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民国时期影响海内外的著名山水、花鸟画家,他与吴湖帆齐名的国画大师,在饮誉海内外的画坛“三吴一冯”(吴待秋、吴湖帆、吴子深、冯超然)中,吴待秋高居首位;与吴子深、吴湖帆、吴观岱称为“江南四吴”,与赵叔孺、吴湖帆、冯超然同誉为“海上四大家”。
他就是当时众多“四王”后学中的佼佼者吴待秋——
吴待秋作品
在石门吴氏三代画家中,海派巨擘吴待秋有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地位。
作为清末大画家的吴待秋,很讲信用,作画认真,约期取件,从不爽约,因此受到上海各笺纸店老板欢迎,并广为吹捧。不久,销路大开,吴待秋便辞去职务,专职绘画。
吴待秋作品
吴待秋卖画进账很多,支出很少,钱都换成了金条,藏在床腿,甚至是马桶夹层里。
吴待秋的书画艺术有着明显的继古开今的特点。年届中年成为当时中国尤其是江浙沪一带画坛的领军人物。其山水,承继了其父吴伯滔的崇古情愫。后得益于丈翁李笙渔,进京后参学于金城,专学“四王”,精研王原祁一路。用笔凝重、端庄、稳健,气骨坚毅。
吴待秋作品
吴待秋的花卉,早期得赵之谦之精髓,并师法吴昌硕早期笔意,后参诸家之长,尤显苍润浑朴。
对于吴待秋的作品,吴昌硕一向赞赏有加,他评论道:“待秋画别开生面,萃精神宋元名人墨妙。兼工花卉,雅似复堂一流神意。”
吴待秋作品
吴待秋在潜心研习传统的长期实践中,练就了鉴赏书画的好眼力。他喜收藏,且乐于与人交换藏品。家中一时藏品甚丰,且宋、明藏品居多,为界内人士称道。
吴待秋的画作,于笔墨技巧之外尤得灵性揣摩之妙。他早年专攻“四王”一路,对于王原祁的理解超越一般的画家,达到了极高的水准。吴待秋壮年时,集明清诸名家之长而融汇一体,形成了自己笔墨酣畅、宽博淳厚的风格。所作山水意境高古疏淡、闲静雅逸,写花卉则设色浓厚、落笔淡雅。
吴待秋(1878年-1949年),名徵,以字行。别号抱鋗(xuán)居士、疏林仲子、春晖外史、鹭丝湾人、栝苍亭长、晚署老鋗。浙江崇德(今桐乡)人。
曾任职于上海商务印书馆,编审《古今名人书画集》。出版有《吴待秋山水画集》《吴待秋花卉画集》《吴待秋画集》《古今名人书画集》等。
吴待秋作品
吴待秋作品
吴待秋作品
吴待秋作品
吴待秋作品
吴待秋作品
吴待秋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