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白桦树大家都会想到它挺拔的身姿和顽强的生命力,但就是这样坚韧的一种树木,却有一个天敌,那就是桦树茸,桦树茸是依附于白桦树生长的,随着桦树茸的生长,会将白桦树的养分都吸取干净,直到白桦树干枯死亡,但是桦树茸却有很好的药用价值,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下桦树茸可以降血糖吗,它都有什么功效?
桦树茸,学名桦褐孔菌,是一种生长于白桦树上的药用真菌。主要生长在北半球北纬40°~50°的地区,即俄罗斯西伯利亚、远东地区、北欧、日本北海道、朝鲜、中国北部的黑龙江、吉林长白山等处。这种真菌活性极强,会不断吸取桦树养分,大约10~15年之后会把桦树的精髓吸收殆尽,使白桦树枯死。
桦树茸能降血糖吗
桦树茸化学成分有多糖、桦褐孔菌素、桦褐孔菌醇、多种氧化三萜类化合物、栓菌酸、多种羊毛甾醇型三萜类化合物、叶酸衍生物、芳香族的香草酸、丁香酸及γ羟基苯甲酸,还有报道称已分离出单宁化合物、类固醇、生物碱类化合物、黑色素类、低分子多酚类及木质素类化合物。这些化学成分使白桦茸有丰富的药用功效。
治疗糖尿病,人们已从菌核和菌丝中提取到一种糖蛋白(FIS-1)和一种水溶性多糖(F1),发现均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防止高血压,白桦茸又称血液血管的清洁剂,对高血压的防治效果显著。
桦树茸如何作用于胰岛组织
桦树茸中的桦褐孔菌可以显著增强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和谷胱甘肽过氧化酶的活性。这些酶可降低糖尿病小鼠的丙二酸水平,同时修复已损伤的胰腺组织。桦树茸抗病毒作用也为降低胰岛毒性,促进胰岛素分泌起到积极作用。
桦树茸对血糖的直接作用
日本学者发现,桦树茸中有一种类似人体胰岛素的物质一一真菌多糖肽,有明显的平衡血糖的功效。同时,可以改善糖尿病大鼠肝脏代谢紊乱,增强肝细胞合成肝糖原的功能而发挥降低血糖的作用。
桦树茸中的β 一葡聚糖、杂多糖和蛋白复合物,在给小鼠注射了桦褐孔菌的菌丝体和从菌核中提纯的多糖后,其降低血糖的作用可长达48小时。
桦树茸如何作用于肾脏
桦树茸中的桦褐孔菌能明显降低血中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和血清血脂水平,且有抗氧化作用,其对糖尿病大鼠早期肾脏病变有明显改善作用。
桦树茸对糖尿病的作用研究
研究表明,桦树茸中的栓菌酸对非胰岛素依赖症糖尿病能起到一定作用。桦树茸中的桦褐孔菌提取物可能是通过增强 cK (葡萄糖激酶、一种葡萄糖分解代谢关键酶)表达,促进葡萄糖分解代谢过程,降低血糖和血红蛋白酶化过程,进而通过降低HMGOOA还原酶的表达而对糖尿病起到一定作用。
桦树茸对糖尿病并发症的作用研究
临床上糖尿病患者用桦褐孔菌治疗后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质、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比治疗前明显降低,所以白桦茸可以净化血管,改善脂代谢,预防心脑血管等糖尿病并发症。
桦树茸强效抗感染能力,有效防止糖尿病患者足部受伤感染引发的糖尿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