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中国的岛屿很多人可能会想到海南省,台湾省等,但在清朝时期库页岛是我国最大的岛屿也是我国固有领土,但因为清政府腐败无能1858年,沙俄利用第二次鸦片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了《瑷珲条约》,割掉了中国黑龙江左岸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并将乌苏里江滨海地区40万平方公里,划归为中俄共管区。
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1861年的《中俄勘分东届约定》,将乌苏里江以东的地区,划归给俄国,自此之后,中国失去了库页岛的主权。
从库页岛的地理位置来看,库页岛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它位于亚欧大陆东北部,黑龙江入海口的东南,东部与鄂霍次克海与堪察加半岛和千岛群岛隔海相望,南部与宗谷海峡和北海道隔海相邻,西部与鞑靼海峡和亚欧大陆隔海相望,面积约7.6万平方公里。是目前俄罗斯联邦最大的岛屿。
从历史来看库页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中国关于库页岛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山海经》:“有毛人在大海洲上”,“大海洲”即库页岛,“毛人”即库页岛土著人吉烈迷人。自唐朝开始,库页岛在历史上先后被唐、辽、金、元、明、清等朝代直接或间接统治。
1689年,中俄两国签订《尼布楚条约》,确立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属于中国领土。然而,俄国贪得无厌、背信弃义,1858年和1860年,俄国分别强迫清政府签订《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等条约,迫使清朝政府割让包括库页岛在内的整个外东北地区,面积多达100多万平方公里。
库页岛是大陆性气候,气候寒冷,夏季短暂,冬季长达半年,冬天的平均气温都在-19℃至-24℃之间,气候条件相对比较恶劣。
库页岛北部就是要是丘陵山地,比较平坦。库页岛中南部主要是山地,主要由东库页山(东萨哈林山)和西库页山(西萨哈林山)组成。
库页岛是名副其实的自然资源宝库。库页岛上有超过6000条河流及1600个湖泊,森林资源、石油资源、煤矿资源、渔业资源极为丰富。
据不完全统计,森林覆盖率高达60%,拥有巨量的林业资源;库页岛目前已探明石油储量高达70亿吨,与我国大庆油田相当,被称为“远东科威特”;煤炭资源1亿吨;沿海渔业资源100万吨
如今的库页岛俄罗斯族人占多数,原住民被屠杀殆尽库页岛上的原住民多为阿伊努人、赫哲族、鄂伦春族等渔猎民族。库页岛被俄国强占后,一方面通过大量移民,另一方面大量屠杀原住民。目前,目前库页岛总人口在50万人左右。其中80%以上都是俄罗斯族人,还有少量的白俄罗斯族、朝鲜族人、乌克兰族,而原住民已经很少。库页岛上最大城市为南萨哈林斯克,人口17万人;第二大城市为科尔萨科夫,人口约3.6万人。
库页岛目前支柱产业是石油天然气开采业、海洋捕捞业和煤炭工业,主要是与当地自然资源相关的产业。
库页岛丰富的自然资源充实了当地人的腰包,根据俄国相关数据统计,莫斯科居民的平均月收入为48025卢布,圣彼得堡的为31234卢布,库页岛的则为37460卢布,阿尔汉格尔斯克的是23949卢布。也就是说,库页岛的收入水平要高于俄国第二大城市圣彼得堡,也高于与库页岛支柱产业结构相似的重要城市阿尔汉格尔斯克(木材加工、渔业)。根据俄国相关数据,在俄国各地区薪资排名中,第一名是萨哈林州的油气开采业,平均月薪近40万卢布,是莫斯科最赚钱的行业的两倍。虽然收入水平不错,但毕竟苦寒之地,许多居民其实为苏联时期强制和鼓励的新移民,但苏联解体后,远东地区的俄罗斯人开始回流欧洲,库页岛人口总体上也呈现负增长趋势,平均每年递减1%左右。
160年前,清朝积贫积弱,割让了整个外兴安岭以南包括库页岛在内的10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历史上都曾是我们的故土。那里的原住民也在新移民挤压下消失殆尽。
在今天我们出版的中国和世界地图上,在俄罗斯远东的地图上,很多地方除了有俄罗斯的官方名称,后面还带着括号,括号里面是“海参崴”、“双城子”、“伯力”、“庙街”、“海兰泡”、“外兴安岭”、“库页岛”等中文名称,这是一种非同寻常的操作,代表着在中俄两国报团取暖的大背景下,我们依然不忘屈辱历史的基本态度。这让我们明白了唯有国家强大,才能不被人欺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