这种超疏水性材料的应用还可能超出我们的想象,例如在阴雨连绵的环境中,长时间不使用的电脑或手机很容易受到潮气的影响,导致无法正常启动。但是,如果超疏水性材料能够实现出色的防潮功能,那么这个问题将会得到有效解决。
超疏水性材料的广泛应用也引发了许多领域的遐想。除了电子产品,许多领域都可能从中受益。
比如在建筑领域,采用超疏水性材料来涂覆建筑物表面,可以有效地防止雨水渗透,降低水泥和砖石表面的湿气侵害,延长建筑物的寿命了,甚至是可以减少高空作业带来的安全隐患。
此外,超疏水性材料也可以应用于汽车和轮船的表面涂层,提高它们的抗污性和耐久性。
此次突破性研究为超疏水性材料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未来,科学家们可以进一步优化材料的性能和稳定性,使其在更广泛的领域得到应用。例如,在医疗领域,超疏水性材料可以应用于医疗器械的涂层,减少细菌和污染物的附着,提高器械的清洁性和安全性。
看了这种超疏水性材料广泛的应用前景,我们大受震撼,不过,可别高兴太早,我们也需要认识到超疏水性材料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和限制。
例如,材料的制备过程可能较为复杂和昂贵,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此外,超疏水性材料的耐久性和稳定性也需要得到更多的验证和测试,以确保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
虽然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超疏水性材料将会在未来带来更多令人惊喜的创新和应用。
科技突破固然是好,人心突破才最关键
德国政府使用的ultra ever dry这种涂料,目前在他们的官网上的价格为,159欧元0.5L,刷一面10平米的墙大概要使用1L乳胶漆,而这种乳胶漆换算成人名币大概是2400块1L。大规模刷墙的话成本极高,所以我们也不可能大规模采取这样的方法制裁那些随地“放水”的人。
但是那些习惯随地“放水”的人也别得意。根据《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三十四条,一旦被逮到,你将会喜提5~10日的限定“银色手镯和免费住宿”。可能这次没被抓到你,下次可就不一定了。
大家如果发现这样的现象也记得举报,必须让他们得到制裁,还我们一个没有味道的世界!
科技突破确实可以帮我们在某些程度上制裁这些不文明的人,但人心突破才最关键的,希望我们这个社会越来越好,而不是将划时代的材料用于制裁这种令人不齿的行为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