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量子物理中,有一个概念叫“观察者效应”,意思是“我们的意识,绝对会对我们观察到的事物产生影响”,而我们做不到在不影响一件事物的前提下观察对方。
一切物质都是由基本粒子构成,我们观察到物质的同时,必须有光子和组成物质的其他基本粒子相互作用,我们才能观察到,而我们观察的同时,由于意识的介入和物质的“波粒二象性”,物质的状态已经发生了变化。
双缝实验,延迟实验,薛定谔的猫,都在为“观察者效应”提供了有利的证据。
宇宙一切物质,都是基本粒子构成。都有波粒二向性。
在佛学的理论中,世界是众生的一个共同的幻境,世界上一切事物的运行,都是众生愿力的结果。
人的意识,就是这个世界的“观察者”。在没有意识观察到的地方,是“混沌”,是“所有可能的叠加状态”。当意识介入观察,这种叠加状态就会坍塌成现实。
在意识未观察到的空间和时间,充满无数种可能,最终变成什么样的现实,取决于观察者的意识。比如下一刻会发生好事还是坏事呢?是“好与坏”同时存在的叠加状态。因为下一刻是未来,还没观察到。到当下一刻来到时,由于意识观察者介入,叠加状态会坍塌成“好”或者“坏”的现实,本来叠加状态是绝对平衡,几率都是一半,所以“意识观察者”就成了天平上的一根稻草,观察者的念头决定了现实的好与坏。
世界是由意识构成,那么鬼神又是什么?佛经上说世间是个大苦海,身体是渡世宝舟。单纯的意识体都是相对孱弱的,意识体离开身体,就像一个人掉进大海一样。意识体在人的身体中,是安全,完整,强大的。所以在人身之外的意识体,就相对危险,不完整。
在道家文化里,意识体属阴,叫“阴神”,意识也是波(参考脑电波),所以会受到电子的影响,而电子最激烈的放电就是打雷,所以阴神,也就是人体之外的意识体,都怕雷电。
那么人体之外的意识是如何产生的呢?基本上都是人们的“愿力”也就是“念头”产生的。这些意识体都不完善,基本不会完整地思考,都只是一些执着的“念头片段”构成的。
有些意识体,是人归去之后,残留的遗憾、执念构成的。真正的灵魂,已经进入下一个轮回了。动物死去后也可能产生意识残留,但更加不完整。
善的意识体,是由人们对美好的向往和期盼,由很多人的意识,共同创造出来的。人们看到神像后,感觉安详,宁静,慈悲,欢喜,这都是其他众生寄托在上面的欢喜的念头。
恶的意识体,都是由意识体对事物的厌恶,恐惧的念头凝聚的。比如屠夫身上煞气重,就是动物临死前恐惧怨恨的念头攀附在了身上,所以其他生物见了,受这些念头的影响也会产生恐惧厌恶的感觉。
身边的每一样物体,人们赋予了名字和定义,也就赋予了“念头”。比如一把水果刀,人们赋予了它“水果刀,能伤人”的定义,所以它就带了这种念头,如果一把水果刀放在床头对着人,时间久了这个很可会受伤,而且不一定被这个水果刀弄伤的,也可能是其它东西伤的。因为这个水果刀时时刻刻在床头散发着“伤”的意念,平时意念小,对人构不成威胁,但时间久了,在此人的意念虚弱的时候,就会真的被伤害。“风水”中的“煞”就是这么来的。
我们身边的一切事物,是“善”还是“恶”,是由我们自己决定的。你如果对身边的一切,都赋予感恩欢喜的念头,你看到一切都是那么美好,那么你身边的一切都不会去伤害你,还会庇护你。所以说“起心动念惊动十方神煞”。何止是惊动?你意念纯粹了,甚至可以影响和控制。这也是“境随心生”的道理。
所以说,你下一刻会遇到好事还是坏事,是可以影响甚至控制的,就取决于你的心念里是怨恨憎恶消极,还是感恩慈悲欢喜。佛魔,就在一念之间。一念天堂,一念地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