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中国65亿的大桥连破三项世界纪录,还打通中国全新经济命脉

史秘师
史秘师
2022-03-24 11:57:02

文|老史

编辑|老史

2022年1月18日一则消息刷爆互联网,刷新三项世界纪录的济南黄河凤凰大桥正式通车,而凤凰大桥被认为是全新的“桥梁奇迹”,这座大桥究竟有何特殊?今天老史就给大家揭幕一下?

济南黄河凤凰大桥,一桥破三记录

山东济南黄河凤凰大桥一桥能破三记录,其长度3668米,是世界最大跨度三塔自锚式悬索桥,单跨长度能达到428米。

其次凤凰大桥也是世界最大跨度的连续组合钢箱梁桥,主桥全长1332米,却只用了121个梁段钢箱梁支撑,在此之前的世界纪录是由舟山市境内的西堠(hou)门大桥创造;

最后也是世界桥面最宽的特大钢箱梁桥,整幅宽度能达到61.7米,为双向八车道一级公路,之前的记录是由中国灞河元朔大桥56米的记录创造,所以凤凰大桥一出现就堪称全新的”桥梁奇迹“。

凤凰大桥和平时比较常见的悬索桥不同,采用的是自锚式悬索桥,这种桥是不设立重力式地锚的,地锚的工作就是日常用于固定的拖拉绳,一般埋入地下做固定。

那么自锚式悬索桥不用地锚该如何保持平衡稳定?

原理也不复杂,自锚式悬索桥是直接将主缆锚定打在桥体的加劲梁的梁上,相当于将锚定按在桥身两端,让桥梁的加劲梁承受主缆水平与竖向分力的。

所以自锚式悬索桥的优势是不需要修建大体积的锚碇,在一些地质较差,或者市区空间有限的地方就能修建。

加上自锚式悬索桥如果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能大幅降低造价,并且桥梁外形美观,制造周期短,很适合在城市建造,也顺便当做景点开发。

不过自锚式悬索桥的缺点也不能被忽视,自锚式悬索桥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进行加固,所以桥梁的重量会有所增加。

加上梁承受了很大的轴向力,和跷跷板一样有向上做圆周运动的趋势。所以为了达到平衡就必须给大梁增重,增加桥梁的宽度和承重能力。

黄河凤凰大桥跨度刷新世界记录,为了达到平衡也必须给他加宽度,所以该桥的整幅宽度也达到世界之最的61.7米。

所以为了拉起黄河凤凰大桥桥面,整个大桥的主缆承受的力必然也会增加,主缆为了提高承重的能力,也需要增加钢材用量,所以黄河凤凰大桥总用钢量达到11.4万吨,和2.7个鸟巢的用钢量相当。

这也导致黄河凤凰大桥的造价不算低,高达63.27亿元。不过济南为何不选择其他桥型,而要斥巨资修建自锚式悬索桥?

为什么要黄河凤凰大桥要选择自锚式悬索桥

其实济南南依泰山,北跨黄河,背山面水是个风水宝地,但是随着中国城市化加快,济南的面积也不断对外扩张。

尤其是济南的近郊区,随着扩张人口和城市化加快面积开始大幅减少,但是南部靠近黄河,和济南的历城区隔河相望。

这严重阻碍济阳区经济发展,比如2021年济阳GDP只有223亿元增幅,只有区区2.6%,但是历城区2021年GDP达到1166亿元,同比增长9.4%。

共同富裕的核心目的就是共同发展,加上黄河凤凰大桥位于济南城区内,建造大型的锚定设施必然会阻碍城市发展。

所以考虑未来增加基建都有可能破坏锚定位置,对大桥的安全性造成影响,不过黄河凤凰大桥为何不选择斜拉桥?

从结构来说斜拉桥如同一根拉伸的弓一般,是超静定结构,所以稳定性较比悬索桥好得多,但是斜拉桥跨度过大时,需要增加桥的塔高,因为建筑越高,对地基的要求越大,斜拉桥的桥塔高度不可能一直加高。

所以跨度越大时悬索桥的受力比斜拉桥更加合理,可建设的跨度更长,加上黄河凤凰大桥主桥全长1332米,用自锚式悬索桥是最好的结构。

而且考虑到济南在2020年GDP已经突破万亿大关,并且是从2001年GDP的千亿元,到如今万亿元,经济规模20年就扩大了近10倍。

加上2020年10月28日,国家发革委和交通运输部联合发布2020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济南就以国家级商贸服务型物流枢纽名列其中,大桥修宽点完全没关系。

但是为何中国要把济南打造成国家级物流枢纽?

首先是济南的区位优势。济南是渤海湾地区的中心城市,是衔接京沪铁路的重要节点。

济南东西发展可联动渤海湾和陆地,南北发展可联动京津冀和长三角,因此凭借着四通八达的区位优势,济南已经成为三条国家综合运输大通道的关键交汇处;也是国家级综合运输服务示范城市。

所以济南目前是45条公路的主枢纽节点和16个路网性铁路枢纽。

其次,因为济南出色的交通区位优势,也让济南成为重要的制造业中心,2020年,济南市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2%。

到了2021年更加夸张,济南全市制造业营业收入增加1257.5亿元,同比增长16.6%,工业总量突破8000亿。

所以在去年双十一时,由济南出发的中欧班列累计突破600列,经济增速,加上制造业快速发展,也让济南发展空间不断扩大。

而此时济南遇到了一个新难题,那就是黄河。黄河是制约济南城市发展空间的最大阻碍。不过作为基建狂魔的中国,修个大桥真不是事儿。

作为受到儒学思想影响较深,且比较谦虚的济南人也难得吹了次牛,号称要把黄河变成“城中河”,并在2017年开启了“三桥一隧”跨黄工程。

“三桥一隧”指的是济南黄河济泺路隧道、齐鲁黄河大桥、济南黄河公路大桥复线工程,以及这次的主角儿黄河凤凰大桥,这些项目投资近260亿元。

如今黄河凤凰大桥已经通车,不过未来产生什么影响?

黄河凤凰大桥建成后影响会有多大

其实山东人一直爱讨论的一个问题,是济南和青岛谁才是山东的一哥?类似的问题在中国其实不少,比如很多人都以为厦门是福建的省会?

出现类似问题的核心原因,就是因为省份核心城市群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低。

青岛因为靠海,加上海上贸易,从2011年第三产业比重达到50.2%,也让青岛经济由工业经济主导转向服务经济主导,到了2019年青岛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55%,一般来看以服务业为主的城市相对比较开放。

但是整个山东省主营业务主要以轻工、化工、机械、纺织、冶金等工业制造业为主;其服务业主要以交通、商贸、餐饮、住宿等传统行业为主,而济南就是案例。

看起来济南和青岛两个城市群是产业互补的,相互合作反而利于整个山东省的经济增长。

但是根据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提供的2006~2015 年的研究显示,整个山东半岛城市群经济联系度并不高;尤其是济南和青岛两大城市凝聚周边人群的城市能力较强,所以资源变动较大。

但是以济南、青岛为核心的两大经济圈间的经济联系密度却不大,相关资源缺乏互通性。

原因也很好理解交通,在2015年以前,连接济南和青岛的济青高速铁路还没开工,坐火车从济南到青岛慢则5、6个小时,快也要3个多小时。

随着这几年山东高铁发展迅速,济南和青岛经济圈交流密度开始大幅增加,而两大经济圈都在逐步扩大,开始加大城市和周边地区和城市的交通基建,并带动周边城市发展竞争力。

所以济南和青岛经济圈之间的城市首先开始受益。2021年潍坊和淄博GDP增速一个高达9.7%,另一个9.4%,远超山东平均水平。

但是距离济南核心城区较远的济阳区因为交通不变却被忽视,所以其2021年GDP增速只有2.6%。

不过济南黄河凤凰大桥建成后,济南经济首先会带动济南周边经济发展,尤其是济南北部地区收益。

其次因为凤凰大桥跨越邯胶铁路联络线,并与邯长铁路、京九铁路、京广铁路、京沪铁路连接,通过济南就能将青岛经济圈与河北和山西之间联系起来。

最后是凤凰大桥会和220国道相接,这样从济南可直达深圳,也将加强渤海湾和珠三角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提高山东经济发展潜力。

故老子云: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能大兴土木修基建的国家必然强盛,因为持续推动经济发展,强盛到无人敢欺,马当做交通工具就好;但是无法持续推动发展的国家,只能依靠战争获利,马只能用于战争,最后一定会被大道厌恶。